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免費開放“生意參謀”等工具,電商平臺“競爭”中小商家
淘寶向中小商家放低了姿態。
淘寶和天貓商家的必備運營工具“生意參謀”在日前公布了免費細則。5月19日,生意參謀中功能模塊中的流量縱橫標準版、品類羅盤標準版兩個產品最先免費開放,其余產品及對應版本則會在7月1日免費開放。早在一個月前的4月19日,淘寶就在其官方微博證實了這一消息。

淘寶生意參謀小二萊叡表示,“生意參謀”兩個免費產品開放后,針對已訂購的商戶,未來也會有退費或者是權益置換的具體機制出來。后續還會有其他功能逐步向商家開放。
生意參謀是阿里在2011年推出的數據分析工具,應用到淘系后,它能幫助商家對淘寶店鋪進行經營診斷和優化。其中“流量縱橫”與“品類羅盤”是淘系商家們做店鋪運營時最基礎的”兩款工具,前者主要做流量運營分析,幫助商家分析每日進店的流量來源;后者則主要幫助商家進行貨品運營,診斷單品所存在的訪客規模、轉化率以及客單價等問題。
據萊叡介紹,現在只要是在淘系開店、有成交的商家,基本都是生意參謀的用戶;且對于新開店商家而言,使用生意參謀的,在30天內的成交增速會高出不使用該工具的商家10%以上。
回看淘寶近20年發展歷程,一步步從當年早期的電商網站,發展成為現在的平臺巨頭,手握數億用戶流量,淘寶對商家總體而言是占據著強勢地位的。但在更多渠道平臺興起的今天,淘寶也開始實施運營費用的減免。廣大的中小商家,成為淘寶更加重視和想要留住的對象。
“更多的流量平臺在崛起,商家的選擇也越來越多,現在的電商領域‘一家獨大’的局面開始打破。淘寶也需要想辦法留下更多中小商家。”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向我們表示。
莊帥還指出,“新的商家仍然希望將低成本的淘寶作為首選”,但淘寶發展了近二十年,成本已經越來越高,雖然號稱開店免費,但也有很多額外的增值服務項目。現在“降低門檻”,也有利于引入更多的新商家。
電商平臺開始“競爭”中小商家。“618”在即,淘寶的一招運營“費用減免”,對商家的吸引力又究竟有多大呢?
中小商家的“內卷”
淘系的中小商家們,有自己的苦惱。
“減免影響不大,這種獲取和分析數據的基礎軟件工具減免也就減免了。相比之下,為了獲取更多流量和曝光而花的錢才是大頭。”陳穎向AI財經社表示。在淘系,陳穎經營一家百萬規模的美妝個護店鋪已有近三年的時間。
陳穎坐標廣州。基于廣東多年來為美妝個護大品牌代工所積累的覆蓋原料、包材的上游供應鏈基礎,以及行業規模化生產能力,當地的美妝個護行業近兩年蓬勃生長,走出了諸如完美日記、HomeFacialPro等明星品牌。出于“從中分一杯羹”的想法,陳穎也在幾年前做起了自己的美妝個護品牌。
在淘系平臺上,大部分的流量集中在頭部公司和大品牌中。中小商家們,則陷入了流量競爭的激戰之中。
“開店投入后才知道什么叫血虧。中小商家都不得不‘內卷’。”陳穎說,“要生存,太費腦。收費項目多,我們為了流量必須得花錢,但花錢又不一定盈利。而且平臺很強勢,上分太難、掉分太容易,但上分和掉分規則商家又只能遵守。”
陳穎給我們羅列了部分類目的相關費用,包括相關店鋪裝修支出,如3999元/年的58圖庫工具,6000元/年的天貓店視覺設計軟件費等,還有運營支出中的平臺固定成本以及工具費用等。
“各個工具下又可以細分很多小產品。”陳穎說,“比如這次部分減免的生意參謀,我們花了9000元/年訂購,可以看縱向對比數據,但如果要看行業橫向對比又要另外付費了。”
總體而言,還是為獲取流量而支出的推廣費用占比最大。據陳穎核算的4月1日-4月20日公司經營日報數據,公司日常購買的營銷工具包括直通車、品銷寶以及明星店鋪等,其中直通車使用最多,日均費用在千元左右,“但ROI平均只有60%左右”。
“直通車是淘系專門為中小商家打造的按點擊付費的營銷工具,宣傳能為商家實現寶貝精準推廣,公司有持續購買,因為不買就更沒有流量。”據陳穎介紹,“除此之外,淘寶客傭金也是大頭,比如通過直播、一淘或其他第三方分銷幫忙賣貨的傭金。我們公司這部分支出平均在35%,如果再參與一些直播活動,費用就更高了。”
最終,經過計算,店鋪月平均推廣費用占比高達70%。陳穎表示,“中小商家現在的生存現狀,就是不花錢營銷就沒流量。還好我自己之前還學過一些財務知識,不然就這種復雜的運營規則,很多商家根本都不懂得怎么復合計算成本收益之類。”
同時,在吸引新商家方面,各電商平臺的競爭也正越來越激烈。
老王曾經是淘系的早期賣家,現在,他離開電商行業一段時間后又重出江湖。2020年3月,老王再度創業,做服裝及數碼產品,而他現在可選擇的主要渠道包括唯品會、貝倉、愛庫存以及抖音等。老王說,在2020年公司GMV已達到5000萬元,今年他更是提出“要完成一個小目標”。
老王的公司也會在天貓開設旗艦店,但目標很明確,旗艦店主要就是做品牌影響力,以及為客戶提供了解產品定價的平臺。老王公司通過各種新渠道主做營收,“在淘系如果想做一個5000萬元GMV的項目,前期投入估計也需要5000萬元。在新渠道投入,我們測算過,成本能降到50%以下。”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成為現在新商家的普遍策略。隨著消費行為越來越個性化以及碎片化,流量逐步分散,平臺未來競爭的重點早已不再是商家本身,而是如何爭取商家更多的精力與投入。那么,讓商家愿意投入更多精力的核心又在哪里呢?“投入產出比。”老王表示。

老王做了對比。“在相關數據的信息獲取和變化上,新渠道做得沒辦法像淘系那么好,畢竟淘系已經布局多年。但新渠道更加靈活,無論是從消費端到我們、還是我們的產品到消費端,信息反饋的時間都要更短,也會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我們也更容易調整策略。”
“淘系與新渠道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運營過重。我們現在5000萬元的GMV,差不多整個運營團隊就只需要五個人。但如果是在淘系,根本不可能。”老王說。
淘系本身平臺上的競爭已經白熱化。根據阿里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財報數據,2020年淘寶商家已超過百萬。多年發展后,淘系平臺上形成了一系列復雜的運營規則。新入駐的商家為了要在這百萬商家的競爭中獲取流量,要努力研究淘系的運營規則,包括搜索規則、促銷策略、合作流程等,同時還需要購買各種推廣工具獲取品牌露出,最終導致無法精準測算銷售額的成本。
“如果新商家要選擇淘系,那一定是為了賺錢。”老王說,“工具免費不過只是讓我少交幾千塊錢,但淘系整體運營體系并沒有改變。對于新商家而言,選擇新渠道平臺也是因為成長性會更好,投入成本也會更低。”
這次淘寶的運營費用減免和降低門檻,無疑對中小商家和新商家而言是個利好。“但如果真正想要留住中小商家,僅靠減免或降低費用是遠遠不夠的,”莊帥表示,“淘系也要在運營模式上做調整,包括運營規則、流量規則等。中小商家本身公司的人就很少,甚至有些公司就兩三個人,平臺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產業服務,運營模式還這么難,還要投入很多去獲取流量,對于商家而言經營難度就太大了。”
淘系想留住中小商家
淘系越來越重視中小商家了。
今年3月,拼多多公開的2020年度財報中顯示,平臺活躍買家數達7.884億,比阿里巴巴同期年活躍買家數高出940萬。面對新興電商平臺的挑戰,阿里巴巴今年也推出多項變革,以穩住淘系流量。例如針對消費者體驗的菜鳥免費送貨上門服務,以及如今針對中小商家的部分運營工具費用減免。
在業內相關人士看來,電商平臺是以供給帶需求,平臺如果能提供更好、更豐富、更潮流的商品,用戶數自然就會增加。
在莊帥看來,淘寶作為中心化流量分配平臺,其網店經營方式與邏輯近十年來并沒有發生革命性變化,因無法破解賣家越多與買家見頂之間的流量分發魔咒,最終結果便成為了“價高者得”,也就是哪個賣家出的廣告費多,就能獲得更多流量。
這種結果就是中小商家難以獲得發展,新生力量變少,而且可能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也就是陳穎提到的“內卷”。
淘寶需要中小商家。它的新調整,能夠留住他們嗎?
淘系平臺依然有它獨特的優勢。陳穎直言,其所在的美妝個護行業,“渠道與品類的關聯度很高。如服裝行業,你現在可以選擇唯品會、貝倉、抖音或者拼多多,3C行業可能還可以選擇京東,生鮮可以考慮拼多多、每日優鮮等,但美妝個護現在就只能選擇淘系。我們也嘗試過小紅書或者拼多多,但前者電商發展失敗,很多用戶在小紅書被種草后還是回到淘寶下單;后者平臺調性差,價格又賣不上去,所以還是只有留在淘系。”
對此,莊帥表示贊同,稱“阿里的確也努力在創新。比如直播就是淘寶的創新,并一直保持著規模。”這也無形中對許多商家,形成了吸引力。

此外,老王稱當初最早一批做淘系的商家現在依然能夠賺到錢,并會選擇留下。“最早加入的商家,跟著淘系的運營規則一起成長,其所積累的資源優勢、系統化運營能力以及供應鏈能力,就是它的護城河。而如果我現在進去,明顯拼不了綜合能力,難道拼錢多嗎?”
老王說,還有一大批他表示“看不懂”的品牌會傾向于選擇淘系,“今年整體形勢來看,國內一些超級品牌,要給投資者交代,出于利益也會選擇淘寶。如果是我面臨資本的壓力,我也會選擇淘寶。因為淘寶本身就是一個聚集流量的地方。短期內能夠聚集足夠多的流量,迅速打榜,爆了也就爆了,如果爆不了就只能認命。但對于這些品牌最后怎樣去演變,我沒有很好的見解。”
老王也不排除自己的公司最后會全面回到淘系的可能,“現在淘系的策略是扶持大品牌。未來會不會隨著其他方面發展,對國內品牌扶持越來越好,我不確定。但如果未來有這一天,自然就一拍即合了。”
(應對方要求,文中陳穎、老王均為化名)
猜你喜歡
年關將至食品消費再迎高峰,我國食品相關企業超127.2萬家
年關將至,食品消費市場升溫,企業擴產備貨加強推廣。電商平臺推年貨節,健康食品受熱捧。全國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穩。我國超127.2萬家食品企業,山東最多,涉司法案件企業占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