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寶馬“聯(lián)姻”5年,終于有了下文
最近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收到好消息的車企還真多。
繼小米汽車拿到“準生證”、蔚來汽車拿到造車資質之后,長城汽車與寶馬集團聯(lián)姻五年孕育的“大寶貝”——光束汽車,也等來了獨立生產資質。
近日,在工信部公示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第378批)擬發(fā)布新增車輛生產企業(yè)清單中,除了蔚來汽車外,“光束汽車有限公司”也被備注為“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yè)”。
這意味著光束汽車和蔚來一樣,已經通過了相關部門的審核,在一定的公示期通過后,即可獲得相關的生產資質。
資料顯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注冊資本17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趙國慶,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寶馬(荷蘭)控股公司均持股50%。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內燃機汽車的研發(fā)、生產、出口,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等。
據了解,長城汽車派出了CSCO(首席供應鏈官)趙國慶擔任光束汽車董事長,寶馬集團派出了其全球高級副總裁傅耀博士(Dr. Rainer Feurer)擔任副董事長。
該合資公司自2019年成立,五年來市場上很少聽到它的動靜。以至于它和蔚來汽車同一批次拿到生產資質,但因為在業(yè)內沉默了太久,差點被忽略。
消息出來后,有行業(yè)人士略感意外:“長城汽車和寶馬的合資公司,竟然還有下文?”
在外界看來,和五年前相比,長城汽車目前新能源車的銷量穩(wěn)步向上,11月份,新能源車型銷量3.1萬輛,同比增長了142.93%。另一方面,寶馬對合資公司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已經從50%提升至75%,亦將沈陽工廠當作全球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對待。
既然雙方這些年都在新能源市場有突破,現在姍姍遲來的光束汽車對他們來說,還是那個被期待照亮合資市場的存在嗎?
漫長的五年
2019年11月,寶馬集團和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項目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當地領導也親自到場,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等多位長城高管以及寶馬集團多位董事出席了活動。那一天,對雙方的意義非凡。
該項目是寶馬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首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也是長城汽車的首個合資項目。據悉,雙方將共同開發(fā)新一代純電動汽車平臺,除生產寶馬MINI電動汽車外,還將生產長城自有品牌電動汽車。
光束汽車項目成立之初,總投資51億元,預計2022年建成,投產后年產能為16萬臺。按照規(guī)劃,雙方采取的是“合資不合營”的合作模式,即光束汽車生產的產品將按品牌分別進入寶馬集團和長城汽車各自的銷售和服務網絡。光束汽車不再建設單獨的銷售渠道,而是專注在研發(fā)和生產層面。
具體來看,寶馬MINI品牌新能源車型在寶馬集團銷售渠道內銷售,光束汽車的自有品牌車型將在長城汽車原有渠道銷售。按照雙方原有的計劃,2020年光束汽車工廠開工,2022年建設完成。

▲(圖源/光束汽車官網)
一晃數年過去,光束汽車規(guī)劃的進度看起來并不太順利。成立多年,該合資公司始終沒有大的進展。
其實光束汽車在啟動前,其生產基地的項目剛剛獲得江蘇省發(fā)改委的批復,但彼時,批復僅限于燃油乘用車的出口制造和純電動乘用車的研制。也就是說,電動車的生產資質還沒批下來。業(yè)內猜測,或許正是因此,光束汽車的進展才如此緩慢。
此外,在雙方合作期間,有外媒曾報道,雙方合作的項目出現了變故,談判陷入僵局。雖然寶馬、長城雙方都對此否認,寶馬還回應稱,“該項目團隊能很好地協(xié)同工作,并取得了重大進展,團隊將繼續(xù)推進。”
但打開光束汽車官網,盡是“變革”“未來”等字樣,并未展示一款車型。最近的一條公司新聞停留在了2020年11月,也就是工廠即將建設開工的時候。
究竟這五年時間里,雙方的合作為什么一直都未有實質性進展?對此,寶馬MINI方面回復「市界」稱:“光束項目積極推進中,一切信息以主管部門公告為準。”
入局晚了嗎?
其實在今年9月份,寶馬方面曾宣布,下一代MINI純電動計劃在2024年正式推出,光束汽車將成為其全球首產地和主要出口基地。
按照規(guī)劃,兩款下一代純電動MINI車型,包括一款全新的三門MINI Cooper和一款全新的MINI緊湊型跨界車MINI Aceman,計劃在光束汽車工廠相繼投產,供應國際和國內市場。
這是因為2022年,寶馬集團停止了在英國牛津工廠生產MINI電動車型,并將該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在寶馬集團看來,牛津工廠并未做好生產電動汽車的準備,而光束汽車未來可能承擔著代工廠的角色。
今年10月15日,國產全新MINI純電動車型MINI Cooper在光束汽車工廠正式量產下線,該車將于2024年上市并供應全球市場,首批SOP(正式量產)車型僅供出口。
有媒體報道,全新一代MINI Cooper的高配SE版本,搭載54.2kWh的電池,前置單電機,最大功率為160kW,零百加速為6.7秒,能提供WLTP(全球輕型車排放測試程序)下402公里的續(xù)航里程。
這意味著,MINI品牌的純電版距離上市交付越來越近了。
今年11月底,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轉讓60余項專利給光束汽車有限公司,包括“充電噪聲控制方法、裝置及車輛”專利、“玻璃呢槽和車輛”專利、“車輛碰撞斷放電機構及車輛”專利等。

但業(yè)內更關心的問題是,光束汽車的首款產品——全新一代MINI COOPER,來晚了嗎?
一直以來,寶馬MINI聚焦于小眾賽道,以時尚、個性為賣點,旗下車型售價區(qū)間在19.98萬-37.88萬元,屬于比較低調的品牌。但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期間,寶馬MINI“冰淇淋事件”卻讓其火了一把。
2022年,MINI品牌在國內只賣了2.87萬輛,僅占寶馬集團在華銷量的3.63%。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李顏偉指出,今年1至7月,寶馬MINI銷量僅為0.97萬輛,同比下滑42%,比去年同期少賣了7000輛車。
反觀寶馬MINI的競爭對手smart,旗下純電版車型售價區(qū)間在17.9萬-28.99萬元,比寶馬MINI略低一些。smart發(fā)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自2022年9月開啟交付以來,smart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累計交付量已達到4.6萬臺。今年前10個月,該品牌共完成了3.66萬的交付任務。
MINI品牌在電動化策略上,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到2025年將實現電動化占比50%,到2030年將實現電動化占比達到100%。
在“冰淇淋”事件發(fā)生前,為了電動化策略,3月份,寶馬MINI已經改變了傳統(tǒng)的經銷模式,在國內實施代理銷售模式,原經銷商則為代理商和授權維修商。轉變?yōu)榇砟J胶螅瑢汃R官方會統(tǒng)一整合各個經銷商的庫存,此后的訂單需求也將由寶馬官方直接解決。
此次光束汽車拿到獨立生產資質,也讓外界認為,這是為了加快寶馬MINI的電動化策略所做出的舉措,首款車型的定價十分關鍵。畢竟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節(jié)奏太快了,無論對寶馬、對長城、還是對光束汽車而言,接下來都是一場硬仗。
猜你喜歡
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yè)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中國新能源車輛總數突破3000萬大關,駛入高速發(fā)展快車道
2024年末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年度新注冊1125萬輛,增幅51.49%。市場快速增長得益于技術突破、基礎設施完善及消費者環(huán)保意識提升。現存相關企業(yè)超138.2萬家,2024年新增33.5萬余家。連續(xù)十年領跑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破1200萬輛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超1200萬輛,同比增34%以上,占新車銷量40.9%,出口增6.7%。相關企業(yè)超138萬家,2024年新增33.5萬家,近十年注冊量逐年增,約3.54%企業(yè)涉司法案件。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穩(wěn)健增長,年銷量躍升至2289萬輛新高
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大增,全年達2289萬輛,增5.5%。自主品牌份額突破60%,新能源銷量飆升41%。汽車相關企業(yè)超1538萬家,2024年新增339萬余家,司法案件約占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