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者,云南白藥!
毛不易的歌迷們前段時間過節了。
6月16日,毛不易發布新歌《拾光者》。目前,QQ音樂上評論和點贊數均過萬。當天,毛不易還在B站夏日畢業歌會上,首次演唱該歌曲。新歌一上線就能聽到現場版,歌迷們大呼領福利了。
作為歌手,毛不易還有另一重身份——云南白藥口腔健康品牌守護大使。此次發布的《拾光者》,也是云南白藥口腔健康和毛不易聯合打造的主題曲。
這首《拾光者》,旋律悅耳動人,歌詞也撫慰人心,跟云南白藥集團“守護生命與健康”的企業文化深度契合。比如歌詞有一句:
有人會在桌旁,幫你拾起這星光。他們總在桌旁,陪我治愈再生長。
主題歌曲,也可以有格調。
聽得見的“拾光者”
品牌的主題歌曲,是商業世界里的傳播音浪。
其自帶傳播效果和情緒渲染,能夠深入人心且擴大人群覆蓋面,一直是品牌推廣的絕佳工具。
到現在,要做一場成功的音樂營銷,其實要做到的是有流量和格調:
流量講求廣泛覆蓋,要讓大部分人群都能聽得見。
格調講求內容質量,要真正走進聽眾的心里。
逐一來看,現在的流量高地在哪兒?無疑是短視頻。
Quest Mobile發布的《2021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大報告》顯示,去年年底短視頻使用總時長占比達25.7%,成為占據人們網絡時間最長的領域。抖音,已經是大部分品牌做音樂營銷的主陣地。
誰又是主力聽眾呢?據統計,Z世代群體占了78.5%。值得一提的是,B站是Z世代的聚集地。因此短視頻之外,B站也是品牌推廣主題歌曲的主戰場。
面對音樂內容,現在Z世代群體越來越青睞“走心”。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過程相對更為孤單。工作后又面臨較高的社會壓力,精神需求大。
走心的音樂內容,最為打動他們。
云南白藥口腔健康和毛不易,聯合推出的這首《拾光者》主題曲,內容和品牌做到了平衡和雙贏。
在《拾光者》的歌詞中,有這樣的段落:
健健康康,是否也是種平凡的光芒。
平易又走心的歌詞,打動了不少歌迷。QQ音樂上有這樣的高贊評論:因為有了你,我的世界閃閃發光。
無形之中,這首自帶治愈感的主題歌,將云南白藥“守護生命與健康”理念,深度而生動地傳遞了出去。
在占據流量高地上,云南白藥口腔健康進入B站、抖音、網易云、QQ音樂等平臺,真正融入年輕人喜愛的內容生態,跟他們玩到一起。
比如,云南白藥口腔健康在抖音上發起了“記錄你的治愈時光”活動。用戶按規則拍攝原創視頻,便可參與現金獎勵。
截止到現在,該活動已經取得2億次的高播放量。《拾光者》的傳播聲量,再次擴大。
在《拾光者》上線的當天,云南白藥口腔健康還冠名了B站2022夏日畢業歌會,毛不易現場演唱了該歌曲。
每年的畢業季,都是品牌營銷的黃金期。只要打動了廣大畢業生,就極易引發討論度,帶動品牌聲量。
這一次,云南白藥口腔健康,憑《拾光者》這首曲調,做到了一次有格調的傳播。
人挪活,樹挪死。流媒體的短視頻化以及消費人群的年輕化變化,已經讓大健康企業,必須得重新審視自己的品牌傳播動作。
得做一個有格調的品牌。
“時光”的守護者
一家有格調的企業,內在有底蘊十足的企業文化,外在有多元而高品質的產品品牌。
在《一點財經》看來,云南白藥口腔健康在音樂營銷上的格調,歸根結底是企業文化的外化。
去年,云南白藥集團提出“守護生命與健康”的企業文化。此次《拾光者》的主題,契合著企業文化。
營銷是文化的外化,而產品則是文化的實化,其打造的邏輯,折射出企業的文化和價值導向。
根據《一點財經》了解,大健康行業的產品邏輯,需要極其洞察人群健康需求,然后由此衍生出產品,是由需求端反向到制造端。
丁香醫生2021年的國民健康調研數據顯示,口腔問題位列國民健康困擾Top5。尤其是口腔黏膜問題,變得更為突出。
在此背景下,云南白藥口腔健康推出的兩款產品——口腔修護含漱液和活性肽牙膏,均錨定口腔黏膜問題。
你會發現,云南白藥口腔健康的產品核心,跟它的“守護生命與健康”的企業文化是保持一致的。
“守護”其實得分兩步,首要要“守”,就是停下來洞察人群需求。然后是“護”,即用產品滿足需求。
這在部分激進的品牌看來顯得慢且笨。但有時候,“慢”就是快,“笨”就是聰明。
在《拾光者》發布時,恰好是云南白藥創制120周年。《一點財經》在回顧云南白藥集團的生長路徑時,發現它的“守護生命與健康”企業文化,是百年沉淀的結果。
云南白藥創制于1902年,擁有百年歷史。到現在,云南白藥集團形成以健康產品和藥品為主,醫藥商業、中藥資源協同的格局,產品擴大到六百多個品類。
這些多元化產品的核心,依然圍繞著“守護生命與健康”的理念。
產品多元化,就像一個人的服裝搭配,只要搭配合理、自成一派,就會格外有格調。
俯身“拾光”腳下有根
一個人格調的形成,需要時間的推移去沉淀。
企業也是如此,不僅要有產品去落實文化,還得有時間去沉淀自我。
在醫藥健康行業,眼下需要時間沉淀的是科技。
醫藥健康看似是個傳統行業,其實已經到了靠科技推動的時刻。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指出醫療健康行業要發揮科技的帶動效應。
《一點財經》發現,眼下行業里的一些企業都看到了趨勢,但仍存在兩個問題。
一個是,部分企業察覺到的時間太晚,導致現在的科技實力不足。
《2022-2027年醫藥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醫藥企業生產的產品中,低附加值的產品居多,科技含量高的產品較少。
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含T量”不夠。
另一個問題更為嚴重,明明早就看到了趨勢,卻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只是在業務層面上修修補補。
由于科技轉型需要前期大量的研發投入,短時間內難以有回報,有些企業不舍得在整個集團層面進行科技轉型。
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統計數據,目前我國整體醫藥行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平均為1%-2%,而國外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為15%-18%。
科技大潮來襲,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云南白藥主動跟時代打了個招呼。
十多年前,云南白藥就開始應用數字化技術。比如,在文山對三七進行全過程追溯管理。
如今,云南白藥將再生長的引擎,放在了科技上。今年3月,云南白藥表示將會圍繞著“1+4+1”戰略做轉型,其中兩個“1”的重心都是科技。
拾光,既是守護時光跟用戶做朋友,也是在時代發展中尋找光亮,抓住未來的發展趨勢。
就醫藥行業來看,眼下企業制定的戰略和文化,都必須依靠科技實現。如此,才能有格調地穿越周期。
結語
那守護的時光,一路飄蕩,還一路頻頻眺望。
《拾光者》中的這句歌詞,很好地概括了云南白藥的堅守:它眼中閃耀的,是產品和技術的光芒。
觀察云南白藥,一次創新營銷背后,其實是企業文化在指導。與此同時,它也在引導產品和科技的迭代。
船在航行的時候,的確需要一盞燈塔。文化就是企業的那盞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