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聯資本與IDG資本聯合領投,智冉醫療完成超3億元A輪融資
近日,專注于研發新一代侵入式柔性腦機接口平臺的北京智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智冉醫療),宣布完成超3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社?;鹬嘘P村自主創新專項基金(君聯資本擔任管理人)、君聯資本、IDG資本聯合領投,老股東元生創投持續大額加注,國壽資本、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聯想創投及老股東美團龍珠、BV百度風投跟投。
本輪所募資金將主要用于加速推進新一代技術研發及開展大規模臨床試驗。自2022年成立以來,智冉醫療發展迅猛,已融資總額近5億元人民幣,充分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其技術路線與商業化前景的高度認可。
根據公開資料,智冉醫療成立于2022年,是由先進材料、微納制造、人工智能、神經科學全球頂級科學家團隊和有豐富經驗的企業管理團隊組建的創新型醫療器械公司。
作為根植于中國本土的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頭部創新企業,智冉醫療致力于研發以侵入式柔性電極為基礎的新一代高通量柔性腦機接口平臺。目前,公司已獲批國內外專利30余件,覆蓋腦機接口技術關鍵環節。
公司自創立伊始,便篤定地選擇了業內公認最難走的路線——侵入式腦機接口,而馬斯克的Neuralink團隊選擇了同樣的技術路線。
這一戰略抉擇,源于智冉醫療對腦機接口技術本質的深刻洞察:基于超薄柔性電極的侵入式解決方案,代表著腦機雙向交互技術的終極形態,是實現更高效、更精準人機交互的關鍵。
(圖:智冉醫療自研的侵入式超薄柔性電極)
其中,電極是侵入式腦機接口得以發展的核心。
傳統的剛性電極植入損傷大,植入后易與腦組織發生相對位移,引發炎癥反應,影響腦電信號的長期穩定采集。2010年后,隨著微納加工工藝和先進材料技術進步,高通量柔性電極應運而生。成為侵入式腦機接口研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智冉醫療研發團隊在柔性電極材料研究領域深耕數十載,團隊自主研發的侵入式高通量柔性電極同時獲得中、美兩國專利授權,開創行業先河。該電極采用超薄柔性材料,其微米級厚度,大幅降低大腦占比與植入損傷,并已通過生物相容性檢測,其力學性能與大腦組織的絕佳匹配,保障植入安全。
面對Neuralink首批臨床試驗中出現的電極移位問題,智冉醫療團隊早有準備:其獨創的防脫落電極設計,有效防止電極與腦組織相對運動,顯著降低炎癥反應,攻克了長期信號穩定采集的業界難題。
另外,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智冉醫療在持續鞏固柔性電極這一核心優勢的同時,前瞻性地布局了侵入式腦機接口各關鍵環節。公司不僅自主研發了硬件系統、軟件和解碼算法、植入機器人等核心組件,更建設了千余平方米的臨床級微納加工車間和GMP車間。
由此,智冉醫療構建了從研發到規?;慨a的完整閉環,實現了臨床級產品的完全自主可控。這一系統性布局,為未來醫療場景的落地應用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技術研發方面,智冉醫療進一步自研深度神經網絡算法,并構建了高精度腦電數據平臺,預訓練神經元腦電模型,從而實現高精度、高實時性、高通用性在線解碼。為推動將來大規模臨床應用,研發了自動植入機器人,以達成精準、高效的自動電極置入。
智冉醫療自研的自動植入機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國家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5〕164號),其對腦機接口產業發展提供了涵蓋“加強基礎軟硬件開發、高性能產品打造、推動技術成果應用”為核心內容的戰略性指導意見,并明確鼓勵創新腦信號傳感元件、研發用于植入腦機接口的高精度手術機器人以及加快醫療健康應用落地。這一政策導向與智冉醫療的發展戰略高度契合。
未來,智冉醫療將借助政策和資本“雙引擎”,加速核心技術突破與臨床轉化,助力中國在腦機接口領域的自主創新,并推動我國實現全球技術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