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買青啤三年賺百億,宋河酒業(yè)卻幾近被資本玩死
猛砸26億“豪飲”金徽酒的同時,“中國巴菲特”郭廣昌正在加快從青島啤酒套現離場。
11月22日晚間,青島啤酒發(fā)布公告稱,股東復星國際有限公司旗下一家實體Peak Re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通過集中競價方式,于11月16日至11月17日轉讓了公司H股股份50.2萬股,導致復星國際有限公司旗下五家實體(合稱“復星集團”)累計主動減持比例達到5%,復星集團合計持股比例下降至12.84%。
(圖源:視覺中國)
實際上,這并非郭廣昌的復星集團第一次減持青島啤酒。據公告顯示,早自2019年5月8日起,復星集團就已經踏上減持之路,當年即減持3140萬股,套現約16.16億港元,并于2020年9月1日至11月17日不到3個月時間里,再度減持青島啤酒3650.2萬股,套現約24.8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1.06億元)。
對于減持目的,復星集團在11月20日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表示,是因正常投退安排,且截至報告書簽署日,無進一步繼續(xù)增加或減少上市公司股份的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受減持消息影響,11月23日早間開盤,青島啤酒A股和H股股價均有所下跌,但很快回升。截至當日收盤,青島啤酒A股股價報收93.1元/股,漲2.14%,總市值為1270.05億元;H股股價報收79.65港元/股,漲2.97%,總市值為1083億港元。
郭廣昌投資青啤三年賺百億,
入局金徽酒半年浮盈65億
“30年前不吃飯也要喝青島啤酒”,“愛酒人士”郭廣昌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如此概括自己與青島啤酒的結緣。
零星的公開信息說,20歲那年,還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就讀的“窮學生”郭廣昌騎著一輛舊單車,只身從上海出發(fā),一路北上調研,并在抵達北京后不久賣掉自行車換得了一些回程的旅資,打算啟程回上海,卻在途經青島時,饞上了青島啤酒。
彼時,青島啤酒還是憑票供應的“大牌奢侈品”,而郭廣昌在買完回上海的船票后就已經囊中羞澀,剩下的旅資只夠支持“吃飯與喝酒二選一”,最后還是在狠心省了兩頓飯錢后,才喝到了青島啤酒。
郭廣昌自此與酒結了緣,種下了一個“飲酒夢”。
不過,在之后的二十多年內,郭廣昌都未能與“酒”產生更轟動的故事。一直到2012年,早已在各大富豪榜上跑了個遍,并多次登上上海首富寶座的郭廣昌,才隨著復星系旗下公司平耀投資表露出參股湖北石花酒業(yè)的意向,拉開了自己酒局故事的帷幕。
在“飲酒”這條路上,顯然并非一帆風順。平耀投資參股湖北石花酒業(yè)的首次試水,最終因諸多原因未能如愿。在之后幾年間,復星先后與牛欄山酒廠母公司順鑫農業(yè)、金種子酒、沱牌舍得等白酒企業(yè)傳出的“緋聞”,最終也都不了了之。
2014年7月,復星國際也曾拿下西班牙著名火腿及酒類制造商Osborne集團20%的股份,后者旗下的雪利酒、紅酒、烈酒等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名列前茅,但到2016年,Osborne集團卻宣布購回股份,二者“和平分手”。
雖屢屢受挫,“愛酒人士”郭廣昌卻依舊對“喝酒”情有獨鐘。2017年12月,復星系重金砸下66.17億港元,從日本朝日集團控股株式會社手中拿下青島啤酒H股17.99%的股權,成功晉升第二大股東,正式涉足國內酒水圈。彼時,郭廣昌還特意發(fā)表了一篇名為《我和青島啤酒的故事》的文章,回顧了與青島啤酒的“動人故事”。
(圖源:視覺中國)
喝過了啤酒,白酒還會遠嗎?
“復星與酒的緣分,始于青島啤酒,但絕不會止于青島啤酒。中國人的餐桌上,一定離不開一壺好酒?!?019年10月,在會見到復星考察的宜賓市市長杜紫平一行人時,郭廣昌曾如是說。
話音落地不久,郭廣昌就開始頻繁現身中國紹興黃酒集團、乾隆江南酒業(yè)(前身為洋河酒廠洋北分廠)等地參觀和考察,并在隨后向有著白酒業(yè)“西北王”的金徽酒發(fā)起猛烈攻勢。
2020年5月28日,金徽酒公告稱,郭廣昌擬通過旗下公司豫園股份入主金徽酒,以18.37億元交易對價換得金徽酒29.99998%的股份,交易完成后,郭廣昌將成為金徽酒新的實控人。9月至10月,郭廣昌又再度出手,宣布將通過海南豫珠,以7.15億元對價向金徽酒8%的股份發(fā)起要約收購,以鞏固對金徽酒的控制權。
據最新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0月20日,上述相關要約收購清算過戶手續(xù)已經辦理完畢,豫園股份及其一致行動人海南豫珠合計持有金徽酒約1.9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8%,為第一大股東。
實際上,不管是青島啤酒,還是金徽酒,都為郭廣昌帶來了不錯的“收益”。
數據顯示,郭廣昌入股青島啤酒時的每股H股成本價約為27.22港元,總成本66.17億港元。2019年5月8日至2020年11月17日,復星集團累計套現約41.03億港元,而截至11月23日收盤,青島啤酒H股股價報收79.65港元/股,以復星集團1.752億股的剩余持股數計算,其持股市值約為139.55億港元。
另據我們統(tǒng)計發(fā)現,2017年度至2019年度,復星集團可在青島啤酒上獲得的分紅所得分別為1.24億港元、1.31億港元、1.25億港元,合計約3.8億港元。
據此估算,已套現金額加上剩余市值和分紅收益,再減去66.17億港元的成本,復星集團在青島啤酒上的浮盈約為118.21億港元(約合100.1億元人民幣)。
金徽酒的股價也從2020年5月復星系宣布入主起,就搭上了上升“快車”,從5月28日的13.64元/股的收盤價一路飆升至了11月17日的最高值56.17元/股,漲幅一度高達311.8%。此后,金徽酒股價有所回落,但仍處于較高水平,截至11月23日收盤,股價報收46.79元/股,僅半年時間,股價漲幅已經高達243.04%。
以11月23日的收盤價計算,郭廣昌的持股市值約為90.19億元,半年時間實現浮盈約64.67億元,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資本爭相喝酒卻多水土不服,
不少酒企被玩成“營養(yǎng)不良”
在熱衷“喝酒”這件事上,遠不止郭廣昌一人。
實際上,近年來,跑步進入酒業(yè)特別是白酒行業(yè)的業(yè)外資本一直絡繹不絕,但能夠成功掌握“喝酒”門道的往往還在少數,更多是一番豪飲后即鎩羽而歸,不少作為標的的酒企則在被榨干養(yǎng)分之后以“營養(yǎng)不良”的狀態(tài)轉投他家。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2年,成立僅5年的輔仁藥業(yè)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其創(chuàng)始人朱文臣當時從醫(yī)藥領域跨界收購了河南當地被譽為“白酒五朵金花”之一的宋河酒業(yè)。
該酒企是河南一家老牌酒企,早在1989年就被評為了“中國名酒”,2002年市場銷售額達1.27億元。在朱文臣接手后,其業(yè)績也曾一度可圈可點,有數據顯示,到2006年,其銷售額就已經增長到了6.8億元,并于2009年前三季度提前完成了20億元的年度目標。
然而,自2010年起,宋河酒業(yè)業(yè)績開始出現大起大落,表現極不穩(wěn)定,曾經籌劃的上市進程也因大股東重組等各種復雜原因而被擱置。2019年,隨著母公司輔仁醫(yī)藥的爆雷和河南前首富朱文臣被限制消費等噩耗的襲來,宋河酒業(yè)更是慘遭拖累,頻繁被爆出股份被凍結、大量財產被抵押、拖欠員工工資和社保等問題。
據媒體報道,2014年起的近5年時間內,宋河酒業(yè)的資產被抵押借款金額就達到了約16億元,其中,2014年至2015年最為頻繁,累計通過原酒、散酒為抵押物先后對外融資借款7次,涉及資金超過8億元。宋河酒業(yè)儼然成了上市公司的一個“融資機器”。另據資料顯示,2019年5月至今,涉及宋河酒業(yè)的限制消費令已經高達79條。
2011年前后,資本“飲酒”再度迎來繁榮時期,維維股份、海航集團、聯想集團、江中集團、星河灣地產集團、中國平安、娃哈哈等來自各個行業(yè)的業(yè)外資本紛紛搶灘涉足白酒行業(yè)。有數據顯示,在2012年白酒行業(yè)進入拐點之前,圍繞整個白酒經銷圈的業(yè)外資本一度高達800億元左右。
但毫無意外,多數業(yè)外資本進入白酒行業(yè)后都出現了“水土不服”。
“豆奶大佬”維維股份算得上跨界玩酒的“老司機”,其早在2006年就以8000萬元收購了江蘇雙溝酒業(yè)38.27%的股權,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2008年又增資至40.59%,到2009年賣出時,僅交易差價上就獲得了約2.53億元的投資收益,投資回報率高達218%。
吃到甜頭后,維維股份又先后于2009年和2012年分別拿下了枝江酒業(yè)和貴州醇的控股權,卻沒能延續(xù)雙溝酒業(yè)時候的“好運”。
數據顯示,在經歷了短暫的“3年蜜月期”后,枝江酒業(yè)的營收自2012年起持續(xù)下滑,從2011年19.99億元的最高峰一路下滑至2019年的4.32億元,凈利潤則自2017年起出現虧損,2017年至2019年分別虧損193萬元、3707萬、8619.57萬元,成了維維股份的業(yè)績“包袱”。
貴州醇的凈利潤更是從2012年收購當年就一直虧損,7年時間累計虧損了3.16億元,使得維維股份不堪重負,最終不得不在2018年將貴州醇以2.75億元轉讓給了控股股東維維集團,維維集團又在2019年7月17日將貴州醇轉賣給了江蘇綜藝集團。
江蘇綜藝集團同樣是枝江酒業(yè)的接盤方。2020年8月,維維股份宣布擬作價4.62億元將枝江酒業(yè)71%的股份轉讓給江蘇綜藝集團,至此,維維股份徹底退出酒業(yè)板塊。
(圖源:視覺中國)
同一時間段,聯想集團也曾接連出手武陵、板城、孔府家、文王四大品牌,累計投入超20億元,期間幾經探索,卻仍舊飲酒不暢,僅2014年這四大品牌就虧損8.53億元。最終,在意識到無法獲得所期望的高回報之后,聯想將這四大品牌連同聯想旗下專門的酒業(yè)控股公司豐聯酒業(yè),于2017年作價14億元賣給了河北衡水老白干。
除此之外,中國平安悄然退場紅樓夢酒業(yè),娃哈哈敗走領醬國酒,海航堅挺7年后撤離貴州懷酒“回歸主業(yè)”……業(yè)外資本們飽嘗了“醉酒”滋味兒。
盡管如此,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業(yè)內外資本再次對酒業(yè)表現出高關注度。2019年11月10日,格力董事長董明珠一行到今世緣酒業(yè)參觀考察;同月18日,萬達集團與五糧液集團在北京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隨后的11月23日,小米雷軍到訪茅臺,就小米有品新零售、用戶培育、“智慧茅臺”建設等方面達成共識。
資本并購方面,就在郭廣昌拿下金徽酒不久后,海銀系一脈的上海五牛投資也與名品世家洽談了股權收購事宜。而在此之前,其已經先后收購了貴州仁懷市義酒坊酒業(yè)有限公司、貴州貴酒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貴州高醬酒業(yè)有限公司等多家酒業(yè)相關公司,并多次高調宣布“欲進入白酒行業(yè)前五的位置”。
此外,黃金概念股園城黃金也曾宣布擬購買貴州茅臺鎮(zhèn)圣窖酒業(yè)100%股權,但公布收購不足兩個月,園城黃金就以圣窖酒業(yè)公司業(yè)績未達標、項目工程質量等問題宣布收購終止。
前車之鑒下,想要在酒業(yè)這塊“蛋糕”上分得一杯羹的資本們能夠走多遠,屢屢被資本玩得“營養(yǎng)不良”的酒企們又是否能在新一輪的資本飲酒中健康成長,顯然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