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帶隊,“大疆對手”轉戰港股IPO
“大疆最大的對手”再次來到資本市場門前。
近日,農業無人機巨頭極飛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表,華泰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這是自2022年5月撤回科創板IPO后,極飛科技第二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
極飛科技源自一群極客的夢想,在確立無人機的植保應用場景之后,業務就一直在此扎根。十八年后的今天,極飛科技通過深度融合先進機器人、智能化、新能源技術,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高精度作業能力、效率效益遠高于人力勞動和傳統農機的智能農業機器人,通過機器人代人的方式解決世界農業生產中無人種地的問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度極飛科技以10.7%和17.1%的市占率于世界農業機器人和農業無人飛機行業分別排名第二,排在第一位的則是極飛科技最重要的競爭對手——大疆。
作為明星獨角獸,極飛科技的背后,還有著軟銀、百度、高瓴及創新工場等眾多明星機構的加持。
值得注意的是,與前次沖擊上市時相比,極飛科技在2024年實現扭虧。但2025年上半年,極飛科技卻有些增長乏力。
跨過虧損鴻溝,極飛科技再度闖關IPO
2021年11月,極飛科技向科創板遞交上市申請,卻于半年后終止了A股上市計劃。
據悉,在前次IPO申請中,極飛科技進行過一輪問詢,在審核問詢函的回復意見上羅列了極飛科技和保薦機構對30個問題的回復,問詢問題涉及財務業績、科創屬性、產品、客戶、商業模式、股權結構、相關概念等等諸多方面。
撤回科創板IPO申請后,極飛科技并未放棄對接資本市場的計劃。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此前曾公開表示,仍希望盡快上市,但需等到盈利水平、經營細膩度、管理能力都達到上市要求。
上市融資計劃延遲,極飛科技仍未被資本市場放棄。2023年10月,極飛科技在一級市場獲得一筆新的融資。據悉,投資方包括聯通廣新基金,老股東創新工廠亦繼續增加投資。
招股書顯示,極飛科技在2023年10月完成的C++輪融資,由聯創廣新壹號以人民幣2550萬元的對價認購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1398387元。以此計算,極飛科技的估值約為62.2億元。
截至遞表前,2012年成立的極飛科技,已經在資本市場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17億元。
據近期胡潤研究院曾發布的《2025全球獨角獸榜》,極飛科技的估值為73億元。
極飛科技的股東陣容也相當豪華,包括軟銀、高瓴、百度、創新工場、成為資本等眾多明星機構。其中,軟銀以12.86%的持股比例成為極飛科技最大外部股東,李開復的創新工場更是三次加碼押注。
與此同時,極飛科技業績也取得良性進展。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極飛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6.05億元、6.14億元、10.66億元及7.45億元;年內利潤分別為-2.54億元、-1.33億元、0.7億元及1.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7.9%、18.9%、31.9%及34.3%。
2024年,極飛科技順利跨過虧損鴻溝。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4年極飛科技在全球農業機器人和農業無人飛機市場分別占據10.7%和17.1%的份額,穩居行業第二。
極飛科技商業化快速推進,海外市場貢獻不小。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極飛科技境外收入由1.46億元增至3.71億元,復合增長率達59.4%。
值得注意的是,極飛科技似乎又陷進了增長乏力的困境。招股書顯示,2025年上半年,極飛科技收入同比增長2.08%,合同負債從2024年末的3.53億元銳減至7898.5萬元,降幅達77.64%。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應收賬款更是較2024年末增長1345.55%。
和三年前相比,極飛科技這一次申請上市準備的似乎更充分,但在極飛科技面前,還橫亙在一座大山。
遭“以價換量”反噬,大疆仍是一座大山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全球市場,農業無人機賽道里,大疆都是獨一檔的存在。
據極飛科技招股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4年營收計,極飛科技在全球農業無人飛機行業的市場份額為17.1%,在中國農業無人飛機行業的市場份額為20.8%。同期,大疆的全球及中國市場的農業無人機市場份額分別為59.0%及63.9%。
盡管極飛科技始終無法超越大疆,但這兩大頭部廠商卻聯手瓜分了國內以及全球的農業無人機市場,因此,極飛科技也被稱為大疆在農業領域最具競爭力的對手。
據悉,極飛科技雖然是一群航模極客組建的創業團隊,但在2009年至2010年,彭斌帶領的XAircraft團隊憑借推出的X450及X650無人機,開創了多旋翼無人機技術,滿足了模型飛機愛好者及航拍用戶的需求,并奠定了公司在飛機設計和控制算法開發方面的基礎專業知識。
2013至2014年,極飛科技在公司正式成立后開始探索無人機在各類行業場景中的應用,包括科學研究、基礎設施巡檢、搜救以及物流,同時評估技術解決方案及商業模式。當極飛科技的農作物保護無人機原型首次試飛成功后,公司戰略性地轉移至推進農業無人機技術。
目前,極飛科技的收入主要來源于銷售包括農業無人飛機、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智能農場物聯網產品及配件在內的農業機器人。其大部分收入來自農業無人飛機,其對應收入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別為4.75億元、4.99億元、9.35億元及6.63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6%、81.2%、87.8%及89.0%。
作為極飛科技的收入核心,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極飛科技農業無人飛機的銷量分別為10324臺、10308臺、21421臺及17692臺,2024年極飛科技農業無人飛機的銷量同比增長107.81%,但到了2025年上半年,該項業務的增長速度只有13.67%。
與此同時,2025年上半年,極飛科技其他產品線如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智能農場物聯網產品的平均售價分別為49447元、3024元、501元,而這些產品在2022年的平均售價分別為53000元、7216元、3186元,分別累計下降了6.7%、58.09%、84.27%。
從銷售情況來看,極飛科技以價換量在2024年取得了效果,但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現卻沒有延續高增長趨勢,總營收同比增長率只有個位數。
截至2025年6月30日,極飛科技的經銷商網絡,在國內已經覆蓋全國超900個縣,基本實現對中國主要農業生產區域的全面覆蓋,同時,通過分布在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經銷商,對美洲、亞洲、歐洲、大洋洲進行覆蓋。
在農業無人機市場,極飛科技仍是市場格局中的重要一極,面對與大疆的差距,極飛科技的目光始終在農業場景。
招股書顯示,極飛科技的目標是覆蓋水田、旱地、溫室、果園等所有地形的農作物管理全場景,包括灌溉、播撒肥料、噴灑農藥及田間巡視,持續通過機器人代人的方式解決無人種地問題。
極飛科技自稱全球農業無人機專利數量第一,累計申報4100件。于往績記錄期間,極飛科技的總研發費用達5.92億元,占總收入的19.5%,并且預計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增加研發投入。
極飛科技在風險因素中提到,倘我們無法獲取、維持及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或倘我們的IP提供方無法維持及保護我們就產品使用的相關知識產權,我們的競爭能力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我們可能會受到第三方的知識產權侵權索賠或其他指控。
此次赴港上市,極飛科技的募資用途是產品研發、銷售網絡建設、新總部的建設等。
從一支航模愛好者團隊,到全球農業無人機獨角獸,極飛科技用了18年,如今面臨上市大考,極飛科技能交出怎樣的答卷。
猜你喜歡
極飛科技科創板IPO被終止!累計未彌補虧損超2億
5月5日消息,上交所披露公告,決定終止極飛科技科創板IPO,原因是極飛科技及保薦人申請撤回上市申請文件。極飛科技招股書顯示,極飛科技原定發行股數不超過6001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5%。沖刺“農業無人機第一股”,極飛科技還將面臨哪些挑戰
如果IPO成功,極飛科技不出意外會是國內科創板“農業無人機”第一股。


獵云網

《財經天下》周刊
東四十條資本
博望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