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源集團什么來頭?掏180億元接盤中天金融資產
8月31日晚間,中天金融(000540.SZ)發布消息稱,公司與佳源集團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籌劃將城投集團100%股權轉讓給后者,股權轉讓價款暫定為180億元。
目前,這筆交易尚處于籌劃階段,最終方案、價格等尚需盡職調查、審計后確定,而交易最終能否順利實施,也還存在不確定性。
但根據框架協議,佳源集團須于2021年8月31 日前支付定金20億元。而今年1至6月,佳源集團的營收僅86.22億元,凈利潤僅5.05億元。這樣的體量,蛇吞象吃下180億元的中天城投,殊為不易。
浙系房企“西征”,創出地產圈年內最大并購
中天金融是貴州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貴州目前最大的民營企業。在過去43年間,其掌門人羅玉平以房地產開發商的身份為人們所熟知,已經躋身貴州首富的羅玉平在貴陽市被人稱“羅半城”。
近年來,這家以房地產起家的上市公司,隨著貴州省提出“引金入黔”戰略,2014年,中天金融開始推進金融產業布局。
經過幾年的發展,金融板塊業已成為中天金融的重要業務支撐。其2021年中期財報顯示,營業總收入為197億元,其中金融板塊營業收入達147億元,在總營業收入中占比達75%。
2017年,中天金融擬出資310億元收購華夏人壽20%-25%股權,并支付了70億元定金。之后華夏人壽被接管。“深套其中”的中天金融急需剝離城投集團以圖存,而佳源集團恰恰有向西南市場進軍的規劃。
公開資料顯示,佳源集團是總部位于浙江嘉興的房地產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沈天晴(原名沈玉興),旗下專事房地產業務的全資子公司浙江佳源位列2020年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第46位,其地產業務布局此前主要在江蘇、浙江一帶。
來源:佳源集團官網
佳源集團港股上市平臺佳源國際此前于6月4日豪擲30.98億元競得貴陽市南明區觀水旁的地化所地塊。
該地塊成交樓面價為8155元/平方米,是貴陽市第一塊樓面價破8000元/平方米的地塊。首進貴陽就創下新的“地王”記錄,足以見得佳源集團對該城的看好及布局決心。
此次斥資180億元欲收購中天城投100%股權,創下地產圈年內最大并購,浙系房企佳源集團“西征”貴陽開疆拓土的決心更是展露無余。
佳源集團什么來頭?
佳源集團創始人沈天晴(又名沈玉興),1959年生于浙江嘉興桐鄉青石,初中畢業后做了村會計,期間創辦了鄉鎮企業足佳皮鞋廠。因企業業績好,其后沈天晴升任嘉興市鄉鎮企業局副局長,三年后調任嘉興市駐深辦主任。
深圳期間,沈天晴把內地的白廠絲運到深圳轉手賣給香港商人,一年就賺了200多萬元,因而被扣上了投機倒把的“帽子”。沈天晴覺得自己不適合當官,于是辭職創業。
1995年,在嘉興的一棟小樓房里創辦了佳源房地產公司,開始進軍房地產業務。這就有了后來的佳源集團。2018年10月,沈玉興以255.3億元財富排名《2018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第62位。
在不到30年的時間,沈天晴和佳源系旗下已有6家公眾公司,包括:深圳美麗生態(000010.SZ);分拆地產港股上市的佳源國際(2768.HK)和物業公司佳源服務(1153.HK);掛牌新三板的西谷數字(836081);在澳交所上市的博源控股和聯合錫礦。
沈天晴在一次佳源集團的部門大會上表示,“這個世界上能當將軍元帥的人畢竟是少數,我是能的。”其自信可見一斑。
圖源:佳源集團官網
盡管“佳源系”資本布局廣,但近年在資本市場并不那么順風順水。2019年,沈天晴控制的佳源國際(02768.HK)因投資機構惡意做空,股價暴跌,這位老江湖不由感嘆“誰知資本市場那么復雜”。
2020年3月11日,美麗生態罕見發布了《關于立案調查事項進展暨風險提示的公告》。原因是美麗生態在2019年屢次遭深交所問詢,并因股東王仁年的成績補償款違規拖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兩項事由受到立案調查。
美麗生態因2017年、2018年連續凈利潤為負,被交易所警告退市風險,被“ST”。2019年因出售兩家全資子公司,凈利潤增加,扭虧為盈。
地產“雙頭”模式
2016年3月,沈天晴名下的佳源國際登陸港交所上市。然而,沈天晴在多個場合都曾表示,佳源國際只占集團業務的20%多。地產業務方面,除了佳源國際,佳源集團旗下還有一個佳源創盛。
2017年,沈天晴提出佳源集團沖擊千億銷售額房企的目標,但是在房地產進入下行區間的歷史節點下,此后三年這一宏偉目標一直未能實現。不僅如此,另據中指院公布的房企2020年銷售百強榜,佳源集團從2019年的第38位退至第46位。
佳源國際2021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合約銷售額191.27億元,同比增長64%,完成全年目標的47%;凈利潤21.7億元,凈負債率40.7%,為上市以來最低點,但是凈債務總額達到106.2億元。
佳源集團收購中天城投消息傳出,佳源國際港股股價略有上調,從8月31日的2.57港元/股升至9月3日收盤的3.1港元/股。
佳源國際股價歷史最高點是2018年的21.87港元/股。2019年年初佳源國際股價曾上演斷崖式下跌,股價從10幾港元跌到2塊多港元,市值縮水200多億港幣,其原因是榜單烏龍,由于佳源國際將原本歸屬于佳源集團的業績計算了進來,造成佳源國際銷售額增幅1000%,從而引發廣泛質疑。
圖源:佳源集團官網
有媒體曾留意到一個細節,佳源國際2015年至2019年的銷售額復合增長率在65.8%,2017年至2019年的總營業額分別為76.07億元、136.16億元和160.7億元。這當中,安徽區域2019年就貢獻了63億元。2020年,安徽區域更是貢獻了近100億元的銷售。
但安徽區域并非新增量,而是2019年從佳源創盛資產包中注入上市平臺的。反觀佳源創盛的營業收入,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206.74億、239.16億、252.02億,2019年營收不增反減,總資產和凈利潤也同時出現縮水。
2019年股價閃崩之后,佳源國際股價再也沒有回到過從前十幾二十幾港元的水平。即使是此次收購中天城投消息傳來,佳源國際股價還是維持在3港元/股的水平線上,而賣方中天金融卻迎來一波暴漲。
上演“蛇吞象”,能否吃得下?
地產分析師張銀銀表示,為了實現千億銷售目標,佳源集團一直在謀求大舉擴張,這一過程中勢必會推高杠桿。盡管佳源的負債率并不高,地產三條紅線都是綠檔,但是在企業負債絕對值本就不小的情況下,還大舉舉債擴張,會不會走向過度,很成問題。
目前,佳源國際資產負債率從去年年末67.4%下降到上半年末的62.1%,凈負債率從60%下降到41%;現金短債比和去年保持一致,接近1.3倍的比重。尚在“綠檔”。
眾所周知,中國房地產企業的地產開發全周期都高度依賴舉債。首先是拿地,基本不靠自有資金,靠借貸融資。其次是造房子,也是靠融資借貸,靠開發貸。第三是預售房,房子還沒造好就收定金、賣預售房,這相當于把客戶的資金借來了。
根據半年報披露,佳源國際土地儲備目前達到了1867萬平方米。中天城投方面,其當前主要項目集中在貴陽、遵義、瀘州三個城市,累計總土儲占地面積382.7萬平方米,土儲總建面積1664萬平方米,剩余可開發面積1601.5萬平方米。
自身土地儲備1867萬平方米,收購中天城投再獲得1600萬平方米,規模一下子接近翻一番,即便是擁有充足的收購資金,果真吃下去,后續開發的資金和債務壓力也可想而知。此外,處于大西部的貴州,其多年來都在經歷人口外流,貴州的房地產需求,未來到底能夠達到一個什么樣的規模,還不好說。
另有消息稱,佳源集團很可能會聯合國資、央企或其他全國知名房企共同實施本次交易。有佳源集團內部人士表示,有這個可能,“但現在收購還不確定,要看具體盡調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