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移倉教育股,透露了哪些信息
近日,高瓴資本向美國證監會(SEC)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持倉報告。
報告顯示,高瓴資本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手筆減持教育中概股,其中,遭遇清倉的有好未來(NYSE:TAL)和一起教育(NASDAQ:YQ)。高瓴資本又在該季度重新建倉新東方(NYSE:EDU),持有數為7.88萬股,價值110.30萬美元。
事實上,高瓴資本與教培行業的愛恨糾葛在多年前就開始了。2018年,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就曾表示,“教育是永遠不需要退出的投資,做教育是最讓人有幸福感的投資。”
不過隨著對一起教育、好未來的清倉,高瓴資本在美國二級市場僅持有兩家教育上市公司的股票,分別是博實樂教育(NYSE:BEDU)和新東方。
高瓴的教培投資
在美國證監會,高瓴資本披露了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的持倉報告。在2018年四季度,高瓴資本在美股市場持有三家教培上市公司股票,分別是好未來、博實樂和樸新教育(NYSE:NEW)。
其中,高瓴資本重倉好未來,在2018年第四季度,持有數為747.57萬股,占總倉位的8.27%。此后,高瓴資本又在2019年一季度、2019年三季度增持,倉位權重最高達11.47%。
從2019年四季度開始,除2020年第二季度增持約40萬股外,高瓴資本開始逐步減持好未來,一直到2021年第一季度清倉了好未來余下405.57萬股。
2020年4季度,一起教育在美股上市,高瓴也在此時建倉,持有464.34萬股。一起教育發布的招股書還顯示,前美團COO、高瓴資本合伙人干嘉偉出現在董事會中,被任命為獨立董事。但是在2021年1季度,高瓴便將持倉僅一個季度的一起教育股票全部售出。
在2020年4季度,高瓴資本清倉了此前持有的樸新教育。此外,從有數據記錄的2018年4季度開始,高瓴資本就一直持有博實樂的股票,且持有數保持不變,均為398.58萬股。
對于新東方,高瓴資本則是在2019年1季度才開始建倉,當時持股數僅為2.8萬股,后又持續增持,至2019年3季度持有2761.28萬股,倉位權重達4.20%。不過,在2019年4季度,高瓴資本大幅減持了新東方,減持數達2158.07萬股,并在2020年1季度清倉。時隔一年后,高瓴資本又重新建倉新東方。
以虧損換規模?
高瓴雖建倉新東方,但僅購入7.88萬股。這還是在新東方2021年3月10日施行1拆10的普通股拆股計劃后的買入行為,買入股價為每股17.5美元。
此番建倉,高瓴的試探性意味濃厚。但相比于直接清倉好未來的舉動,高瓴資本似乎更為看好新東方。
上月,兩家教培巨頭相繼披露了截至2021年2月28日最新季度財務數據。在報告期內兩家公司凈收入雙雙上漲,好未來凈收入13.63億美元,同比增長58.9%;新東方的凈收入為11.9億美元,同比增長29%。
好未來的擴張表現得更為強勁。近四個財季,數據絕對值均高于新東方。
好未來的擴張也體現在學生人數上。截止到2021年2月28日的財季中,報名好未來的正價長期課的學生總人次達到了666.1萬,同比增長44%,而新東方在該季度的學生報名人次為229.68萬。
不過,在盈利方面,新東方的表現更好。
在截至2021年2月28日的財季中,好未來經營虧損高達2.9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經營虧損4130萬美元,擴大了620.4%。歸屬于好未來的凈虧損為1.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擴大87.6%。
新東方方面,經營利潤為1.01億美元,同比下降13.5%,歸屬于新東方的凈利潤為1.51億美元,同比增長9.9%。
事實上,在2019年12月到2021年2月,雖經受疫情沖擊,新東方一直處于盈利的狀態,好未來卻難言穩定。在疫情初期(2019年12月-2020年2月),好未來就出現了歸屬于公司的1.17億美元的虧損,此后一度扭虧,但又在截至2020年11月30日的財季中出現了虧損,并在下一季度進一步擴大,達到了1.6 9億美元。
好未來虧損的擴大,與其不斷加碼營銷有關。在2021財年第四季度,好未來的營銷費用為6.61億美元,同比增長171.6%,遠高于其凈收入增幅。同期,新東方營銷費用僅為1.561億美元,同比增長35.1%。事實上,根據往期財報,在過去的11個財季里,好未來的營銷費用均超過了其凈收入增幅。
在最新的財季報告中,好未來方面稱營銷費用的增加主要是因為開展了更多的營銷推廣活動以擴大其客戶群并進行品牌提升,與上年同期相比,用于支持更多計劃和服務產品的營銷人員報酬也有所增加。
在整體的營銷策略上,新東方態度謹慎。新東方執行總裁、首席財務官楊志輝在財報中表示,新東方將繼續嚴格控制成本,并謹慎投資OMO課程與純在線教育平臺,以保持增長和利潤之間的平衡。
轉向
從具體業務來看,在財報電話會上,好未來財務副總裁Linda He介紹,學而思培優仍是核心業務,第四季度凈收入增長了43%,占總凈收入的53%,而去年同期凈收入占比為59%。好未來方面表示,占比降低的原因在于學而思網校課程增長較快。
學而思網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115%,網校業務占總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4%增至本季度的32%。長期正價課學生總人次同比增長71%至350萬。
在線教育“燒錢”目前已經成為了教培行業的普遍認知。去年12月,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在線教育機構的獲客成本已經達到每生3000-4000元,而2019年,這一數字還不到2000元。
于是OMO成為兩家的共同選擇。
通過采訪數位新東方和學而思從業者后發現,目前雙師課堂已經成為教培機構節約人力資本,擴展生源的有效途徑。對于無法派駐優質師資的校區,教培機構可以通過雙師課堂模式,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通過線下的輔導教師的跟進服務,降低獲客成本,提高續班率。
好未來CFO羅戎稱,“OMO模式將幫助我們覆蓋更多城市,滲透更多市場”。截至2021年2月28日,借助OMO模式,好未來進駐的城市已經從去年同期的70個增加到110個。新東方方面,據楊志輝介紹,在冬季學期中,新東方絕大多數現有城市和25個新的衛星城市試用了OMO在線課程。
此外,監管也是影響兩家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監管政策對教培行業的影響正逐步顯現。
5月2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會議指出,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
據晚點LatePost報道,高途5月27日提出裁員計劃,重點是行政、人力、中臺等職能部門,裁員20%左右。原定5月31日之前以上崗位裁員30%,但考慮到時間緊張,改為6月15日前裁員20%。此外,高途旗下3-8歲啟蒙課業務 “小早啟蒙” 將被放棄。上千名小早員工中,80%的員工將被裁員或者轉崗去中小學、成人業務,剩下員工維持已開課程運轉。
此番高瓴的建倉與清倉,也許意味著教育投資風格的轉變,其影響不是數量上的而是方向上的。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