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龍頭成立“人工智能聯合研究院”,打造“行業超腦”
AI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加速落地,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
近日,瀚藍環境(600323.SH)在佛山南海舉行品牌煥新發布會,發布公司全新品牌價值體系,包括品牌愿景、品牌主張、品牌精神、品牌標識(LOGO)等,會議還同期進行了瀚藍環境人工智能聯合研究院揭牌儀式等數個創新項目發布。

圖源:“瀚藍環境”公眾號
當前,國家“雙碳”目標下,全面推進綠色發展轉型,去年11日,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又進一步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指明方向,更提出明確目標——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環保產業的發展空間依然廣闊,關鍵在于參與企業需要找到適合自身特性的發展模式。當前AI等新技術落地加快,對于環保企業來說,通過技術創新手段,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效率,對于提質增效、增強自身競爭力將發揮巨大作用。
瀚藍環境這次品牌煥新,其成立“人工智能聯合研究院”的舉動尤為受到外界關注。瀚藍環境表示,“人工智能聯合研究院”將率先打造國內首個專注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的“行業超腦”與“企業超腦”,以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生態環境治理,為推動我國環保產業實現數智融合轉型樹立全新標桿,致力成為環保行業人工智能領跑者。
01
環保+AI,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如火如荼,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屬于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即將到來。利用AI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重要的行業發展趨勢。智能化產業未來涉及大量電力能源消耗,能源必須要走綠色化、低碳化的發展道路,未來智能化和綠色低碳化將融合發展,共同驅動全球產業發展和進步。
當前,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多層次地推動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AI技術已經在垃圾發電、水務、清潔能源等行業開始應用,未來隨著AI應用場景的開拓,賦能新質生產力,有望為垃圾發電、水務、清潔能源等行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實現固體管理信息“一張網”。響應國家政策,瀚藍環境在固廢處理領域打造全國首個“無廢城市數字大腦”,利用數智化手段對固廢處理各個環節進行統計分析和監控,實現全產業鏈的數據互通、全過程監控管理及固體的溯源,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提升城市固廢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監管效率。
除此之外,瀚藍環境在AI結合技術創新、管理提升等方面還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已形成“無廢城市數字大腦”、“智慧城市管家平臺”、“排水智慧管理平臺”、“AI安全智能監控平臺”以及自來水供應和天然氣供應的智慧化信息管理平臺等,以新質生產力實現城市綜合環境服務提質增效。
這次發布會上,“瀚藍環境人工智能聯合研究院”揭牌成立。公開資料顯示,該研究院將重點聚焦模型、算法、智能化應用研發三大領域,通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打造環保行業大模型及智能應用平臺。
同時,該研究院將深耕AI“根技術”,構建“可遷移、可解釋、可信賴”的環保行業超腦集群核心引擎,驅動環保行業底座智能化、數據價值化、業務模型化、應用智慧化,加速垂直領域場景應用裂變,構建行業智能新體系,全方位賦能數智化轉型。

圖源:“瀚藍環境”公眾號
該研究院的首個合作伙伴為瑞泊科技。這是國內一家人工智能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目前少數已擁有自研高等級大模型的公司,其核心團隊整合了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頂尖機構的科研資源,獲得“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AI賦能行業大獎”。官網資料顯示,其堅守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多年,2018年起即與國際主流的AI實驗室同步開始了自主知識產權大模型技術的研發,還曾獲得中國科學院2021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一等獎,2022GAIEAwards人工智能年度權威AI大獎,以及被譽為人工智能界“奧林匹克金牌”的2022中國AI金雁獎“技術創新大獎”。
相比于瑞泊科技在AI領域的技術實力,瀚藍環境作為環保行業龍頭,擁有覆蓋固廢處理、能源供應、水務等領域的豐富業務場景,生活垃圾處理能力近10萬噸/日,服務覆蓋全國20個省區市、54個城市、77個縣區。其運營管理的業務場景積累了海量結構化數據,涵蓋設備運行參數、環境監測指標、資源循環效率等核心維度。二者的合作,將極大程度上開發這些海量數據的利用價值,先進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也將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的數智創新,提質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瀚藍環境還與瑞泊科技、阿里云、中興新云、金蝶、浪潮、京東、廣聯達、中科曙光等領軍企業宣布共建“人工智能助力綠色發展生態圈”,未來將合力開展高質量人工智能科研實踐,構建環保行業超腦集群核心引擎,打造普惠化通用技術平臺與開放生態。在行業人士看來,環保產業走向智能化已經是必然的趨勢,瀚藍環境提前布局,提升自身業務與AI技術的融合程度,有望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為自身搶占先機,也有望推動整個行業智能化轉型。

圖源:“瀚藍環境”公眾號
02
“戰略并購”整合資源
謀劃下一個五年發展藍圖
就在品牌煥新前不久,瀚藍環境剛剛完成另一件大事——私有化粵豐環保所有條件達成,后者于6月2日從香港聯交所退市,6月起進行并表。這起從2024年7月7日啟動的并購,終于圓滿落地。
“瀚藍環境并購粵豐環保后將有效整合資源、融合技術、降低成本,進一步擴大規模和運營優勢,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同時將進一步鞏固在國內固廢行業的領先地位,利于發揮自身資源、人才、專業、技術等優勢,聚合更多更強、更優質的資源,共同解決行業難題,助力行業持續發展。”瀚藍環境表示,早已為這場并購完成的到來,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打造精益化管理體系,包括財務共享中心、信息中心、供應鏈體系、工程管理系統、風控體系、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等等,為應對管理規模翻倍做好整體能力建設。雙方將在區域布局協同、經營效能提升、業務邊界拓展、生產運營優化等維度,彼此學習、取長補短,持續提升經營質量與效益。
根據瀚藍環境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增公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將增加7982萬元左右,同比增加9%左右;剔除往期一次性收益影響約1.3億元,則同比增加約2.1億元,同比增加約27.71%。歸母凈利潤增厚的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粵豐環保6月并表,增加6月歸母凈利潤約5000萬元。
事實上,回顧瀚藍環境的發展歷程,多次跨越式發展均是以“戰略并購”為抓手而得以實現。比如從2006年的并購南海環保電廠,到2014年并購創冠中國,到后來的縱橫一體化產業鏈延伸,再到如今的并購粵豐環保。并購引領發展,已成為瀚藍環境發展的重要方式。得益于早年多輪并購融合中豐富的積累和沉淀,再加上瀚藍與粵豐環保在ESG等理念上的高度契合,為雙方在管理與文化融合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現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后,瀚藍環境并沒有就此停住腳步,已于近期啟動制定“十五五”戰略規劃,分析行業趨勢,洞察市場需求,梳理自身資源,從區位協同創造可能、運營協同釋放勢能、技術協同提升潛能、技術協同提升潛能等方面,系統謀劃下一個五年發展藍圖。
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技術協同提升潛能”,瀚藍環境表示,公司提前布局了結合人工智能的信息化建設,在AI結合技術創新、管理提升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并深入挖掘大模型的應用場景。瀚藍環境合并粵豐環保后,技術創新與研發有更多應用場景。
這次發布會,瀚藍環境成立“人工智能聯合研究院”,又將AI技術的創新應用提升到一個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行業人士看來,對于生態環保企業來說,技術創新是“破局之鑰”,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未來,AI技術創新對業務的賦能,將進一步提升瀚藍環境資源整合的效率,助力企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同時也為我國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