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榨菜命,卻能逆襲茅臺!一包涪陵榨菜何以撐起350億市值?
曾幾何時,涪陵榨菜是泡面搭檔、下飯必備,也因此被網友調侃為“窮酸生活的好伴侶”。
然而,三年四次提價,涪陵榨菜的終端零售價已從最初的1元一袋漲到了如今的2.5元一袋。股價更是10年翻10倍,成為妥妥的大牛股。涪陵榨菜也因此變身“榨菜小茅臺”。
2020年8月20日晚,“國民品牌”涪陵榨菜(002507.SZ)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其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涪陵榨菜實現營收11.98億元,同比增長10.28%;凈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28.44%,營收利潤雙增長。
受此消息影響,21日涪陵榨菜開盤漲停,報收45.56元/股,市值359.6億元。
“榨菜王”10年翻10倍
數據顯示,上市10年來,涪陵榨菜凈利潤連續增長,在2016到2018年,更是連續3年凈利潤保持五成以上的高增長。
股價受業績的影響,10年翻漲10倍,從上市之初的4元/股左右漲到如今的45元/股,成為妥妥的大牛股。如果股價從2012年開始算的話,其8年內的漲幅更是超茅臺。涪陵榨菜也因此被稱為“榨菜小茅臺”,有網友調侃:“老板們,以后請客別帶茅臺了,帶榨菜吧。”
圖片來源:涪陵榨菜半年報
涪陵榨菜也成為繼“一瓶醬油”貴過“一桶石油”之后,又一個引起市場關注的消費龍頭股。
數據顯示,上市以來,涪陵榨菜的營收翻了兩番,歸母凈利潤也增長了近10倍,在業績拐點的2018年,其歸母凈利率一度高達60%以上。這種賺錢能力,直追貴州茅臺。
事實上,今年3月,涪陵榨菜披露2019年年報時,因為凈利率的增速下滑,還引發市場的擔憂,投資者認為其在接連增長之后迎來“天花板”。這次中報的亮眼表現,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投資者的顧慮。
中報業績的增長,國盛證券認為是疫情刺激終端銷售,渠道下沉效果顯著。此外,涪陵榨菜的成本略增,所以毛利率下滑,費用縮減為其創造了盈利空間。
除了亮眼的業績之外,涪陵榨菜的另一個利好消息是其披露的33億定增計劃。
8月20日晚間,涪陵榨菜在公告中表示,計劃向包括涪陵國投及董事長周斌全在內的不超過三十五名特定對象進行非公開增發,募資不超過33億元,投入“烏江涪陵榨菜綠色智能化生產基地(一期)”,以及“烏江涪陵榨菜智能信息系統項目”這兩個項目中。
圖片來源:涪陵榨菜公告
涪陵榨菜在公告中解釋,隨著消費升級和外賣餐飲市場的發展,榨菜行業進入新的發展期。
此次融資,涪陵榨菜旨在建造高標準綠色智能化生產基地,提高原料收儲及加工能力,提高公司規模化、標準化和智能化生產能力,增強物流柔性配送能力,提升環保處理水準,以滿足日益多元的市場需求,以及綠色環保和食品安全監管要求,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涪陵榨菜推算,該項目達成后將實現每年24.6億元的營業收入。2019年,涪陵榨菜的營收為19.9億元,凈利潤6.05億元。
根據公告,33億的定增項目中,涪陵榨菜的董事長周斌全認購其中8000萬的份額。周斌全自掏腰包認購自家公司定增份額,市場認為是其看好公司的長期發展,也刺激了涪陵榨菜股價的上漲。
此前涪陵榨菜業績的增長,離不開其多次漲價。
2016年,涪陵榨菜上調了11個產品的到岸價格,提升幅度為8%-12%不等;2017年,涪陵榨菜上調了9個產品的到岸價格,提價幅度為15%-17%不等;2017年四季度,涪陵榨菜變相提價10%-16.7%;2018年,涪陵榨菜又公告宣布下屬子公司部分產品提價,提價幅度約10%。
一包80g的烏江榨菜從過去的1元,漲到如今的2.5元。
價格的提升最直接的變化,就是毛利率的上漲。財報顯示,2016年,涪陵榨菜毛利率是45.39% 。到了2019年,毛利率已經達到58.61% 。營收也相應增加,2016年到2019年營收分別是11.2億、15.2億、19.1億和19.9億元。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涪陵榨菜凈利潤)
然而,依靠提價來提升業績似乎并不是長遠之計。2018年,涪陵榨菜的業績增長開始放緩。如今,33億定增融資,也是其業務拓展的一種嘗試,如果項目定增有效果,或助力涪陵榨菜的業績找到新的增長點。
“拆遷大戶”的逆襲之路
事實上,如今成為大牛股的涪陵榨菜,已經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
1898年,與北京相隔千里的涪陵有一個叫鄧炳成的人發明了一種腌制咸菜的方法,由于工序中多了一道“榨”除鹽水的方法,故將其取名為“榨菜”。
一個叫邱壽安的富商拜鄧炳成為師后,開始將榨菜進行商業化經營。一開始涪陵榨菜的配方和可口可樂配方一樣都是全方位保密,但僅僅10多年后該配方便被泄露,于是在涪陵地區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榨菜行業。
一百年后,繼邱壽安之后涪陵地區又出了一名經商的天才。“百年烏江榨菜,歷經三腌三榨……有烏江榨菜吃飯就是香,烏江榨菜”張鐵林的廣告詞從2005年開始在央視反復播放。
他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卻都是他的傳說。他就是改變涪陵榨菜命運的周斌全。
周斌全 圖片來源:涪陵榨菜官網
1999年底,涪陵榨菜負債達1.75億元,已經資不抵債。公司總經理趙平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時公司有20多家工廠,但全是落后的手工式作坊,生產技術嚴重滯后。工廠要養活4000多名工人,而年產量卻不到兩萬噸,一年的銷售額不足1億元。”
徘徊在破產邊緣的涪陵榨菜,在2000年迎來轉機。先是新掌門周斌全上任。好事成雙,就在同一年,涪陵榨菜又因為“拆遷”,得到一筆拆遷金。
因為涪陵榨菜廠房多位于長江邊,在三峽蓄水后,如果不搬遷,工廠將被完全淹沒。涪陵榨菜因此獲得1.4億元的移民遷建資金。這筆錢,成了涪陵榨菜的救命錢,周斌全用它進行工業化改革,最終有了如今的百億逆襲。
2002年,涪陵榨菜投入340多萬美元,從德國訂制了一條全自動化生產線,包括淘洗機、切分機等現代化設備。通過這些現代化的生產線,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也是在這一年,涪陵榨菜轉虧為盈。此后經過幾年深耕發展,涪陵榨菜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如果說周斌全是涪陵榨菜逆襲的領路人,那么那筆拆遷款可以說是“天降的幸運”。
多元化探索找“戲路”
如今,涪陵榨菜家喻戶曉,并且已經遠銷海外,成了日本、美國等餐桌上的佐餐開胃菜。一袋小小的榨菜,卻吃下了巨大的市場,市值達到350多億。
根據智研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研報,涪陵榨菜占據榨菜行業公司市場份額近30%,是榨菜界當之無愧的“榨菜王”。
然而,一直過度依賴單一產品榨菜,也為它帶來風險。涪陵榨菜也幾度嘗試,多次通過并購不同類型的企業,擺脫消費者給它設定的“戲路”。
2015年,韓劇《請回答1988》大火,韓劇里的主角們頓頓不離泡菜,讓韓國泡菜的名聲在中國響了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這部劇的啟發,涪陵榨菜也迷上了泡菜。2015年,涪陵榨菜以1.3億元成功收購四川惠通食業有限公司,開始搶占泡菜市場。
烏江泡菜 來源:烏江淘寶旗艦店宣傳圖片
按照周斌全的解釋,榨菜只是佐料,而泡菜是真正的下飯菜,是可以當成一道菜來吃的。但是現在國內泡菜沒有市場,遠沒有韓國泡菜的影響力。周斌全認為這是因為泡菜需要冷鏈運輸,而國內的冷鏈物流不發達,所以“涪陵榨菜要做可以常溫保存的泡菜”。
然而,韓劇式祝福“一定要幸福喲”沒有祝福到涪陵榨菜。從2015年至今,涪陵泡菜并沒有打開市場。2020年上半年,泡菜僅占總營收的6.86% ,對業績貢獻不大。
涪陵榨菜又開始向調味品方向進軍,然而這條路也滿是荊棘。2016年和2017年,涪陵榨菜先后計劃收購兩家調味品公司,結果均告失敗。
目前在主業紅利減少的情況下,涪陵榨菜不得不繼續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多元化探索成效并不明顯,如今33億定增建廠,加碼產能及信息化建設。民生證券在研報中認為,此舉有利于全面提升生產標準化及智能化水平,同時較好提升營銷能力。
以醬油聞名的海天味業,近日市值突破5000億,超越石油巨頭中國石化,創造了“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的記錄。涪陵榨菜作為消費領域的又一大牛股,“榨菜小茅臺”能否在未來創造“一袋榨菜”貴過“一瓶酒”的記錄?
猜你喜歡
涪陵榨菜的“天花板”
用技術和創新引領企業“向上”,打開中國醬腌菜市場的無限可能;用供應鏈和渠道優勢繼續“向下”,為群眾提供剛需產品,這樣的涪陵榨菜更值得期待。榨菜里吃出腳指甲?涪陵榨菜回應……
7月29日,據上證報報道,日前有消費者爆料稱,涪陵榨菜所產的烏江榨菜里吃出腳指甲。涪陵榨菜相關負責人表示,今日下午公司已安排人員與當事消費者進行聯系,公司已介入調查。“榨茅涪陵”還會有新故事嗎?“泡面伴侶”貴過泡面
作為榨菜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十年增長了1288%倍,涪陵榨菜的護城河固然很深。但面對行業天花板,自身新業務乏力,涪陵榨菜又是否能講出新的故事?售價888的榨菜禮盒,被二手商販售出“天價”
近日,有網友爆料,在某電商平臺,一款烏江涪陵榨菜五年沉香禮盒裝(900g)售價高達152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