鉚勁“國際化”,攜程開始吃肉
旅游回暖,攜程先知。
5月21日,一站式旅行服務提供商攜程公布其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總體表現可謂不俗。
期內,得益于旅游市場的強勁復蘇,攜程各項業務實現穩健增長,收入達119億元,同比增加29.42%,環比上升15.31%;歸母凈利潤為43億元,同比提升27.76%。
業績強勢增長之下,凈利潤更是表現矚目,已恢復至2019年Q1的93.47%,意味著攜程離回到2019年的光輝歲月已無限趨近。
那么,是什么催生了攜程利潤的強勢復蘇呢?
在財報上,出境游和入境游成為了關鍵詞;業績會上,除了中國國內和出境旅游需求大幅增長的背景支持外,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和攜程CEO孫潔的發言中也直接間接引出了“國際業務”的答案。
可別說,此次財報的入出境游表現還真太“搶眼”。
入出境游,成三大業務拉動引擎
先看各項業務數據。
2024年Q1,由于國內酒店和出境酒店都實現了強勁增長,攜程住宿預訂收入為45 億元,同比增長 29%,環比增長 15%;得益于出境游的強勁復蘇,以及國內和全球航空業務的強勁增長,交通票務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 20%,環比增長 22%;旅游度假業務收入為 8.83 億,同比增 129%,環比增長 25%,其中,國內旅游度假業務已超過2019年水平,同比增長主要由出境游收入帶動;商旅管理業務為 5.11 億元,同比增長 15%,環比下降 19%,環比下降符合正常的季節性。
到這里,占據攜程總收入87%的住宿預訂、交通票務、旅游度假三大業務背后都出現了出境游的身影,說是增長引擎毫不為過。
進一步看,出境游方面,國際航班運力比去年增長了約一倍,免簽政策進一步促進了亞太經合組織地區的旅游。
一季度,國際航班運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約70%,攜程平臺上的出境游預訂恢復持續高于市場20%-30%,攜程平臺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同比增長100%以上,旅行度假業務的出境游收入呈倍數增長。
梁建章更是透露,在需求的強勢反彈下,攜程平臺上的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量在主要節假日期間全面回升至2019年的水平。
這邊,“老生意”出境游強勢拉動,另一邊,讓攜程吃到紅利的,還有早有準備的入境游。
去年11月,攜程在其2019年上線的國際品牌Trip.com上搭建入境游服務平臺,在航線增加、入境便利化措施的落地以及互免簽證國家數量的增多的大背景下,Trip.com率先“吃肉”。
通過已上線600多家國內頭部景區在線預約功能,并提供20多種語種、支付方式,提高境外游客預訂體驗,Trip.com一季度其總收入同比增長約80%,入境游預訂同比增長超4倍。
其中,一季度來自新加入免簽名單的國家的入境預訂有顯著增長,其中來自新加坡的入境游客人數激增10倍,馬來西亞增長9倍,法國、西班牙和泰國均有4倍增長。
在CEO孫潔看來,入境旅游為攜程Trip.com業務提供了一個利用其獨特優勢的絕佳機會。其透露,入境游對一季度Trip.com的總收入貢獻達20%,而Trip.com對整個集團一季度收入的貢獻約10%,其中超70%來自亞洲市場,且攜程最近在Trip.com業務已實現邊際貢獻(Contribution Margin)維度的盈利。
“雖然Trip.com業務仍處于投資期,但出境游具有較高的利潤率,從長遠看Trip.com業務在未來也將成為盈利、健康增長的業務,目前在不斷擴大的規模效應下,攜程國內業務實現了健康的利潤率水平。”
可見,孫潔對國際業務抱有盈利預期。不過的確有理有據。
就拿國際業務強勢發力的2024年Q1財報來說,調整后EBITDA為40 億元,而去年同期為 28 億元,上一季度為29億元;調整后EBITDA利潤率為33%,去年同期為31%,上一季度為28%,均有所增長。
另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此前預測,2024年入出境旅游市場的復蘇進程將進一步加速,全年入出境旅游人次和國際旅游收入將分別超過2.64億人次、1070億美元。
這也就意味著,行業爆發之下,國際業務有能力支撐起攜程的增長及盈利未來。
“G2戰略”再現,攜程“蓄力”這一年
從業績收效來看,攜程開始“吃肉”了,但背后,攜程蓄力已久。
早在2018年,梁建章就首次透露過攜程“全球化”的五年規劃:五年之內,將攜程國際業務收入在整體收入占比提高到40%-50%。一年后,攜程在20周年慶典上更是提出“G2戰略”,即Great Quality(高品質)和Globalization(全球化)。
未曾想,2020年國內的出入境游市場按下暫停鍵,攜程所布局的國際旅游市場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年間,攜程從2019年Q1的46.13億元凈利潤走向2021年Q1的53.53億元凈虧損。
在中國企業家雜志的報道中,最困難的時候,為提前墊付供應商的貨款和用戶的訂單退款,孫潔和梁建章給銀行打了無數個電話借款。攜程累計為旅客退還訂單金額超過1000億元。
業務壓力、組織挑戰、創新限制、投資者信心等挑戰一一擺在攜程面前,也讓攜程更多是防守的姿態,直到2023年,“G2戰略”得以進一步實施,才算在全球化上再次轉守為攻。
不過這一次,攜程遇上了“天時地利”,蓄力已久也讓去年一季度財報迅速打響全球化復蘇“第一槍”。
2023年Q1攜程在出境酒店和機票業務上跑贏大盤,攜程的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量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0%以上,國際OTA平臺的機票預訂量更是同比大增了超200%,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100%,創下歷史新高,攜程在國外的OTA平臺Trip.com的預訂量為2019年同期的兩倍。
接下來,攜程更是乘勝追擊,孫潔更是在去年10月就透露出“2024年將入境游作為戰略主線,全線拉動海外消費者到訪中國”,把出境、入境旅游并行,作為攜程下一步全球化的野望。
出境游復蘇之外,如何吸引境外游客來中國,攜程開始搶占先機。
聯合合作伙伴講好“中國旅游故事”,攜程進一步提升入境游基礎設施的便利性,推出定制化的入境游產品供給,共同完善旅游行業雙語環境建設等。
這時,海外業務的長期浸潤使得攜程累積大量的國內供應鏈產品和海外的客戶資源和渠道能力,去加速布局入境游市場。
今年4月,攜程還宣布了一輪高管變動,新任大住宿群事業群CEO肖媛向首席運營官熊星匯報。而熊星是攜程國際業務的元老,曾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及國際業務CEO,開拓攜程海外市場。
管理層變動的4月,攜程布局入境游動作也在提速。
4月3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發布境外融合服務平臺,攜程助力打通境外游客購票通道;16日,攜程專車正式入駐攜程國際版Trip.com,為外國游客提供自營接送機服務,率先落地上海;19日沙坡頭景區與攜程達成戰略合作,成功在Trip.com上線一系列海外旅游產品,提供了預訂服務……
在業績會上,孫潔預期,為中國游客提供免費簽證的國家數量的強勁增長、航班容量的強勁反彈以及人們在暑期時間對旅游的需求和興趣將會影響到出境業務的強勁反彈,估計到年底會恢復到2019年的80%,攜程將超過市場約20-30%。
國際業務,是攜程的優勢,也是未來的增長引擎,另一邊,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攜程也在“兩手抓”年輕一代及“銀發族”,對前者,進一步提升“演唱會+酒店住宿”等套餐產品的規模,為后者更是在今年創辦了“攜程老友會”品牌。
梁建章認為,抓住旅游主力年輕一代的注意力是中國旅游市場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快速增長的老年人口傾向于在非高峰季節旅行,為國內游提供了一個實質性的增長機會。“老友會就是為了彌合中國旅游市場高峰和非高峰季節之間差距的潛力。”
一季度,攜程門店服務中老年游客數量同比去年增長近兩成;同期國內酒店和機票預訂同比均增長超20%,國內旅游度假收入已超2019年水平。
今年第一份財報,攜程走出了全球化野望的第一程,而能否長期“吃肉”,“無限趨近于2019年”的攜程或還需要交出一個“超越”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