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7只偏股基金漲超15%,這家基金公司的投資秘訣是?
截至目前,大A已經連續下跌了三年,眾多明顯基金經理摔下“神坦”。
不過,在這三年里,也有不少基金獲得了難得的超額收益,其中大成多只基金勇立潮頭不倒,在逆市中默默賺錢。這些基金產品逆勢上揚的法寶是什么?
01
業績領先
近三年7只產品漲超15%
Wind數據顯示,近三年漲幅超過15%的偏股基金共計有19只。其中,大成基金有7只基金上榜,在所有上榜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
從具體產品來看,其中2只收益超40%,分別為大成景恒A、大成景恒C;4只產品收益超20%,分別為大成睿享A、大成競爭優勢A、大成睿享C、大成策略回報A;最后一只大成新銳產業A近三年回報為16.89%。
值得一提的是,從最大回撤來看,大成睿享C、大成策略回報A、大成競爭優勢A、大成策略回報A最大回撤均不足20%,對比同期榜上其他同級別收益的權益基金回撤較小。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14
憑借優異的業績表現,大成景恒A、大成睿享C也獲得了投資者的認可,規模大幅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3二季度大成景恒A機構投資占比高達67.35%,大成睿享C機構投資占為67.35%;規模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度大成景恒A環比上漲60.09%。
02
分散+低估值
基金經理充分發揮主動管理之長
為什么,大成眾多基金能在市場整體遭遇較大回撤、跌宕起伏之下仍然能逆勢上漲,扛起了業績的紅旗,為投資者賺取了不錯回報。
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1、分散+低估值組合策略
眾所周知分散投資能幫我們避免因單一資產波動帶來的損失,即雖失之東隅,但能收之桑愉。而估值是安全邊際的重要來源,低估值一般意味著相對較高的安全邊際。但過于分散會稀釋收益、過于低估會陷入低估值陷阱。采用分散+低估值組合策略是近幾年基金經理普遍采用的作戰方法。
第一種持股相對分散+專注低估值,比如大成睿享A、大成競爭優勢A、大成新銳產業A持股集中度相對2023年三季度偏股基金平均持股集中度,稍低或稍高,但重倉持股的平均市盈率遠低于市場平均;
第二種持股高度分散+適度估值容忍,比如大成景恒A 2023年三季度持股集中度僅為11.44%遠低于同類平均的45.44%,但重倉持股的平均市盈率為37.59較高于同類平均。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9.30
2、基金經理充分發揮主動管理之長
以上基金除了大成新銳產業為韓創管理,其余基金出自蘇秉毅和徐彥之手,我們重點說說這兩位。
蘇秉毅,是大成旗下一名妥妥的投資老法師,現任大成基金混合資產投資部副總監,具有18年的證券從業經驗,11年的投資管理經驗。他的投資理念堅持以量化數據為依據,主觀買入那些被市場嫌棄,但基本面沒有惡化的股票,等待均值回歸。具體應用上,我們在大成景恒的持倉可見一斑。
大成景恒A近五年市值風格小盤占主導,從前十大個股配置上看,蘇秉毅采用的是明顯的高分散打法,前十大重倉股占比不足12%。同時,行業配置較分散,覆蓋零售、醫藥、家電、工程機械等行業。
數據來源:基金2023年三季報
徐彥,累計任職時間9年多,最近幾年市場業績一直不錯,近三年漲幅超過15%的19只偏股基金中,他有4只基金上榜,漲幅分別為大成睿享A 30.66%、大成競爭優勢A 29.81%、大成睿享C 29.15%、大成策略回報A 23.46%。優秀的業績也讓基民們爭相上車,比如競爭優勢,規模翻了近四倍。
徐彥信奉價值投資,但從他的投資操作來看,他并非是傳統的抱團買入、死拿高景氣賽道,而是對時代變化保持著敏感且深入的把握。
2022年下半年徐彥提前埋伏買入國內人工智能芯片研發龍頭寒武紀,2023年初ChatGPT帶動下的AI狂潮來襲,寒武紀首當其沖成為被資金追隨的對象,一季度漲幅超3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建議大家去看下徐彥的季報,去感受下“嘮嗑式”季報風格,主打一個接地氣,十分務實。徐彥之所以能寫出這樣輕松自在的季報,除了個人性格之外,筆者感覺大成基金公司內部的企業文化應該也比較開放樂觀。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