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生500萬股“烏龍指”收益歸TCL,真的是高風亮節(jié)嗎?
今天上午,TCL創(chuàng)始人和董事長李東生稱,因交易員誤操作賣出500萬股公司股,已決定在市場買回500萬股,還原交易前現(xiàn)狀,并承擔相應責任。
(來源:李東生微博)
同時,TCL科技(000100.SZ)公告收到了公司大股東李東生《關于誤操作TCL科技股票的致歉聲明》。
李東生鄭重聲明:“本人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創(chuàng)始人及董事長,多次增持公司股份,對公司業(yè)務發(fā)展充滿信心,持續(xù)看好公司長期價值。本人將本次誤操作所產生收益歸公司所有,所產生的交易稅費由本人承擔,并接受因誤操作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同時,為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fā)生,本人已收回賬戶管理權,由本人自主管理。本人承諾將引以為戒,加強對《證券法》、《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文件的學習,嚴格規(guī)范股票買賣行為,加強對證券賬戶的管理,堅決杜絕此類事項再次發(fā)生。對本次誤操作給公司和市場帶來的不良影響,本人向公司和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歉意!”
收益上交公司
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瞬息萬變的二級市場也沒有辦法真正意義上“恢復原貌”。
根據公告,李東生賣出均價7.18元/股,買入均價7.15元/股,賣出買入金額相差約14.5萬元。
(來源:公司公告)
李東生在聲明中說:“本次誤操作所產生收益歸公司所有,所產生的交易稅費由本人承擔。”聲明聽著“高風亮節(jié)”,事實上,依據《證券法》第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份的股東、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后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按照“最高賣價減去最低買價”的從嚴計算方法,即該次買入股票500萬股最低價7.14元/股小于本次賣出股票最高價7.20元/股,計算所得收益為500萬股×(7.20元/股-7.14元/股),即30萬元。上述所得收益30萬元作為本次短線交易的獲利金額,將全數上交公司所有。由于股票交易產生的全部費用由李東生個人承擔。
公告稱,上述交易行為客觀上違反了《證券法》、《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規(guī)則》等法規(guī)關于短線交易的規(guī)定。經公司核查,該筆短線交易行為不存在因獲悉內幕信息而交易公司股票的情況,亦不存在利用短線交易謀求利益的目的。
截至公告出具日,李東生先生持股數量未發(fā)生變化。李東生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1.5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56%,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為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fā)生,李東生已收回賬戶管理權并由其本人自主管理。
9月2日收盤,TCL科技報7.56元/股,上漲5.59%。李東生這一波不大不小的烏龍操作,一定程度上也為公司做了宣傳。
并購擴張忙,增收難增利
事實上,近來李東生不僅并未套現(xiàn)離場,反而對自己公司大筆增持以示信心。2019年李東生就多次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斥資5.14億元合計增持公司股票1.68億股。
就在前不久,TCL科技發(fā)布2020半年報,期內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93.3億元,重組同口徑同比增長1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42.3%;剔除資產重組收益的影響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口徑同比增長7.6%;扣非歸母凈利潤1.8億元,同比下降27.39%。
由于半導體顯示產業(yè)處于周期底部,產品價格低于去年同期,公司旗下TCL華星報告期內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95.1億元,同比增長19.9%,虧損1.33億元,歸母凈利潤0.24億元;其中二季度凈利環(huán)比一季度增加2.15億元。
今年以來,TCL科技并購重組頻繁。
3月31日,TCL科技向TCL華星增資50億元人民幣,持股比例由原來的88.8%變?yōu)?0.72%。一個月后,TCL科技公告稱擬向武漢產投購買其持有的武漢華星39.95%股權,作價42.17億元。
到了6月,TCL科技公開摘牌收購中環(huán)集團100%股權,股權轉讓底價為109.7億元,以現(xiàn)金支付的方式進行交易;斥資3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對日本JOLED進行投資,雙方將在噴墨印刷OLED領域開展深度技術合作。
8月,公司又以10.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76.22億元)獲得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SL”)60%的股權及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SM”) 100%的股權。
目前預掛牌公開轉讓南京中電熊貓8.5代液晶面板線和成都中電熊貓8.6代液晶面板線,TCL科技亦是主要的競購者之一。
全球經濟下行的當前環(huán)境下,TCL半年出手超200億元投資并購,讓市場側目。
公司COO兼CFO杜娟日前回應今年以來頻繁的對外投資并購事項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TCL科技的資產負債率為64.9%,這個負債程度對于公司來說是舒適區(qū)。
“首先,公司目前持有的隨時可使用現(xiàn)金是308億,遠遠覆蓋短期債務,公司一直強調任何時候銀行要收縮額度時都有足夠的資金償還。第二,公司上半年現(xiàn)金流經營活動73億,說明了公司的造血能力。第三,公司適當增加負債的情況下依然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65%,這是我們的舒適區(qū)。”杜娟稱目前雖然公司負債不低,達到了845億元,但中長期債務占比達到77%,財務結構相對穩(wěn)健。
TCL大舉并購的背景,是全球面板產業(yè)格局的改變,“中日韓三國殺”隨著中國公司的彎道超車發(fā)生變化。2016年前后,日本率先退出大尺寸液晶面板領域,2020年三星、LG也明確了關閉大尺寸LCD面板產線的日程。TCL、京東方等中國公司在面板領域有了更多話語權。
猜你喜歡
蘇州銀行:金融科技點亮新質生產力,創(chuàng)新引擎驅動服務升級
蘇州銀行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一體化經營戰(zhàn)略,致力于通過金融科技的力量,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