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在美國“無債一身輕”,戴威開啟人生新階段,還債不如當老賴?
羅永浩已還4億欠債一事在一檔綜藝節目的助推下鬧得沸沸揚揚。
9月23日晚的脫口秀大會決賽上,羅永浩獻出了自己的脫口秀首秀。其自曝始于2018年底的6億欠款,已還了近4億,沒有意外的話,最近一年里應該能還完欠款。
在羅永浩的脫口秀首秀中,他用自己辛酸的經歷博得了眾人一笑,也順便推廣了自己的業務:直播帶貨、綜藝演出、廣告代言、婚喪嫁娶主持、旺鋪開張剪彩等。所有能賺的錢,他現在都想賺。還并自我調侃道,債務還清后要拍一部紀錄片叫《真還傳》。如此認真還債的羅永浩也被網友戲稱為“真男人”。
不過像羅永浩這樣的“真男人”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身陷囹圄”的企業家做出的選擇還是成為一個“老賴”。
從劉立榮一把賭局輸掉金立,欠款2億未償還;到戴威一面欠著上千萬ofo用戶的押金,一面又拖欠供應商巨額款項;還有被羅永浩調侃的“下周回國”卻3年不見人影的賈躍亭等等,逃避債務的企業家可說數不勝數。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例子太多,讓羅永浩這一勤勤懇懇還債的人顯得難能可貴,盡管這只是一個應盡的本分。
靠腦白金翻身,還清2.5億債款
上一個將還債鬧得這么大的還是20多年前的史玉柱。
如果說史玉柱的第一次創業是一個勵志故事的話,那么其跌落谷底后再度創業則是一個傳奇。1988年,史玉柱靠一套文字處理軟件起家,用七年時間將自己的巨人公司旗下業務拓展到電腦、財務軟件、酒店管理系統、生物工程項目等諸多行業。自己也被《福布斯》列為內地富豪榜第8位。一時間,掌聲、鮮花贊美蜂擁而至,成為史玉柱的人生高點。
很快,史玉柱被放大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決意進入房地產行業,并立志要建“中國第一高樓”。1994年,巨人大廈動工,預計建72層,花費12億元。不過這時史玉柱手里只有1億元,除了靠旗下保健品業務輸血,大部分寄希望于賣“樓花”籌資。但最終,這棟樓也拖垮了“巨人”。
據了解,1997年初,公司現金流斷裂。欠款高達2.5億元,并且公司賬目上沒有可用現金。為此,史玉柱還背上了“中國首負”的臭名。那時,所有人都以為史玉柱會跑路。
但是,史玉柱卻開始了自己的還債之旅。1998年,一家名叫珠海康奇的公司出現在江蘇江陰市,注冊資金為史玉柱借來的50萬元。據史玉柱回憶,當時,他打算以這家公司的名義用10年時間還清“欠老百姓的錢”。
或許是命運眷顧,史玉柱打造的一款至今仍為傳奇的保健品加速了這個時間的到來,那就是腦白金。1999年,保健品腦白金一炮而紅,電視里充斥著“送禮只送腦白金”的廣告,據史玉柱回憶,僅2000年一年,腦白金的銷售額就達到13億元,并在全國擁有200多個銷售點,這讓史玉柱不僅可以還清債務還能東山再起。
2001年,史玉柱在上海報紙刊登廣告,宣布向當年巨人大廈的債主們還款。盡管這場還錢風波被他炒得人盡皆知,而且也沒能掩蓋住外界對腦白金過度營銷的質疑,但對曾經的債權人來講,史玉柱這種做法還算仁至義盡。
樂視危機一年不到被拋棄,還甩掉“一身債務”
只可惜認真還債的寥寥無幾,成為“老賴”的倒是不少。近兩年最受人關注的就是樂視網的賈躍亭。
樂視網最巔峰時市值曾高達1700億,但旗下很多業務都處于虧損狀態。2016年底,樂視資金鏈斷裂,樂視也迅速崩塌。而作為創始人的賈躍亭不到一年便將其拋棄。
不僅如此,據媒體報道,在危機到來之前,賈躍亭就已通過減持和轉讓股權,從樂視套現超百億元。其中減持所得的57億元,賈躍亭宣布將全部借給公司作為營運資金使用,五年免利息。不過在樂視網資金困難的2016年,賈躍亭卻選擇抽離資金。2017半年報顯示,賈躍亭對樂視網的承諾借款已經全部收回。
與此同時,2017年7月,賈躍亭放棄拯救搖搖欲墜的樂視網前往美國,至今未歸。
直至今年7月初,賈躍亭在個人微博發布公開信,宣布其在美國申請的個人破產重組程序最終完成,這也意味著賈躍亭在美國的債務自動解除,可以保住在美國的大部分資產。只要不回國就是“無債一身輕”了。
甚至這一方案實施后,債權人在四年內也不能在其他國家向他追債,而且美國法院也會幫助賈躍亭向中國法院請求,將他移除“雙限”和“失信被執行人”。對此,有樂視投資人憤怒道,賈躍亭“金蟬已脫殼”。
欠數億押金未退,公司已無蹤影
受關注的老賴除賈躍亭之外還有戴威,畢竟ofo的數億元押金還未曾退還。
其實在ofo危機顯現之初,戴威曾表示會為欠的每一分錢負責。不過這句話也隨著ofo越來越大的危機而隨風消散。
2018年下半年ofo爆發資金危機,無法正常給用戶退押。2018年12月17日,ofo上線退押金系統,24小時申請退押用戶突破千萬,以最低99元押金計算,待退押金規模在10億元以上。
不過和賈躍亭不同的是,戴威一開始想過要挽回。2018年12月19日,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在一封內部全員信中承認,公司背負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1塊錢要掰成3塊錢花”。他無數次地感到力不從心,想把運營資金全砍掉,甚至解散公司、申請破產。但他最終還是選擇扛起壓力,“跪著活下去”。
據了解,為了節流,ofo先后進行了裁員、搬家等一系列動作,還嘗試了各種變現方式,包括做車身廣告、利用流量來做內容,接廣告。不過這些方法最終均被證明無法讓ofo從資金告急的困境中脫離出來。
于是戴威放棄了。2020年1月,ofo創始人戴威退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和經理,獨留一具ofo的空殼。而如今無論是公司所在地,還是客服電話,都已無法聯系到ofo的工作人員。現在的ofo小黃車APP更像一個來路可疑的導流、返利的網購網站,開屏字幕是“全網返利,購物省錢”,圖標變成“ofo返利”,“共享單車”四個字已經被擠到屏幕最下方。
早在2018年12月,戴威因未履行給付義務,被北京市海淀區法院采取限制消費措施。截至目前,戴威已第35次被法院限制消費,不得乘坐飛機高鐵。
盡管如此,在7月31日,已久不露面戴威發朋友圈稱自己成為了一位父親,宣布人生步入新階段,已然完全將ofo拋之腦后。
賭博使公司資金鏈斷裂,人已不見蹤影
若說賈躍亭和戴威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出現危機而跑路的話,促使金立的董事長劉立榮成為老賴的契機或許是因為賭博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事件。
成立于2002年的金立曾經在國內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由劉德華念出的的“金品質,立天下”廣告語曾讓金立風光無兩。就在2016年,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金立全年出貨量還有4000萬部,居國產手機第三。
直到2017年底,金立驟然崩塌。當時有傳聞說,劉立榮在澳門賭博,一下子輸了好幾個億。此后地點從澳門變到香港,再變成塞班的公海,金額也從幾億到10幾億甚至百億。直到2018年11月,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大堂里,劉立榮對媒體承認賭博輸掉了十幾億元,其中不乏“借用”公司的錢。
不論是多少,被挪用資金后的金立資金鏈斷裂已成必然。隨后,劉立榮“跑路”的傳聞也甚囂塵上,媒體甚至給他起了個“翻版賈躍亭”的稱號。
對此,2018年1月,劉立榮在接受《證劵時報》采訪時說,“我不會跑路,債務會一步步償還,金立對解決這次危機是有信心的,希望能有一個寬松的環境來解決問題,甚至在必要時可放棄金立的控制權”。但春節后人們發現,劉立榮就去了香港滯留數月。在香格里拉最后一次亮相后,至今杳無音訊。
值得一提的是,劉立榮因欠款2億未償還,已于2018年10月28日進入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成了“老賴”。
據了解,2018年1月,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所持41.4%股權及夫妻二人財產被法院凍結;3月底,金立工業園宣布裁員萬人;9月下旬,近50家中小供應商聚集金立總部維權,討要欠款;2018年底,深圳中院受理了金立的破產清算申請。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3月21日,已通知558家債權人申報債權,共372家進行申報,經審查,認定金立債權總額173.59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