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草”不好吃?華泰柏瑞迎回昔日海歸“名將”,但業績卻...
這個人就是華泰柏瑞的名將方緯,在富國基金管理產品僅僅不到兩年后,他又兜兜轉轉重回老東家華泰柏瑞基金的懷抱,這一次他二度登臺重管的第一只產品,恰好就是他去富國前在華泰柏瑞的成名作華泰柏瑞價值增長。為何副總李曉西又將這只名基金還給了方緯呢?雖然具體的個中緣由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或許和李曉西在管產品業績不好直接相關。
數據顯示,副總李曉西目前在管的基金,年內業績回撤均超過了20%。
01
李曉西質量系列基金業績慘淡,在管基金資產總規模不到50億元
不得不說,作為海歸回來的公募基金經理,李曉西的起點高過很多內地的同行,而且華泰柏瑞基金給予其很高的禮遇,不僅給了他公司副總的待遇,而且第一只基金就讓他接手了名將方緯管理的華泰柏瑞價值增長。
同一天,他還上任了另一只基金華泰柏瑞消費成長,巧合的是這只基金也是方緯苦心孤詣打造出來的產品。僅在早年公司了另一名將沈雪峰象征性地管理了一個月后,該基金就是在方緯的精選料理下發展到后來。公司當時等于是將方緯的兩只基金都托付給了李曉西,可見公司對其抱有很大的期待。
再后來就是為其度身定做的質量系列基金了,具體包括了質量領先混合、質量成長、質量精選混合。但是,無論是接手的老基金還是管理的新基金,李曉西到目前都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績。這可以體現在兩項硬指標上:首先,現在他管理基金的合計總規模是48.41億元,這里面規模最大的是華泰柏瑞質量領先混合A,規模達到了33.53億元,但是其余的基金規模就未免顯得太過寒酸了,例如最晚管理的華泰柏瑞質量精選混合,目前兩類份額合計的規模大約為1.86億元。
其次,從更為體現長期業績水平的任職回報來看,李曉西的多只產品同樣沒有拿得出手的任何一張成績單。目前他還在管理的基金中,也僅僅是華泰柏瑞消費成長和華泰柏瑞質量成長A實現了任職回報正增長,但是也不過是勉強超過了20%一線的水平。
對于這位從華爾街回來的投資精英,為何會在A股征戰中反而顯得水土不服呢?就拿他管理時間最短的質量精選混合作為觀察樣本,筆者發現他的投資似乎更趨向于追短期市場熱點,但是從結果來看似乎慢了半拍。雖然整體是在滬深300藍籌的大框架下,但是每個季度的側重點各不相同。
去年三季報時,基金十大重倉股中除去基本的白酒醫藥外,還有國投電力、華能水電這樣的電力股,但是到了四季度就成為了白酒股的半壁江山,年底時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在前四大重倉股中占據了三席,同時歌爾股份、恒生電子等消費電子股票進入取代了電力股的位置。
2022年的情況又發生了新的變化。第一季度,內地股市整體表現大幅回落,相對表現稍好的板塊是地產和煤炭,于是我們又看見了招商蛇口、金地集團、保利發展三大地產股進入到當季度的重倉行列,同時中國神華、陜西煤業、兗礦能源等幾只煤炭股也攜手進入前十。再看第二季度,持倉占比超過8%的就是前兩大重倉股,它們分別是快手和美團。
不過從季報來看,基金經理也并沒有類似道歉的只言片語。分析業績欠佳的原因,一方面或許是基金經理對新能源的不夠熟悉,另一方面很有可能與頻繁調倉換股卻慢半拍有關系。
02
方緯重回華泰柏瑞 ,還能再現昔日輝煌嗎?
讓人意料之外的是,華泰柏瑞近期迎回了此前的明星基金經理方緯,他在短暫跳槽富國表現一般后,重新回到了成名的地方華泰柏瑞,甚至再度在公司管理起華泰柏瑞價值增長,這也是他迄今創造了最高任職回報的產品,259.78%的成績遙遙領先于其他產品。
但是,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產品真的能看得見風景嗎?在短暫跳槽到富國期間,方緯總共管理過三只產品,分別是富國新興產業股票、富國價值增長混合、富國質量成長六個月持有混合,惟一取得正收益任職回報的就是富國新興產業股票。由于他卸任三只富國產品的時間都在今年的3月份,因此有可能是去年全年的業績不佳和排名一般對其產生了影響。
2021年,都參照A類份額的話,他管理的富國新興產業股票全年實現凈值增長率7.45%,在同類型基金的排名中大約位居中游。但是富國價值增長混合卻僅實現了0.42%的凈值增長率,在同類的大約1500只產品中排在后一半,富國質量成長六個月是成立于去年3月的產品,因此沒有去年全年的數據。從各方因素來分析,方緯在富國實現的業績較為稀松平常, 也不排除是未能達到公司方的期望值。
在這樣的現實因素下,華泰柏瑞重新迎回老明星是冒險的嘗試,畢竟如果在現階段大面積重倉新能源的話,存在著被套山腰的風險。如果還是保持李曉西價值藍籌風格的話,需要用時間來換空間。好在的是,并非是金字塔尖的華泰柏瑞或許更寬容一些。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