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真被逼急了

        市界劉冬雪2023-07-21 19:27 大公司
        中國市場步入電動化快速發展期,曾經領跑豪華燃油車賽道的奧迪,在華銷量卻連年下滑,電動化也陷入發展瓶頸。日前有消息稱,奧迪忍不住要找中國車企買技術了。


        “靴子”落地了


        數日前,關于奧迪正考慮從中國友商處購買電動車平臺授權的消息不脛而走。

        一時間,“奧迪要向中國車企低頭了?”“燃油車時代的明星,也要找中國車企買技術了?”成為網友熱議話題。

        國內輿論場的討論聲很快引起奧迪高層注意,據了解,奧迪母公司——德國大眾集團的CEO奧博穆,在批準這一計劃前,遭到部分董事會高管的反對。他們擔心,購買中國車企電動車的平臺授權,會讓奧迪失去“靈魂”,有損品牌的豪華形象,無異于飲鴆止渴。

        奧迪苦苦尋覓的電動車平臺,簡單說就是一整套的電動汽車生產流水線。

        據行業人士介紹,不同的車型在同一平臺上生產,可以共用整車設計、生產工藝、制造流程、以及質量管控等一整套流程。但是“共用”,不代表所有的車型在上述流程要保持高度一致,而是在同一平臺上,通過不同的零部件模塊組合,工程師可以根據不同定位,設計不同的車型。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對于奧迪這樣的傳統汽車廠商來說,可以同時進行多種新能源車型的開發及生產制造,縮短開發周期;而高于傳統汽車開發模式的零部件通用化率,也可以降低造車成本。

        放眼中國電動車市場,擁有電動車平臺的廠商不在少數。傳統車企的平臺有:吉利SEA浩瀚架構、上汽集團的星云、廣汽AEP 3.0、奇瑞E0X、長安EPA、比亞迪e平臺3.0等;再看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有SEPA2.0扶搖架構、蔚來汽車有NT2.0等。

        在外媒最早的報道中,并沒有具體提到奧迪正在與哪些中國廠商接觸,又有哪些廠商表示了合作意向。但微博上,在一場名為“奧迪最有可能會購買誰家平臺”的投票中,比亞迪e平臺3.0、上汽星云和吉利SEA,呼聲最高,位列前三。

        7月20日,“子彈”在飛了幾天后,終于有中靶跡象。

        ▲(圖源/視覺中國)

        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在技術分享會上,透露了奧迪與上汽集團的合作意向。祖似杰稱:“奧迪是上汽集團的戰略合作伙伴,也正處于深度轉型之中,上汽和奧迪會深化合作,共同開發技術。”

        至于合作模式,祖似杰表示,雙方今后會有不同的合作方式,每一個項目的合作方式都會不一樣,“例如許可、共同開發等都是未來可能的合作方式。”在他看來,上汽和外方的合作方式、合作層次將不同以往,但任何的合作形式,目的都是共贏。

        聯想到此前奧迪的回應,面對外界傳言,它沒有否認自己有購買中國電動車平臺授權的意向,只說公司秉持“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同時反復強調“互利共贏”“攜手共創”。

        在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張君毅看來,上汽集團“共同開發”的說法較委婉,“畢竟‘授權’二字對奧迪來說還是太刺眼了,有點傷面子。”

        一位汽車研發人士對「市界」表示,合作就是各取所需,理論上奧迪發揮存量優勢,也就是將其在燃油車時代的底盤優勢,繼續應用到電動車平臺,而上汽集團提供增量優勢,“否則德系時代真要結束了。(兩家合作)只要還有一搏之力,就不會徹底讓特斯拉和比亞迪給‘卷’死了。”

        據媒體透露,為了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奧迪這一次考察了多個品牌的電動車平臺。但最后為什么會選擇上汽呢?

        張君毅認為,按照正常的邏輯,奧迪首先會考慮現有的合作伙伴。目前,一汽集團沒有合適的電動車平臺,上汽奧迪已成立兩年有余,陸續為中國市場輸送了A7L、Q5 e-tron等車型,因此奧迪接入上汽星云也算是順理成章。

        “而且,新勢力的電動車平臺,奧迪看不上。”另一位汽車行業人士告訴「市界」,由于傳統車企平臺軸距范圍覆蓋更廣,可以支持轎車、SUV、MPV等多種車型尺寸,適合大規模車輛開發,奧迪肯定會優先選擇。

        而比亞迪、吉利,據業內人士分析,它們大概率是不想,也不能跟奧迪合作。

        “比亞迪的電動車平臺已經很成熟,犯不上賣核心架構給奧迪。而吉利和戴姆勒互持股份,就算是平臺合作,吉利也會首選奔馳,不會是奧迪,否則不是給奔馳培養競爭對手么。”上述行業人士分析稱。

        不管從什么角度看,除了上汽集團,奧迪基本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上汽星云,是上汽集團打造的純電專屬系統化平臺,擁有44-150kWh能量矩陣、150-600kW功率范圍,覆蓋緊湊型車、中型車、中大型車、轎車、跑車、SUV、MPV等多級別、多種類整車產品。

        據悉,上汽星云可實現持續升級,未來能夠兼容固態電池、線控底盤、一體化鑄造、CTB、高階智駕等軟硬件技術。

        從產品定位看,上汽星云平臺的服務對象,目前有智己、飛凡、榮威、MG四個品牌。其中,智己是上汽集團旗下的高端電動品牌,產品價格在20萬-50萬元區間,與奧迪主力產品所在的價格帶基本吻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對奧迪品牌的不利影響。


        速度、速度,還是速度


        按理說,奧迪作為大眾集團的一員,還不至于沒有電動車平臺可用。目前,大眾集團確實有四個電動車平臺,分別是:MLB evo平臺、PPE平臺、J1平臺和MEB平臺。

        不過,MLB evo平臺從根本上講,屬于“油改電”平臺,飽受爭議的奧迪e-tron就出自它手。而且從市場反應看,“油改電”已經是過時產物,這條路大概率會失敗。

        另外,MEB平臺生產了用戶最為熟悉的大眾ID系列,產品在中國市場引起不少用戶吐槽,想來也不符合奧迪的期許。

        而J1平臺是從MSB燃油車平臺升級改造而來,主要生產高性能電動車,保時捷Taycan和奧迪e-tron GT兩款車型便是基于該平臺打造。但本質上,J1平臺只是過渡性平臺,沒有推出更多車型的計劃。

        只剩下PPE平臺可以多聊聊了。該平臺是保時捷和奧迪聯合為中大型轎車和SUV開發的純電平臺,也是支撐大眾集團大型車最重要的平臺,比如保時捷純電Macan、卡宴、奧迪A6 e-tron和Q6 e-tron都是基于該平臺生產。

        像PPE平臺這樣的“寶貝”,大眾集團是舍不得給奧迪30萬元級別的車型使用的,因為這會影響到保時捷的品牌溢價。要知道,保時捷才是大眾集團最賺錢的品牌,不能為此承擔風險。

        ▲(圖源/視覺中國)

        其實除了上述四個平臺,大眾集團本來應該還有個SSP純電平臺的,只是它“難產”了。

        兩年前,在大眾汽車集團2030 NEW AUTO戰略日上,SSP平臺曾高調亮相。按照計劃,從2025年開始,SSP平臺將開啟投產,首先會提供給北美和歐洲市場,2026年將在大眾安徽工廠投產。

        此前,大眾集團計劃,未來SSP平臺將生產的車型,包括大眾Trinity、奧迪grandsphere概念車、以及定位高于保時捷卡宴的新車,如賓利首款純電新車、全新保時捷911純電版等。

        這個被大眾集團內部譽為“具有高度擴展性和通用性的超級模塊化平臺”,屆時將取代PPE、MEB等所有平臺。

        據大眾集團介紹,SSP平臺融合了先進的機械制造、三電、智能座艙等技術,其中先進的人工智能和智駕技術將成為研發的核心。該平臺可以提供L4級自動駕駛能力,2026年上市的該平臺新車,會擁有碾壓特斯拉的智駕水平。

        在大眾集團的美好暢想中,SSP平臺不僅會服務于本集團品牌,未來還可以授權給其他廠商,以進一步攤薄開發成本,提升集團整體利潤率。

        然而,大眾集團CARIAD軟件部門的開發效率實在太低了,外加前任CEO迪斯被迫提前“下課”,雙重因素影響下,SSP平臺上線時間一度被外界認為將推遲到2029年或2030年。

        好在奧博穆上任后,為SSP平臺開發按下了加速鍵,目前來看,2026年的原定推出時間表維持不變。

        盡管大眾集團已經在趕進度了,按時保證平臺投產,但一桿子支到了幾年后,別說是中國車市,就是全球車市,恐怕也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奧迪需要加緊步伐,才不會繼續掉隊。

        大眾集團的高層們,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承認,奧迪近年落后于友商,電動車在中國市場沒有競爭力。而落后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銷量增長無力。

        ▲(圖源/視覺中國)

        目前,奧迪在華在售車純電車型有Q4 e-tron、e-tron、Q2L e-tron、RS e-tron GT等。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奧迪的新能源車銷量僅為0.77萬輛。且不說同期寶馬、奔馳的新能源車銷量是其4.2倍和2倍,奧迪的成績甚至還比不上某些造車新勢力單月的銷量。

        根據奧迪的規劃,到2025年要在全球推出20款新車型,其中10款為純電動車。但按照大眾集團目前的節奏,可能靠己還不如靠人。

        中國是奧迪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2022年,公司在全球總銷量161.4萬輛,其中中國市場就貢獻了40%。要是在中國市場失利,奧迪的半邊天就塌了。

        因此,在業內人士看來,奧迪急需補齊短板,實現新能源產品的快速、大規模投放,哪怕是低低頭,借助外力。

        “廠商要是自己重新開發一個電動車平臺,至少需要三年時間。但用現成的平臺,車身、底盤系統、三電系統、傳動系統、電氣系統和智駕系統都可以直接拿來用。廠商想設計什么車型、多大尺寸,用多大電池包,選配就可以。”在傳統車企負責數智化的周正解釋說。

        周正表示,傳統車輛開發周期要48個月左右,但在平臺架構上做車輛開發,他估計周期可以縮短至30個月以內。

        在新能源時代,搶時間就是搶金錢,這話成了絕對真理。算起來,無論是用上汽集團現成的電動化平臺,還是兩家合作研發,總比奧迪等待自己的SSP平臺落地后,再進行大規模開發要劃算得多。


        要“靈魂”,還是要銷量?


        最開始,當奧迪要購買電動車平臺授權消息出現時,其內部出現過反對聲音。

        有奧迪內部人士透露,一些董事會高層不贊成購買電動平臺授權,理由是這會一定程度上拉低奧迪的品牌形象。在該內部人士看來,電動平臺授權項目很難在短期落地。

        擔憂不無道理,畢竟品牌形象關乎品牌溢價,若奧迪被打上“貼牌”的標簽,很可能會讓其豪華人設崩塌。

        不過,按照上汽集團高管的說法,許可、共同開發等都是未來可能的合作方式。上汽和奧迪,雙方在對外口徑上,也沒有使用“授權”一詞,而是說要“深化合作”。

        ▲(圖源/視覺中國)

        其實在奧迪之前,已經有過很多車企使用中國廠商電動化技術的先例。

        去年10月24日,豐田正式發布bZ3純電轎車。這個基于豐田e-TNGA平臺打造純電中型轎車,搭載的就是比亞迪旗下弗迪動力提供的電機和電池。

        在豐田bZ3上市的前一個月,同樣使用了比亞迪技術的創維HT-i上市。這款新車搭載了比亞迪三電系統,使用的也是宋PLUS DM-i同款超級混動系統。

        而像吉利的SEA浩瀚架構,從誕生之初,就自帶了開放授權的使命,如今市面上很多在售的車型都出自該平臺。

        吉利的控股公司沃爾沃,持股公司路特斯、smart、集度,基于SEA浩瀚架構打造的車型陸陸續續投放到市場。

        而在合資公司之外,吉利SEA浩瀚架構在2022年11月,還與波蘭電動汽車企業EMP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EMP旗下的IZERA品牌將使用SEA浩瀚架構打造純電動車型,首款車型為一款SUV,預計在2024年上市。不出意外,將來還會有更多第三方廠商應用SEA浩瀚架構。

        張君毅認為,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在中國市場的外資、合資車企利用中國車企平臺開發新車是勢在必行的事。

        不過,使用第三方電動化技術是不是明智之舉,到底見仁見智。反對的人會認為,長期看,這會消耗品牌力,短期來說,也未必會對銷量帶來多大助益。

        今年1-6月,豐田bZ3共賣出了8222輛,跟同樣來自一汽豐田的卡羅拉差了10倍數量級。而創維HT-i在今年上半年只賣出了不到4000輛,相比之下,宋PLUS車系光6月單月銷量就達到了2.6萬輛,上半年更是賣出了18.4萬輛。

        如果把豐田bZ3和創維HT-i銷量低迷,完全歸結于使用了第三方廠商的技術,可能有失偏頗。雖然豐田bZ3與比亞迪進行了合作,但不論是造車理念還是設計,這款車從里到外還是滿滿的豐田味兒。

        創維汽車雖然在宣傳上沒少與比亞迪捆綁,但創維EV6今年1月在中汽中心C-NCAP發布的新車碰撞評測報告中,以39.9%的綜合得分率,創下近兩年歷史新低還歷歷在目,“換湯不換藥”式的產品更新讓創維汽車的產品力也遭受質疑。

        周正以為,即便使用了第三方廠商的技術,最終的市場效果還是要看品牌自身的運營能力。在上述汽車行業人士看來,兩家公司內部怎么折騰都毫無意義,“就看最后市場買不買賬了。”

        對奧迪而言,不管是合作開發,還是購買授權,只能解決一時之困。所謂電動化轉型,并不是向市場投放了多少數量的電動車就算落地了。想要在新能源時代扭轉乾坤,奧迪需做好長久斗爭的思想準備。

        (文中周正為化名)

        參考資料:

        1、《買電動平臺難救奧迪》,36氪Auto;

        2、《上汽回應!將與奧迪合作平臺技術,“共同開發,深度轉型”》,明鏡pro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专区一va亚洲v天堂|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