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康希諾生物研發過程揭秘,推進臨床Ⅲ期,建廠房提產能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據臨床實驗表明,該疫苗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保護效果。
自疫情肆虐以來,全球約有1600多萬確診病例,逾60萬人喪生于新冠疫情之中。多國醫療團隊都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上爭分奪秒。
據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處于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約有165種,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有26種,進入Ⅲ期臨床的僅有7款疫苗。其中有4款來自于中國,疫苗推出團隊分別為康希諾生物、科興生物、中生集團的北京所和武漢所,另外三款疫苗分別來自于美國、英國,以及由德國生物公司BioNTech和美國輝瑞制藥合作研發。
8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透露其女兒接種了命名為“衛星V”的疫苗。值得注意的是,此款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僅納入了76名受試者,且尚未公開發表任何臨床試驗數據。此次獲批也是跳過Ⅲ期臨床試驗直接獲批。雖然獲得其國內衛生部許可并注冊,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引起學界廣泛質疑。
康希諾生物與陳薇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I期與II期臨床試驗均已在國內完成,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得到驗證。基于臨床一期和二期的結果,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頒發了軍隊特需藥品批件,目前,Ⅲ期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有序推進中。
此次新冠疫苗專利獲批,康希諾生物成為中國,甚至全球疫苗研發領跑者。目前疫苗免疫程序是怎樣的?接下來康希諾生物的研發計劃又有哪些?
“目前免疫程序是肌肉注射,希望一針可以管用,當然我們也會探討未來進入兩針免疫的可能性。目前疫苗的保存條件是2-8度,有效期初步確定為24個月。” 康希諾生物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宇學峰博士在近期公開表示,“要做的工作還是很多的,我們在緊鑼密鼓的聯系多個國家,準備在疫情高發區做臨床Ⅲ期試驗。另外,我們也要盡快的把產能做上去,疫苗效果再好,如果沒有產能,解決不了問題。”
據透露,康希諾生物正在加緊廠房建設,預估廠房建成以后,年產能可達到兩億劑的規模。同時,康希諾生物也在緊鑼密鼓的做產業化建設,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同時對疫苗的效能做基礎性研究和長期跟蹤。“我們有一批臨床一期、二期的受試者,我們會再進一步研究,比如疫苗的保護周期、抗原抗體的變化情況、細胞免疫變化的情況等。”此外,該疫苗制備快速簡便,可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生產用于應對突發疫情。
新冠疫苗研發過程披露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有五條路線,分別是病毒載體、滅活疫苗、重組亞單位的蛋白疫苗、減毒活疫苗、核酸類疫苗。康希諾生物采用的是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
運用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并非是康希諾生物的首次嘗試。早在2012年左右,康希諾生物對肺結核疫苗進行早期研究時,便引入了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2014年,康希諾生物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進行首次合作研發的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也應用了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康希諾生物受托開展天津市“新型冠狀肺炎”疫苗研發專項。公司在第一時間召集員工組成項目攻關團隊。其中,部分員工曾參與埃博拉疫苗的研發,具有豐富的經驗,“在新冠大流行的情況下,非常需要開發一種起效快、有很好的保護性,也就是說需要對平衡體液和細胞免疫兩種機制都能夠起作用的一種疫苗。”康希諾生物團隊很快判斷,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非常適合用于新冠疫苗的研發。
由于康希諾生物在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已有了多年的經驗積累。在產品的工藝流程、質量管理、規則、生產制備等各方面都相對成熟。基于此,新冠疫苗研發進展迅速。
1月下旬康希諾生物開始研發準備工作。3月16日,在正處于疫情爆發區的武漢啟動臨床一期實驗。4月12日,在武漢開啟臨床二期實驗。臨床實驗表明,疫苗在所有受試者中都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Ad5-nCoV)低劑量使用安全,一針就可以引起顯著的免疫原效果,這個數據支持我們進入三期有效性的研究。”
做臨床三期的有效性研究需要深入疫區。康希諾生物在5月份便和加拿大國家研究院簽署了合作協議,計劃在加拿大開展臨床一、二期的混合實驗。“混合實驗不是國內臨床的簡單重復,主要是探索兩針免疫,以及在高齡人群當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希望研究結果可以直接滾動進入到臨床三期。”
6月25日,基于國內一、二期臨床的安全和免疫原性數據,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Ad5-nCoV)獲得了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頒發的軍隊特需藥品批件。
8月9日,中東國家沙特宣布將與康希諾生物合作,啟動新冠疫苗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同時,康希諾生物和多個國家積極的開展臨床三期的合作談判。
“未來我們可以在其他幾個國家開展臨床三期,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會和WHO保持密切聯系,嚴格遵守WHO在臨床三期的技術指導。希望我們多中心的國際臨床試驗,是一個符合國際規則的、能夠在全球多個國家實現的試驗。如果疫苗有效性得到證明,就可實現疫苗注冊,早日為解決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做貢獻。”宇學峰稱。
“港股+科創板”疫苗第一股,為健康、希望與承諾而戰“疫”
2009年,康希諾生物成立,名字寓意為健康、希望與承諾。“幾杯啤酒下肚,我們這群在國外疫苗企業從事多年研發和管理的中國人,陸續成了跨國制藥企業的高管,令人尊敬的科學家,做了這個大膽的決定。”在招股書中,康希諾生物的高管如此描述康希諾生物的創立。
核心團隊由宇學峰和他的老朋友毛慧華、朱濤、邱東旭等人組成。他們或為賽諾菲巴斯德的前科學家,或在阿斯利康做了十年的高級副總裁,或為前ChinaBio LLC的總經理,以及中國第一批的生物醫藥博士。創始團隊成員皆有多年醫療背景,且覆蓋研發、生產、管理等多個領域。
在看到全球最大的疫苗市場中國缺乏研發能力,疫苗多靠進口來實現的現狀后,康希諾生物創始團隊決定將疫苗的研發、生產、檢測、運營等關鍵環節串聯起來。在成立之初,公司便明確以中國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仿創產品的研發為主,研究重點放在生產工藝和質量把控上。
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爆發。根據國家戰略的特殊需要,康希諾生物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發,雙方一個具備疫苗前期技術,一個是當時國內唯一擁有腺病毒載體的平臺。2017年10月,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Ad5-EBOV)在國內獲準上市,注冊分類為1類預防用生物制品。目前,該疫苗已申請作為應急使用及國家儲備,是我國第一款獲批的埃博拉病疫苗。
2018年,港交所“允許尚未盈利、無收入的生物科技發行人以及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產業發行人,在做出額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后在主板上市”。借助港交所“新政”,2019年3月,康希諾生物成為港股“疫苗第一股”。
2020年4月21日,康希諾生物向上交所提交了更新版招股說明書。8月13日,康希諾生物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首個“A+H”疫苗股。據悉,募集資金將用于生產基地二期建設、在研疫苗研發、疫苗追溯、冷鏈物流體系及信息系統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未來3年內,康希諾生物預計將投入9~12億元進行研發。
“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科創板及香港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對于前期投入規模大、周期長,需要持續獲得資金推進研發的生物醫藥企業,都是極為重要的政策支持,對于企業品牌價值的提升,及立足中國進行全球化戰略布局具有積極意義。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以研發、生產和商業化高質量、創新及可負擔的疫苗為己任,為中國乃至全球公共衛生水平的提升做出貢獻。” 宇學峰表示。
目前,康希諾生物建立了針對13個疾病領域的16種創新疫苗產品的研發管線,涵蓋了對新型冠狀肺炎、埃博拉病、結核病、腦膜炎、百白破、帶狀皰疹等一系列疾病的預防。公司管線中有9個進入臨床階段,包括埃博拉疫苗已經上市;二價和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完成三期實驗于 2020 年上市;嬰幼兒用百白破組分苗,和百白破加強組分苗,肺結核加強苗進入臨床,13 價肺炎結合疫苗,PBPV 非血清依賴性肺炎結合疫苗,青少年和成人用百白破加強苗均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還有6個品種處于臨床前階段。
達晨財智、中鑫創新等多家投資機構布局
在登陸科創板之前,康希諾生物陸續完成了7輪融資,引入了中鑫創新、達晨財智、啟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歌斐資產等一眾機構投資人,資本的助力推動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快速發展。
2017年4月,達晨財智投資了康希諾生物的C輪。 “疫苗領域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達晨財智醫療健康行業合伙人李江峰在多年的投資生涯中很早就開始關注疫苗領域的發展,希望能夠挖掘到國內優質疫苗企業標的,“康希諾生物的創始人宇學峰,是我的學長,我們都畢業于南開大學生科院。我們的校友企業里有如此優秀的企業,達晨當然不能錯過。”
醫療健康板塊是達晨近年來重點布局領域,而康希諾生物成為達晨切入疫苗領域一個繞不開的戰略制高點。在李江峰看來,康希諾生物團隊堪稱“創業天團”,“創始團隊背景優秀,同時在研發、管理、質量、注冊等幾方面互補,且互相配合良好。而且他們都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能力。這個團隊配置不僅在國內疫苗領域,在整個生物醫藥市場里都很稀缺難得。”
李江峰告訴融中財經,創始團隊是達晨決定對其投資的最關鍵因素。其次,“從康希諾生物儲備的產品線,以及團隊經驗和能力來看,能夠支撐他們很好地進行臨床轉化,為國內相對落后的疫苗開發及接種現狀做出很大的貢獻。”
在對康希諾生物進行投資后,達晨運用自身生態體系,為康希諾做了一系列資源整合工作,并以在境內資本市場的豐富經驗和背書能力,彌補了之前康希諾以外資投資人為主的資本短板。
2011年,中鑫創新投資團隊在天使輪投資了康希諾生物。2017年,中鑫創新對康希諾生物追加了投資。
談及投資康希諾生物的初衷,中鑫創新對融中財經表示,“疫苗行業研發周期長,技術壁壘高;疫苗生產對設備要求高,加上出于規模化降低成本的考慮,大規模的生產設備造成高資金壁壘。目前全球絕大多數的疫苗市場被賽諾菲巴斯德、葛蘭素史克、默克及輝瑞四家跨國制藥企業所占據。而國內疫苗行業生產廠家多,行業集聚度較低,技術創新比較落后,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這也意味著國內疫苗領域存在著巨大的結構性的替代機會。”
中鑫創新在2010年左右便意識到疫苗賽道的廣闊前景。2017年左右,行業和公司自身的發展更加堅定了中鑫創新的判斷。同達晨財智一樣,中鑫創新被康希諾生物團隊及技術所吸引,“康希諾生物創業和管理團隊全部來自全球知名疫苗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疫苗研發、生產和管理經驗,充分掌握國內外疫苗研發和市場的最新發展情況。核心團隊人員覆蓋了多個關鍵職能部門,形成了很強的互補性和聚合力。在技術上,康希諾生物在當時已經初步具備了先進的技術平臺優勢,公司擁有細菌蛋白表達系統、新型載體技術平臺等多個先進的技術平臺,為豐富的產品管線儲備和布局奠定了良好基礎。”
此次,面對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康希諾生物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在新冠疫苗的研發方面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展現出強勁的實力。“我們期待著康希諾生物以登陸科創板為新契機,以技術優勢為基礎,不斷奮進,成長為創新疫苗領域的‘領軍者’,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公共衛生事業做出貢獻。”在中鑫創新看來,康希諾生物團隊與國際衛生組織和國際同行的交流越來越多,具備了更好的國際化視野。在產品研發、生產能力上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投資機構和康希諾生物之間的牽手,堪稱雙贏。達晨財智、中鑫創新等機構為康希諾生物帶來的不僅是資本助力,還有品牌背書、生態化賦能,而康希諾生物登陸資本市場后,也為投資機構帶來了可觀的回報。在港交所,今年以來康希諾生物股價累計上漲逾230%。在科創板, 康希諾生物發行價為209.71元/股,截至發稿,股價已漲至367.88元/股。
未來新冠疫苗如何定價?
國內疫苗市場增速可觀。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為438億美元,預估2030年該數據將增至1000億美元。國內疫苗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7年的253億元增至2030年的1009億元。從人均疫苗接種價格的角度看,目前中國人均接種價格僅為美國的6%。
對于新冠疫苗的市場需求量和定價,國信證券研報稱,全球總需求量在100億劑左右,預估新冠疫苗在全球的市場價格和在中國的市場價格分別為3~40美元/劑以及20~200元人民幣/劑。安信證券也對新冠疫苗的收儲價與市場空間進行了預測,稱未來新冠疫苗將在大概率上采取集中收儲為主、二類苗銷售為輔的模式。如果未來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率為60%-80%,接種程序為2針/人份,收儲均價為20-30元/支,對應國內市場空間為336億-672億元。
在近日舉辦的“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學術交流會議”上,鐘南山院士表示,俄羅斯的新冠致死率很低,其抗疫技術和戰略值得學習,中國也有獨特的抗疫方法。中俄有計劃共同開展疫苗臨床試驗。
將繼續關注新冠疫苗的相關進展。
猜你喜歡
康希諾開盤逼近漲停!重組新冠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
5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發布信息,正式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列入其緊急使用清單。康希諾:一季度營收5億元,凈利卻環比下降79%,4月市值蒸發超200億
4月28日晚間,康希諾披露了一季度報告,其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99億元,同比增長6.98%;凈利潤1.21億元,2021年為虧損1411萬元,環比下降了79%。康希諾生物漲近7%:新冠mRNA疫苗獲藥物臨床試驗批件,2021年營收大增171倍
康希諾生物漲近7%,新冠mRNA疫苗獲藥物臨床試驗批件,2021年營收大增17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