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半個世紀“披薩”破產了
“披薩之王”必勝客的英國業務正陷入嚴重的經營危機。
近日,多家英媒報道,必勝客英國的特許經營商DC London Pie正式進入破產管理程序,68家堂食餐廳和11個外賣點永久關閉,導致1210個工作崗位隨之消失。
必勝客的英國故事始于1973年,巔峰時期在全英擁有超過700家門店,承載了無數英國家庭和學生的時代記憶。然而過去十年,在市場競爭加劇和消費習慣轉變的沖擊下,這家曾經的“國民餐廳”正逐漸失去吸引力,最終難逃破產命運。
好消息是,就在此次破產消息公布后不久,必勝客品牌全球母公司百勝迅速介入,通過一項救助協議保住了剩下的64家堂食餐廳,確保業務平穩過渡。
百勝的出手無疑給必勝客英國贏得了一些喘息之機,但結合英國傳統餐飲的行業現狀來看,其前路依然不容樂觀。
9個月內兩次陷入危機
事實上,這已經是必勝客英國短短一年內第二次步入破產管理程序。
早在今年1月,該業務就曾因前管理者Heart with Smart Limited資金鏈斷裂而進入破產程序,當時累計負債高達約4000萬英鎊。危急時刻,美國私募機構Directional Capital以“白衣騎士”身份介入,通過預打包破產管理協議收購了必勝客英國的特許經營權,接管了旗下139家門店及約3000名員工。
Directional Capital本身就在負責運營瑞典與丹麥的必勝客業務,旗下管理資產規模超過50億美元。正因如此,在接手英國業務時,這家機構顯得信心十足,表示將 “重塑必勝客在英國市場的輝煌”。
但事與愿違,在接手后僅數月內,其門店數量不增反減,凈減少7家至132家。更嚴峻的轉折發生在今年9月,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正式對負責運營的DC London Pie提出清盤申請,也為此次再度破產埋下了伏筆。
不過,必勝客英國的運氣并未完全耗盡。正如9個月前等來了Directional Capital一樣,本次危機中,其全球母公司百勝集團再次出手援救。
就在破產消息公布的當天,百勝就宣布通過預包裝破產管理交易收購了必勝客在英剩余的餐廳業務。公司稱:“英國將保留64家必勝客門店,保障1277名員工的工作崗位,這些門店未來將由百勝直接管理。”
盡管百勝的出手給必勝客英國贏得了更多時間,但市場關于其最終走向依然存在很大爭議。行業分析師加里·亨明就在一篇報道中指出,必勝客九個月內兩次陷入破產,疊加巨額債務和稅務清盤申請,暴露的是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
在他看來,“臨時的救助協議根本無法解決核心矛盾,最終還是員工為企業的經營失誤買單,這也凸顯了餐飲行業就業的脆弱性。”
“留英”半個世紀的“披薩之王”
自1973年在倫敦伊斯靈頓開設第一家餐廳以來,必勝客在英國市場已經長達半個世紀的歷程。拋開近年來的經營低谷,這家披薩連鎖品牌也曾在這個國家創下輝煌,一度被視為“國民連鎖餐廳”的象征。
早在1999年,必勝客在英國雇傭的員工人數就已高達1.4萬人;到2006年,其門店規模接近700家,達到歷史頂峰。BBC在一篇報道中回顧道:“必勝客曾是英國家庭與朋友聚會的首選之地,顧客可以在這里享用無限量自助餐、沙拉吧,以及配料任選的自制冰淇淋。”
必勝客在英國市場的頹勢最早顯現于2012年前后。那一年,以挽救下坡路公司出名的投資機構Rutland Partners,接手了英國必勝客330家門店的特許經營權,這筆交易被視作一個強烈信號——根據媒體報道,當時必勝客英國的營收基本已處于負增長狀態。
然而,Rutland Partners的介入并未能扭轉局面。盡管投入了大量資源,經營狀況仍未得到顯著改善,最終于2018年將經營權以1億英鎊轉售給了Heart with Smart Limited。
也正是這一時期,必勝客的關鍵市場遭遇了來自達美樂和棒約翰等競爭對手的強勁挑戰。尤其是達美樂,隨著消費者日益偏好外賣服務,其專注于外賣業務和高效配送體系的優勢愈發凸顯,持續蠶食著以堂食為主的必勝客的市場份額。
根據美國披薩行業媒體PMQ發布的2020年報告,必勝客已被達美樂從銷量第一的寶座上擠下,退居第二;而在增速排名前20的披薩品牌中,必勝客已不見蹤影。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更是成為了必勝客頹勢的加速器。疫情期間,必勝客被迫關閉了29家門店,堂食業務遭受重創。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家曾經的行業巨頭在2025年兩次進入破產管理程序,為其在英國市場的發展歷程寫下了令人唏噓的注腳。
“小店主之國”迎來破產潮
陷入破產危機的遠不止必勝客一家,當前英國整個休閑餐飲行業都在遭遇嚴峻沖擊。
根據公開數據,2025年一季度,處于“危急”財務困境的英國企業數量同比去年增加了13.1%。其中,酒吧和餐廳業陷入危急財務困境的數量激增了31.2%,高居各行業之首。另有統計顯示,僅今年上半年,英國就有209家酒吧永久關閉,相當于平均每周有8家酒吧結束營業。
在這輪閉店潮中,不乏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例如,今年7月,主打中式點心的連鎖餐廳 Ping Pong 在經營二十年后,關閉了其在英國的所有門店;此外,在英國擁有70多家分店的連鎖餐廳 C?te Brasserie 也傳出正在尋求出售的消息,其所有者已和英途咨詢合作,尋找潛在投資者。
一連串閉店與經營危機的背后,除了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外,更受到宏觀環境的多重擠壓。《金融時報》分析指出,疫情、通脹、能源價格飆升、稅收壓力疊加在一起,正讓曾經依賴線下體驗的英國餐飲連鎖體系步履維艱。
以能源因素為例。過去一段時間,受地緣沖突影響,天然氣市場持續波動,推高了英國乃至歐洲的能源成本,電力價格隨之上漲。對堂食餐廳而言,能源成本的急劇上漲直接侵蝕了本已微薄的利潤空間。據報道,英國六家主要酒館和釀酒公司旗下部分門店的能源賬單漲幅高達300%,甚至面臨斷供風險。
與此同時,政策變化也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運營壓力。今年4月,英國的雇主國民保險繳款迎來一系列重大調整:稅率從13.8%提高到15%;繳納起征點從9100英鎊降至5000英鎊,這直接推高了企業的人力成本。
英國酒店餐飲行業協會在2025年7月指出,餐飲行業已成為預算調整后受沖擊最嚴重的領域,占所有受影響崗位的45%。協會主席凱特·尼科爾斯強調:“國民保險繳費政策的調整不僅具有社會倒退性,更對初級崗位造成了不成比例的沖擊。”
“傳統堂食模式已難以適應市場變化,那些仍固守2020年前物業布局與運營邏輯的企業,自然舉步維艱。”行業分析師加里·亨明分析稱。
1815年,拿破侖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島時,曾向他的私人醫生巴里·奧米拉抱怨:“不列顛是一個小店主之國……它的財富既不來自廣闊的土地,也不來自眾多的人口,更不來自豐富的礦產,而是來自于商業。”
與他同時代的亞當·斯密也在《國富論》中評論,“英帝國政府深受小店主階層的影響。在這個崇尚自由市場的國度,每個城市繁忙的街道旁,曾遍布鱗次櫛比的獨立小店。”
而如今,當能源危機、政策調整與消費變革的多重浪潮襲來,這些曾經支撐英國商業生態的中堅力量,正在風雨中飄搖求生。
猜你喜歡
被曝使用過期食材后,必勝客3家門店再因食品安全問題被點名
必勝客和諧廣場餐廳、魏公村餐廳近日還被新京報曝出,后廚存在多種食品安全問題,包括餐廳管理人員篡改效期標簽,食材不按時廢棄;員工拆掉外包裝,將過期食材“化整為零”;烹炸用油長期不更換等。必勝客被曝使用過期食材、十天換一次油,回應來了!
必勝客中國官方微博發文稱,關于媒體報道的北京必勝客和諧廣場店和魏公村店的相關問題,我公司高度重視,已立即對上述兩家餐廳進行閉店調查。必勝客烹炸油十天一換檢測超標,多家分公司曾遭行政處罰
必勝客北京和諧廣場店,就曾因食材超保質期,于今年3月被豐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沒收違法所得、罰款5萬元的處罰。

投中網
《財經天下》周刊

企查查
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