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Q1營收翻倍,毛利率卻走低,又撒140億元尋找新出路
寧德時代又掏出一份出色的一季報,但卻難掩營收增長背后的利潤危機。
4月29日晚,寧德時代發布2021年Q1財報。Q1營收為191.67億元,同比增長112.24%,環比增長1.9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5億元,同比增長163.38%,環比減少12.2%;扣非凈利潤為16.7億元,同比增長290.5%,環比減少1.53%。
從數字來看,寧德時代的增長頗為出色。但考慮到2020年Q1是特殊時期,由于疫情影響新能源車出貨量大減,這樣的業績,只能說是寧德時代“恢復元氣”。
此前在4月27日,寧德時代發布2020年年報,市值兩日大漲730億元。但年報卻反映出了寧德時代的危機:新能源車價格持續下降,動力電池生產成本卻降無可降。銷售額不斷擴大的同時,寧德時代難尋新的利潤空間。
賣得好卻不賺錢?
據一季報披露,寧德時代Q1業績的驅動因素是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國內新能源車銷量51.5萬輛,同比增長279.6%;歐洲30國新能源車新增注冊45.3萬輛,同比增長97.6%。
去年年底,歐洲的新能源車增長曾經一度蓋過國內,如今國內又恢復全球最猛勢頭。
這直接帶動了動力電池增長。據SNE Reasearch數據,Q1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為47.8GWh,同比增長127.6%。而市場集中度正在進一步提升,前三名仍為寧德時代、LG化學和松下電器。寧德時代仍是新能源車增長的最大受益者。
值得關注的是,寧德時代的上游企業也享盡這波增長紅利。4月26日,為寧德時代動力電池提供頂蓋和殼體的震裕科技就宣布,一季度營收增長268%,歸母凈利潤增長6186%。
真鋰研究院創始人墨柯曾對我們表示:預計2021年中國電動車市場有望達到20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而動力電池的需求預計達到92.2GWh。根據2020年報,寧德時代有非常激進的擴充產能計劃:目前產能為69.1GWh,在建產能為77.5GWh。
同時,墨柯警惕說:電池的價格受制于電動車,電動車降價則動力電池的盈利能力也會下滑。預計5年內每kWh價格下降在80元以內。
這也成為投資者的最大擔憂:寧德時代可能迎來銷量和營收節節增長,毛利率卻不升反降的尷尬局面。在一季報中,寧德時代警示說: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政策調整、原材料價格變化等可能導致毛利率下降。
在4月27日發布的2020年年報中,這一問題已經有所顯現:寧德時代2020年動力電池單價為0.89元/Wh,較2019年下降5.3%,但小于前一年降幅18.1%。同時從營業成本推算,動力電池單價成本為0.65元/Wh,較2019年僅下降3%,而前一年下降了11.6%。這說明產品降價速度高于成本降低速度,這導致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
反映在寧德時代的財報上,2020年營業總收入增加45.31億元,營業總成本也增加45.31億元。全年利潤增長主要來自政府補助、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資產減值損失。
但毛利率持續下降也不能苛責寧德時代,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全行業的危機。另一家動力電池企業億緯鋰能的2020年毛利率為26.1%,與寧德時代的26.56%處于同一水平。據寧德時代年報,公司國內動力電池占有率超過50%。“很困惑一個份額超過50%的公司,毛利率還能持續走低”,有投資者說。
要解決這一問題,寧德時代要么增加國外市場份額,其毛利率能達到32.69%高于國內,要么增加儲能等其他業務發展。
又撒140億尋找新賽道
寧德時代在Q1最矚目的動作,莫過于與老東家ATL聯手,設立兩家合資公司:一家做電芯,投資120億元,一家做電池包,投資20億元。兩家公司產品將用于家用儲能、電動兩輪車等市場。
寧德時代盯上兩輪車這塊肥肉并不奇怪。據起點研究院統計,2020年中國鋰電電動兩輪車銷量為1221萬輛,同比增長123%;預計2025年銷量將達到6601萬輛,相較2020年增長440%。正要上市的哈啰也將兩輪電動車、助力車和換電業務作為增長的重要方向。
據公開信息,2021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強制實行,將加速鋰電池代替鉛酸電池,開辟廣闊的市場空間。在2020年年報中,寧德時代也提到:“兩輪電池出貨快速增長,并通過換電、共享方式推動兩輪鋰電滲透率提升。”這是寧德時代國內動力電池布局的主要方向之一。
儲能業務則是寧德時代盯上的另一塊市場。這指的是生產電芯、模組、電箱和電池柜,用于發電、輸配電和用電領域。根據2020年財報,這塊業務在寧德時代營收里只占1.33%,但增速達到218.56%,遠超其他任何業務。
據寧德時代披露,2020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為20GWh,同比增長82%。中國也對儲能有大量政策規劃和扶持,如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在2020年8月提出,“應在電源側因地制宜采取風光水火多能互補,并適度增加一定比例儲能”,隨后10余個省份跟進推出可再生能源配備儲能政策。這是一個正在開啟的新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開辟新業務,寧德時代也吝惜于在主營業務上繼續“撒錢”。4月28日,寧德時代再次宣布了190億元投資計劃,擬圍繞主業對境內外優質上市公司投資。而去年8月,寧德時代已經宣布對外投資不超過190.67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寧德時代已經對外投資或合資成立企業超過45家,全資子公司超過10家。僅A股與動力電池和儲能直接相關的就有先導智能、永福股份、星云股份、天華超凈等。在主營業務之外,寧德時代的投資甚至涵蓋自動駕駛如贏徹科技、出行平臺如哈啰、芯片領域如地平線等。
有業內人士曾經告訴我們,它已經做到行業的世界第一,靠投資供應鏈吃透增長紅利是正常做法。“寧德時代的主要目的是把供應鏈逐漸穿起來,管控越來越高,保證自己的發展。”
猜你喜歡
協鑫能科2024年度扣非歸母凈利同比上升190.83%
立足多業態綠色能源資產管理,打造多品類綜合能源服務,協鑫能科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能源業務的高質量發展,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能源生態服務商。粉筆2024年凈利潤2.4億元,AI戰略鎖定增長確定性
粉筆通過“AI+職業教育”戰略強勢突圍,2024年收入27.9億元,已率先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