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芒微再度撤回A股IPO申請,上市進程突然終止
1月5日晚,據深交所信息,輝芒微電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芒微”)及保薦人中信證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終止創業板上市申請。
據悉,這已是輝芒微第二次撤回A股上市申請。2021年12月,輝芒微申請科創板上市,但在現場檢查中快速撤回了申請文件。2023年5月,輝芒微改道創業板,已經在2023年8月和12月回復了兩輪問詢。
兩次闖關A股IPO,皆以主動撤回而終止,輝芒微也備受關注,據了解,輝芒微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一家定位于“MCU+”的平臺型芯片設計企業。主要從事高性能模擬信號及數模混合信號集成電路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擁有MCU、EEPROM和PMIC三大產品線。公司產品被廣汽埃安、飛利浦、LG、小米、美的、石頭科技、佰維存儲等諸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客戶采用。
值得注意的是,輝芒微將廣汽埃安視為重要客戶,但該客戶對公司營收的貢獻卻極其有限。據悉,2020年到2022年公司對廣汽埃安的銷售金額都是0,2023年上半年開始有一些銷售,但金額僅5100元,占比0.002%。因此,輝芒微創業板申請過程中,也被要求說明汽車電子產品是否批量銷售及對廣汽埃安的供貨情況,“是否存在夸大或誤導性陳述”。
在業績方面,輝芒微也出現了壓力。2020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輝芒微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08億元、5.4億元、4.76億元和2.5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173.89萬元、1.66億元、1.12億元和5215.82萬元。其中,公司2022年度營收下滑12%左右,凈利潤下滑33%。
同期,輝芒微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65%、50.86%、45.70%和41.88%,呈下滑態勢。其中,核心產品MCU毛利率分別為39.13%、54.56%、48.58%和44.57%,整體低于行業平均值,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為42.95%、60.9%、50.51%和28.28%。
從現金流來看,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輝芒微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348.91萬元、15138.27萬元、-610.02萬元、1392.11萬元。
此外,在IPO前,輝芒微還進行了分紅。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分紅金額分別為800萬元、780萬元和4200萬元,三年累計分紅5780萬元。
輝芒微兩次闖關A股均終止,如何讓投資人釋懷呢?
據悉,在科創板IPO申報撤回后,輝芒微于2022年9月獲得華胥基金、越秀金蟬、鴻富星河、越秀智創、紅土星河、深創投、遠見新欣增資入股,投前估值 27 億元。
而在股東協議中,上述新增股東享有優先認購權、股份轉讓限制、優先購買權、共同出售權、拖售權、信息知情權、回購權、公司治理、優先清算權、最優惠待遇條款等特殊權利條款。2023年2月,上述投資方與輝芒微和實際控制人許如柏等主體簽署補充協議,約定股東協議中的其他特殊權利條款自公司首發上市申請材料被交易所正式受理之日起終止,但同時約定若公司撤回上市申請或者上市申請未獲批準,則上述條款中不涉及輝芒微承擔義務的約定應自動恢復效力。
不過,輝芒微還有一位堅定了近二十年的投資人。輝芒微創始人許如柏是一位扎根深圳的海歸的創業者,創業初始便獲得了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高秉強的投資,截至當前,高秉強教授及其妻子的持股比例為19.52%,僅次于創始人許如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