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思念水餃被曝牛肉餡加豬肉
近日,據新京報報道稱,一家住北京的消費者在超市購物時發現,一些速凍產品標稱“牛肉XX水餃”,配料表卻顯示添加了豬肉;有的產品標稱“XX豬肉餛飩”卻添加了雞肉;該消費者說,感覺自己是被商家誤導了;據此,該媒體針對線上渠道的8個品牌約40余款標稱中含有“豬肉”和“牛肉”的速凍產品進行了統計,發現有18款產品配料表顯示含有非標稱成分,如牛肉餡料添加豬肉成分、豬肉餡料添加雞肉成分等。其中,涉及到三全、思念等知名品牌。
記者發現,一些品牌的豬肉餡速凍產品中還出現了冷凍魚糜、膨化豆制品等成分。
(圖/思念食品官方旗艦店截圖)
據報道,有法律界專家質疑,涉事產品名稱中未體現所包含的其他成本更低的肉類,涉嫌虛假宣傳,會誤導消費者。而業內人士則認為,依照現有相關行業標準,速凍產品中牛肉、豬肉占主要成分,并以此標注名稱,同時配料表中如實體現其他肉類成分并不違規。速凍食品行業人士表示,這種現象不是近兩年才出現,而是一直伴隨著速凍食品行業,簡單來說是一種行業潛規則。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為改善口感,二是為控制成本。
在牛肉里面添加豬肉,通常添加的是豬肉脂肪,因為牛肉比較瘦,纖維感重,增加豬肉油脂可增加爽滑口感,同時提升香味。豬肉餡料中添加雞肉等成分,也是為了增強口感。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企業出于成本考慮。上述行業人士表示,目前牛肉采購價約為60元/公斤,豬瘦肉采購價約為牛肉的1/3,雞肉采購價不到牛肉的1/4。
事實上,用料“潛規則”背后,隱藏的是冷凍速食品行業盈利困難問題。
今年前三季度,三全食品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營收為14.4億元,同比下降2.39%,凈利潤為1.08億元,減幅達到32.42%。同報告期,海欣食品在營收增長1.44%的前提下,凈利潤同比下降146.47%,凈虧損663.6萬元;惠發食品營收增長31.25%至4.12億元,凈利潤下降762.54%,凈虧損2193.7萬元。
而零售端渠道銷量下滑,成了速凍食品企業今年業績縮水的主要原因。去年受疫情影響,速凍食品一度成為零售市場的寵兒。然而隨著疫情的穩定,消費者對速凍食品的消費熱情有所下降。海欣食品在今年中期報中指出,部分受疫情催化和促進的消費需求有所下降,且終端消費渠道和結構發生較大變化,以商超和BC為代表的現代渠道購物人次減少,同時參與競爭的品牌和產品增多,公司在現代渠道銷售收入大幅下降36.79%,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2.18%下降到本期的19.72%。三全食品今年上半年在零售及創新市場營收也減少了8.2%,毛利率下降11.59%,該渠道在公司營收占比達到85.36%。
圖/視覺中國
根據艾媒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速凍食品產業鏈及消費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從用戶調查數據來看,30歲以下的中國消費者沒有強烈的動機購買速凍食品,需要一些優惠或創新才能激發他們的購買速凍食品的欲望。相比于創新產生的銷量不確定性,降低成本所帶來的提高毛利的顯性影響更加明顯。
為穩定業績,部分速凍食品企業開始調整價格。今年11月18日晚間,三全食品公告稱,公司鑒于各原材料、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對部分速凍米面制品及速凍魚糜制品的促銷政策進行縮減或對經銷價進行上調,調價幅度為3%-10%不等,新價格自12月1日起按各產品調價通知執行。除三全食品外,安井食品、海欣食品也均在11月初發布提價公告。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