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氫科技分拆至科創板IPO計劃終止
排隊近兩年,上汽集團旗下氫燃料電池子公司捷氫科技申請終止科創板IPO。
4月1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因捷氫科技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相關規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據悉,捷氫科技科創板IPO于2022年6月28日獲受理,2022年7月23日完成一輪問詢,之后三次更新財務資料,IPO進程卻再無進展。
據上汽集團3月29日關于捷氫科技終止IPO公告,基于目前市場環境等因素考慮,為統籌安排捷氫科技資本運作規劃,經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及審慎論證后,公司決定終止捷氫科技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并撤回相關上市申請文件。
此次捷氫科技分拆至科創板上市,其原計劃募資10.6億元,準備投向燃料電池生產建設項目、燃料電池新產品產線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隨著IPO終止,募資計劃隨之暫停。
據了解,捷氫科技設立于2018年6月,專注于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及工程技術服務。在IPO前,捷氫科技進行了3次股權轉讓和2次增資,股東結構中包括上汽集團、混改基金、君正科技、安亭實業、信貞添盈、啟匯潤金、國開制造、先進制造、凱輝基金等。
其中,上汽集團直接持有捷氫科技4.62%的股份,并通過動力新科、常州創發間接持股,合計持有捷氫科技68.31%的股份,為捷氫科技間接控股股東之一。按照此次10.6億元的募資額,捷氫科技的發行市值達106億元。
財務方面,據招股書及問詢函回復,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捷氫科技收入分別為2.48億元、5.87億元、4.74億元及4887.32萬元。捷氫科技稱,近年來,公司主營業務結構發生一定變化,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分總成產品收入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72.68%、82.78%、74.97%和 88.16%,工程技術服務收入占比分別為 22.33%、4.37%、4.83%和 0.47%。
捷氫科技稱公司營業收入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征,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較大。2020 年至 2022 年,捷氫科技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92.11%、90.20%和 79.02%。
此外,上汽集團作為大股東,還是捷氫科技的重要客戶,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捷氫科技來自上汽及同一控制下的企業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1.63%、39.24%、23.03%及76.25%。
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目前只有億華通與國鴻氫能兩家上市公司,當前,重塑股份、國富氫能、治臻股份、東岳氫能幾家企業也有過IPO動作,但這些企業還沒有取得成效,捷氫科技此次終止科創板IPO,也讓氫燃料電池的IPO戰況更加模糊。
猜你喜歡
募資將超10億,上汽子公司捷氫科技IPO獲受理
上汽集團公告,上汽子公司上海捷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氫科技”)擬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上汽集團“放飛”子公司,捷氫科技擬赴科創板
11月25日,上汽集團(600104.SH)發布公告稱,上汽集團擬在其控股子公司捷氫科技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將其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