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fā):超級巨頭,狂虧450億
剛剛,軟銀公布了7-9月的季度財務報告。
該季度,軟銀虧損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1億)。去年同期,軟銀利潤超過200億美元(減持了阿里的股票)。
這已經是軟銀連續(xù)虧損。4-6月,軟銀虧損超過31億美元。
造成軟銀虧損的重要原因,是受其矩陣內扛把子的愿景基金拖累。愿景基金在本季度虧損超過17億美元。過去兩年,愿景基金累計損失了530億美元。
愿景基金本季度虧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WeWork申請破產保護做了相關的減記,二是科技股在美國利率上升情況下承壓。
聯(lián)合辦公空間WeWork是軟銀的重要投資標的,投了44億美元。由于模式缺陷、經營混亂,WeWork長期虧損。WeWork最早于今年8月暗示面臨倒閉風險,本周它正式申請破產。
資料顯示,WeWork約56%的流通股由愿景基金旗下子公司持有。一旦WeWork退出破產程序,其超過5200萬股公開交易的股票將完全不值錢。WeWork也因此成為軟銀投資歷史中最大敗筆。
今年,軟銀投資項目中最重要的成果是芯片設計公司Arm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天達到652億美元市值,如今也有557億美元市值。2016年,軟銀以320億美元收購Arm。比起其他在泡沫中灰飛煙滅的項目,Arm至少讓孫正義還有在AI時代高談闊論的資本。
孫正義稱,AI讓他重新思考了人生,現(xiàn)在唯一關注的就是AI。由于愿景基金的巨額虧損,孫正義自覺無顏面對股東。去年宣布不再出席軟銀財報會議,并將集團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給CFO后藤芳光。后來,ChatGPT火了,他全部精力用來研究AI。
在上個月的軟銀年度大會上,孫正義透露,自己每天都跟GPT-4聊天,就一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點子與AI辯論,現(xiàn)在已經形成了600多個點子。有時候跟GPT-4聊煩了,他就在上面創(chuàng)建了角色,讓它們互相辯論,并擔任“評委”,指出不同論點的優(yōu)缺點。
孫正義相信,到2030年,通用人工智能將比全人類智能強大10倍。
軟銀的投資也逐漸轉到與AI相關的項目。
軟銀和美國倉儲供應鏈服務商Symbotic建立一家合資公司“Greenbox System”,運營基于AI技術的倉儲業(yè)務。投了自動駕駛卡車公司Stack AV 10億美元。
軟銀旗下的日本電信近日宣布,將在 2024 年底前開發(fā)出參數(shù)數(shù)量達到3500億的日語大模型。
然而,媒體硅基研究室觀察到,孫正義高喊AI是未來,但軟銀在新一輪AI浪潮中,其投資策略依舊十分保守與謹慎,從模型層到應用層,軟銀并未有過多的押注。原因是“它們太貴了”。這十分不符合軟銀投WeWork、投阿里巴巴時的豪邁。
該媒體分析,背后有難言之隱:軟銀投的上一代AI項目沒有大爆發(fā),很多都沒法退出,在這輪大模型浪潮到來時,能省點是點,不敢大手大腳了。
在生成式AI領域,軟銀也面臨科技大企業(yè)作為產業(yè)力量進來搶項目。亞馬遜向AI創(chuàng)業(yè)公司Anthropic投資40億美元,微軟又向OpenAI投了100億美元。今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AI巨型獨角獸”們,基本上都接受了微軟或者谷歌的投資。吃到最大紅利的英偉達也放開手腳在生成式AI領域布局:投了開發(fā)個人AI助理的Inflection,投了為B端企業(yè)客戶和開發(fā)者構建人工智能模型的Cohere,投了AI視頻公司Runway和Synthesia。
要跟這些財大氣粗的世界頂尖企業(yè)搶項目,不容易。
不過,近期有消息傳出,OpenAI CEO奧特曼準備和前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伊夫以及軟銀合作,創(chuàng)立一家合資公司,推出AI時代的iPhone。如果有譜,軟銀投資可能超過10億美元。據(jù)說三個人聊得非常認證。
你們覺得,孫正義還能投出AI時代的阿里巴巴和馬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