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米科技的野心何來?中一簽賺20萬!要做“電視界特斯拉”
“一年不中簽,中簽吃一年”。3月3日,國內投影設備企業極米科技(N極米,688696.SH)科創板上市,首日便上演股價瘋漲,最高上漲超350%,盤中最高達到611.15元/股。若在盤中以最高價賣出,中一簽(500股)最高可賺23.87萬元!
這意味著,截至目前,極米科技成為2021年單簽盈利最高的新股,同時是科創板史上單簽盈利最高的股票,名副其實的牛年首只“大肉簽”。截至3日收盤,極米科技報530.01元/股,漲幅296.33%,總市值26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極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主要提供智能投影設備、以及圍繞智能投影的配件產品及互聯網增值服務。自成立以來,極米科技共獲得7輪融資,得到芒果傳媒、百度投資、經緯中國等投資機構的加持。此次公開發行前,創始人鐘波持股比例為25.02%,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百度旗下公司共持股15.48%,為第二大股東。
在創立極米前,80年出生的鐘波就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鐘波瞄準的,既不是教育和商業領域,而是家用投影這一細分賽道,鐘波的夢想是讓極米科技成為電視界的“特斯拉”。2016年,鐘波曾喊話稱,“五年內,無屏電視(激光電視)將顛覆傳統電視”。
如今來看,豪言落空了。而要實現“電視界的特斯拉”這個夢想,也并非朝夕之功。
投影儀取代電視?早得很
在年輕人群體中,電視閑置當擺設、購買投影儀看大片的人越來越多。“但不得不承認,對于老人和孩子,電視依然是時間最長的陪伴產品。”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AI財經社表示。
而從知乎等社交平臺可以看出,試圖在投影儀和大屏幕電視之間做出決定是件困難的事。對于很多人來說,電視觀看是他們喜歡的電影和節目的默認設置,而投影機是為電影院預留的。
知乎網友“上帝方程”認為,“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投影真的不適合一般家庭,貪圖嘗鮮且有條件的倒可以考慮。”
他稱,用投影儀看電影效果臨場感覺確實震撼,但電影看膩了想看普通視頻時,卻變得十分糟糕。“主要是黑色不足,亮度太高,非常刺眼,眼睛很容易累以致于流眼淚。”
也有網友對這個觀點表示贊同,“房間用投影因為亮度問題非常影響休息。”
圖/截自極米官網
奧維云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視市場銷量4450萬臺,這與投影設備半年出貨169萬臺的數字,完全沒有可比性。
根據IDC數據,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中國消費級投影設備出貨量分別為130萬臺、227萬臺、279萬臺和131萬臺。
2016年,鐘波曾喊話稱,“五年內,無屏電視(激光電視)將顛覆傳統電視”,五年過去了,所謂的“顛覆”尚未到來。
極米科技的招股書顯示,極米科技的營收主要靠其傳統的智能微投系列投影儀。報告期內,智能微投系列投影儀的銷售收入占其整體銷售的比例約七成,而激光電視和創新產品的銷售收入占整體銷售收入的比例不足10%。
被“卡脖子”的核心技術
極米的技術像芯片一樣存在“卡脖子”情況。
在極米招股書重大風險提示部分,第一項便是“部分核心零部件依賴外購風險”。其中提到,目前,主流消費級投影設備均采用DLP投影技術,DLP投影技術的核心專利都掌握在美國德州儀器(TI)公司。采用DLP投影技術的投影設備產品,其核心成像器件是DMD器件,目前公司全部采用TI生產的DMD器件,并已與TI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極米對此坦承,未來若公司重要核心部件供應商與公司業務關系發生不利變化,或者其供貨價格有重要調整,亦或因國家間貿易爭端或新冠疫情進一步蔓延導致無法及時供貨,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據中關村在線分析,目前TI提供的微投DMD芯片無法支持超高亮度光源的輸出,如果采用更高質量的芯片工藝,勢必會增加成本,這樣微型投影機的價格就會上揚不少。如果極米等公司在微型投影機的DMD芯片上投入太大,產品的價格普通消費者是不會買賬的,銷量對應就會減少,這無形中對營收造成瓶頸。
江瀚還在招股書中觀察到一個現象,極米目前在境內外已獲授權專利282項,包括16項發明專利、12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40項外觀設計專利,“從這個比例其實就能夠觀察出端倪,極米科技的發明專利相比于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顯得過少。”
極米科技還曾因產品質量問題而被點名批評。2019年,“極米”因產品“投影光效”不合格,被列入60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中。
2020年,更嚴重的事情發生了。極米和另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光峰科技(688007.SH)產生知識產權糾紛,糾紛源于光峰科技對極米科技的16項發明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最終,雙方達成和解,代價是極米分五年時間向光峰科技支付專利使用費2500萬元。
進一步來看,2017年至2019年,極米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305.08萬元、6300.17萬元與8106.09萬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31%、3.80%和3.83%。對比同類公司“中光學”,后者在2017年至2019年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95%、5.94%、5.08%。
江瀚進一步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極米科技作為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其硬科技的腰板可能并不算硬。”
極米科技稱,上市募集資金首先將用于智能投影與激光電視系列產品研發升級。將自己定義為科技公司,研發必然是極米迫切需要補足的東西。
售價變動對于利潤影響明顯
極米的股價暴漲,給科技股注入一股強心劑,但資本市場將考驗的是極米的盈利能力。
根據招股說明書,2017年至2019年,極米科技的營收分別為9.99億元、16.59億元、21.1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449.38萬元、951.72萬元、9340.48萬元。2020年度,其營收同比增長33.62%至28.2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87.94%至2.69億元。
從凈利率來看,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銷售凈利率分別為1.45%、0.57%、4.41%和8.51%,凈利率并不高。
風險提示中還有一項稱,公司仍存在原材料價格波動給生產經營造成不利的影響。以2019年為基準,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單位平均成本上升1%,對應凈利潤下降約17.37%。
國信證券研究所也指出,極米所在行業的原材料成本較高且占營業成本比例較高,所以營業成本相對來說較為剛性,在此情況下,產品售價的變動對于營業利潤的影響較大。
“以極米科技的財務數據為例,原材料成本占營業成本的比例在95%以上,假設公司的產品售價下降1%,那么以2019年的收入和營業利潤為基礎,則2019年的營業收入下降科技股r2100萬元左右,營業利潤受此影響下滑21.5%,如果產品售價下降5%,則營業利潤為負,下滑107.4%左右。”也就是說,營業利潤受產品售價的影響較大,要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就要提高售價。
而極米從2017年至2020年6月獲得了巨額政府補貼,2018年政府補貼甚至超過了當年的凈利潤,換句話說,除去補貼,極米科技在2018年恐怕將產生虧損。
猜你喜歡
極米科技駛向“分岔口”,高端化成“逆勢”而為?
如今智能投影第一股極米科技(688696.SH)走到了分岔路口,口碑向上,股價向下;市場向下,自身向上。極米科技盤中跌逾17%,半天沒了35億,上半年業績全靠提價
“投影第一股”極米科技在披露年中報后股價大跳水,早盤一度大跌17%,最低報307.21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