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們捧張震真是捧對人了,高榕募資超100億元

        投中網曹瑋鈺2020-10-26 11:42 大公司
        既然講“LP們捧張震捧對了”,總得講出個理兒,我們從100億新基金談起。

        高榕新基金募資超100億元,放在這市場環境里,當真提氣得很。

        前年募得四期美元基金,高榕官方稱AUM150億元。此次雙幣基金完成,規模來到280億元,其中五期美元基金11.5億美元,人民幣基金細節未公布,但一算可知,數字堪稱可觀。

        新基金意味著什么?通稿字眼見真章。

        一是募資號召力,這兩年GP募資都愛這么聊。高榕五期11.5億美元募資,一個月close,突出個“快”字。這也能給同行提個醒:頭部GP的美元募資市場很好。

        再一個是規模,280億相對150億,接近翻番,如果畫條曲線,必然會突然陡峭起來。想必接下來高榕的投資節奏會加快,覆蓋階段會向后偏。

        另外,募這么多錢投向哪里?相比四期時的口徑,高榕把“新技術”做了細化,明確列出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芯片三條線,此外還特別強調了醫療科技——最近熱得發燙的賽道。今年的投資主體毫無疑問是硬科技和醫療,爭得激烈,早已進場的高榕這把備足了彈藥。

        第四點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點,是募資方向。美元基金募得快,以機構LP為主。founder's fund策略這次偏向了人民幣基金,目的明確,“多家頂級TMT公司和傳統巨頭企業的創始人或核心高管亦成為重要出資人”,和新基金的投資方向匹配得很準。

        高榕資本設立至今六年,核心競爭力和獨特性究竟是什么?張震可能是唯一一個從洞察起步,投到案子,每個環節做對了選擇,還單個案例拿到超過2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人。既然講“LP們捧張震捧對了”,總得講出個理兒,正文就從高榕參謀部談起罷。

        1

        奇怪的高榕參謀部

        高榕有個研究中心,別名獨特,叫“高榕參謀部”。

        高榕搞參謀部是個奇怪的事情。

        命名倒是不出奇,張震部隊大院出身,這也不是他第一次用部隊建制來描述VC。比如以前,他就有這么句話解釋合伙人關系,“我是團長,精力放在戰略選擇和組織制度上,高翔就是政委,粘合力很強,擅長培養團隊,岳斌是參謀長,非常Sharp,對新趨勢很敏銳”。

        研究本身也不出奇。人家都說做投資要懂產業,投研結合雙輪驅動長期主義,要打造風險投資的長期競爭力當然要依賴于研究能力的構建。

        那么,高榕研究院奇怪在哪兒?

        奇怪的點在于組織結構。高榕把研究單拎出來做研究院,背后有個悖論,研究院這樣居于中后臺的組織結構,對于投資決策有實際支撐嗎?答案是沒有。或者講得思辨一點,叫“很大程度上沒有”。這個問題,很多家老牌機構都驗證過。

        紅杉早年組建過研究院,之后投出過中通、達達、拼多多等知名案例的郭山汕,當年就是以分析師的身份進入紅杉研究院的,最初負責coldcall和行研,方向也轉換過幾次,包括能源、消費、物流以及TMT。幾年后紅杉取消了研究院,理由就在于,后臺研究對投資決策并沒有實質支撐。郭山汕轉入DealTeam,隨后開始出成績。

        高瓴也是如此,這家以研究能力著稱的機構,也做過直接服務投資的后臺研究院,很快發現“不work”,就把研究能力延伸到投資團隊了。

        研究院之于投資決策的證偽,張震不清楚嗎?他應該清楚得很。要知道,70后張震雖然還年輕,但可是“老炮”,2002年就加入了IDG,那里被稱作“中國VC黃埔軍校”。在軍校里,他一呆就是12年,必然見證過研究院的角色變遷。

        另外,張震不同于很多同行的一點,在于他對風險投資這份職業有著長期而持續的研究。入行之初,他就研讀過美國風投行業歷史,在過往訪談里他也談到過對紅杉美國、Benchmark和橋水基金的見解,甚至他在五道口MBA的畢業論文,就是《紅杉美國的傳承制度》。

        這個問題就好玩了。既然深諳VC的組織結構建設,懂得研究和投資的結合點不在中后臺,那高榕為什么還要做研究院?答案只有一個:做人才建設。并且,有兩位年輕人的成長軌跡是現成的例子。

        一位是吳戈,高榕資本的投資副總裁。吳戈正是“從研究中心走出來的年輕投資人”。學生時代,吳戈曾分別在IDG和高榕擔任實習分析師,當時高榕成立剛剛半年左右。2015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后,吳戈加入高榕資本擔任高級分析師。3年后,吳戈入選2018年度“福布斯中國30Under30”的風險投資人榜單。

        與吳戈一同入選的,還有個更為人知的厲害角色,韓銳。去年此人在各類榜單出現時還是董事總經理,今年改合伙人title了。高榕創辦第六年,在三名創始合伙人之外,晉升了第一位合伙人。韓銳畢業于牛津大學,曾就職于中投公司,還差兩個月就滿四年之際,加入高榕資本。不止一位接觸過韓銳的人表示,此人“肉眼可見的厲害”。更具體的事實是,他扎扎實實為高榕投出了蛋殼公寓、完美日記、叮咚買菜、錢大媽、元気森林、愛泊車多個消費領域的明星項目。

        也就是說,創辦六年之后,高榕除了有拼多多這種超級案例拿得出手,還構建了一套人才養成體系,做了體系還不要緊,關鍵還出了成績,有倆人明明白白已經跑了出來。所以這肯定不單純是人才建設的問題,這背后隱藏著張震關于“投資”的終極理解。

        愿意用中后臺“人才養成機構”來打造公司,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張震想要實現的是個職業目標,而非簡單的業務目標,換句話說,在張震的優先級排序中,成為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的、有傳承的投資機構的締造者,大概率還優先于“搶到案子”和“賺更多錢”。

        張震關于事業的心思叫“建功立業”,人們也愛夸他“格局大”,這些雖是大俗話,但很準,他做事的視角自上而下,像長期盤桓高空的鷹。很多人做VC是案子驅動,業務驅動,回報驅動,高榕卻一上來就在組織結構上下功夫,這正是“建功立業”的圖騰。

        這一特質幾乎貫穿了張震的成長歷程。

        他在部隊大院長大,兒時愿望是當將軍,此后的人生軌跡也在循著“影響力最大化”的路徑做選擇。上世紀90年代,“工程治國”的口號響徹全國,他便考入清華大學學習工科;當注意到美國總統多為法律出身,便立即輔修了法學雙學士;之后他又發現,法律在中國似乎更多是輔助性工具,商業才是更能“施展資源、影響力和主動權的中心”,故而跨系申請去經濟管理學院攻讀了管理學碩士。

        研究生畢業,張震本可以一邊攻讀管理學博士,一邊跟著導師做企業咨詢,月薪兩萬,還能拿到股份,但他拒絕了這份豐厚穩定的工作。理由是幫一家上市公司做咨詢報告,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報告被企業方順手丟在一邊,他意識到重要的并非自己的心智,而是導師的資源和關系。

        畢業時,他從收到的10個offer中選擇了當時并不算知名、薪水甚至偏低的風投機構IDG資本。這背后同樣的邏輯。張震曾買書深入研讀了美國的風險投資歷史,得出結論:決定美國近20年高速發展的科技進步背后,是資本的力量,而同樣的歷史一定會在中國重演。

        2

        Founder’s Fund極致案例

        從張震的視角,有必要再次定義拼多多。

        先回看VC2.0,雖說只有張震喊出Founder‘s Fund(創始人基金)概念,但募資瞄準新富人群和企業家的遠不止高榕一家。張震后來談過募資,一期基金2億多美元,3個月close,說服大佬的加入“比想象容易”。

        這好理解,企業家人群需要理財,要配置資產,張震、高翔、岳斌跟大家打過交道、履歷又好,做GP起點也高,要投些錢進來捧捧場理應不難。但反過來說,說服起來容易,也證明當時這些LP并沒有很高的期待,起碼很難說當時的高榕比其他同行更值得期待。

        但如今再來看,LP們當時捧張震,真是捧對人了。

        VC賺大錢的項目不少,但超過20億美金回報的案子就屈指可數了。按數字排列,拼多多是什么?是可以把高榕推進商業歷史的案例。但這還不足以講清楚拼多多對于高榕而言的獨特性。更一步地說,拼多多之于張震,是從一個洞察起步,最終竟然掙了超過20億美元到手里的前所未有的案例。

        起步的洞察就是:新富人群的募資機會。這群人一方面是有錢,一方面是有資源。資源之于VC的用處又分兩層,一個是sourcing,一個是投后服務。可以說,當時選擇這種募資策略的基金,洞察是類似的:從新富人群募資,借助他們找項目,下注,投后,IPO,退出,拿到回報。

        關于拼多多的案例,公開信息是這樣描述的:高榕圍繞線上Costco的模型研究投資機會,幾乎與國內所有相關類型的公司都見了面。LP孫彤宇給到了關于拼多多的項目線索,然后就有了經典15分鐘——張震只和黃崢聊了15分鐘,便決定投資。高榕不僅領投了拼多多的A輪和B輪融資,也在之后持續跟投,總投入不少于1億美元,拿到了足夠多的份額。拼多多上市,人們都知道高榕賺了最多的回報,張震嘴嚴得很,對數字絕口不提。

        投資最難的是什么?是“投對了且投資邏輯也是對的”。這是個多么長的邏輯鏈條?從一個洞察出發,經過了多少重環節,最終才拿到回報,這是一個多么難、多么小概率的事情?所以Founder‘s Fund概念誰都可以講,但從結果看,卻只有高榕投資拼多多一個案例可以給出終極解釋,它以近乎極致的形式證明了投資人的能力和洞察。

        3

        打破企業家代際關系的能力

        張震抱負甚遠,但行事沉得住氣,他和他的LP朋友們也有個類似的說法,叫本分。這決定了高榕做事的延續性很強,很多事不白做,出發了能求得結果:比如找到洞察,就真賺出20多億美金回報;比如做了研究院,就真培養出了人才。

        從募資來看,高榕資本美元基金規模增長穩定,披露過的1-4期基金額度分別是2億美元、3.62億美元、4億美元、5億美元。要注意,拼多多是在2018年上市的,意味著高榕資本已經是一家擁有超級案例的年輕機構,不難想象將會在募資市場上擁有何種號召力,但其之后的四期美元基金募資增幅仍然在1億美元上下,并沒有打破既有的募資曲線。一直到今年適逢市場低谷,想來可能會是個好的vintage year,高榕才終于募資發力,募得100多億元。

        此外,張震關于企業家關系的經營策略也是有延續性的。

        高榕資本首支美元基金的募資方向是機構投資者和新富人群,但要建立長期的募資能力,二期募資方向必然要轉向機構投資者。作為高榕延續企業家募資路線的方法是設立副基金(sidefund),其三、四期美元基金同期都設置了面向高榕團隊和企業家出資人的副基金。

        細節也越來越具體,比如美元三期基金開始,高榕不再向個人LP收取管理費。不收管理費當然不是當雷鋒,顯然是更有針對性地從資源、服務上在這些企業家身上實現具體訴求。

        高榕的企業家募資策略還有兩個不同之處:第一,企業家范圍更廣、人數更多,第二,高榕打破了企業家的代際。

        除了張震的導師孫彤宇和IDG的老領導周全、熊曉鴿,高榕官宣的企業家出資人多達數十位。據其官網描述,騰訊、百度、淘寶、小米、美團、大眾點評、360、分眾傳媒、微博、搜狐、京東、唯品會、土豆、汽車之家、趕集網等企業的創始人均是高榕資本的出資人。這里邊就把前兩個代際的企業家,尤其是最頭部的人群囊括全了。如今拼多多跑出來,敲黃崢門的GP也一定少不了,可想必也沒人能擠到高榕前邊去。

        對于VC投資人而言,人脈的把握或許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而這一競爭力最集中的體現,或者說最能證明投資人對人的深刻理解,就是能否打破代際關系,從而建立起“為我所用”的商業關系和人際關系。從這個層面來看,張震從不是一匹孤傲的獨狼,在“人合”這件事上,他拿捏得爐火純青。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