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40億債券被傳擬展期2年,信息顯示集團成員企業超千家
今日融創沖上熱搜,23日晚間有博主發帖稱,“房地產行業的形勢陡一下又嚴峻了,YY評級的消息,又有頭部房企躺平了,側面了解了下基本屬實,不過債券的展期方案應該還沒最后定下來,已經有機構開始拉群準備去討錢了,恒大那邊形勢也依然不樂觀”。
據澎湃新聞報道稱,從債權人處了解到,3月23日,融創中國對4月1日面臨回售的公司債“20融創01”提出展期。該債券于2020年4月1日發行,期限4年,規模40億元,附帶第二年末即2022年4月1日投資者回售選擇權,今年3月10日經債券持有人會議通過,該筆債券增加了一次第3年末即2023年4月1日的回售選擇權。
據悉,“20融創01”初步方案為擬展期24個月,每季度償還本金:2022年7月1日開始先償還本金5%,10月1日償還本金10%;2023年1月償還本金10%,4月償還10%,7月償還15%,10月償還15%;2024年1月份償還15%,4月份償還20%。
不過,目前融創方面對上述債券展期消息還未做出回應。
融創中國(01918.HK),為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企業。公司成立于2003年,以“至臻·致遠”為品牌理念,致力于通過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為中國家庭提供美好生活場景與服務。融創中國以地產為核心主業,布局六大業務板塊:地產、服務、文旅、文化、會議會展和醫療康養。企查查APP顯示,融創集團成員企業超千家。
3月21日晚,融創中國公告稱,預計將延期發布2021年經審核的年度業績,預計2021年公司擁有人應占的凈利潤較2020年下降約85%,核心凈利潤較2020年下降約50%。對于延期的原因,公司稱主要由于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近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的出行、物流及其他限制,導致審計程序無法按期完成。
3月4日,融創披露了2月份銷售數據:2022年2月,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223.6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165.4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3,520元/平方米。今年1-2月,融創中國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02.8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379.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1.324萬元/平方米。
猜你喜歡
近十年首虧、行業一哥寶座不保的碧桂園,“利潤換穩健”惹的禍?
地產行業是否真正迎來筑底,碧桂園又能否成為行業復蘇中最快速受益的一批,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最新地產百強報告:凈利潤均值腰斬!A股地產板塊兩年跌3200億
3月16日,《2023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發布,從報告的數據來看,地產行業的頹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