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AI瞄準生成式3D動態內容交互產品,半年融資過億
近日,人工智能初創公司FEELING AI(云梧智能)完成數千萬元新一輪融資,靖亞資本領投,小苗朗程基金等老股東超額追投。工商信息顯示,云梧智能成立于2024年7月10日,國方創新、小苗朗程基金、Legendstar和產業投資方等在其天使輪股東之列,其中國方創新為天使輪領投方。據悉,公司成立僅半年內已完成超億元融資,自天使輪以來,高鵠資本持續擔任公司的獨家財務顧問。
FEELING AI以自研的“1+N”多模態模型系統,打造3D動態內容為核心的交互產品,與全球用戶共同構建更多元、更自由、更開放的互動娛樂內容平臺,讓每一個人都能輕松創造和感受前所未見的數字世界。此外,其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和視頻Demo指向其產品可能與數字互動娛樂和游戲有關。團隊主要研究成員均為AIGC方向頂尖博士,多項研究成果被Stanford、Google、Meta、NVIDIA、Adobe、MIT、CMU、StabilityAI、阿里、騰訊、字節等follow。除了模型算法外,團隊還特別強調了打通引擎系統和通用管線最后一公里對模型應用落地的重要性。
這一10人左右的初創團隊聚集了來自港中文、清華、上海交大、TikTok、米哈游、騰訊、華為、英偉達、Blizzard等知名機構的重要成員,如此扎實的團隊配置并不多見。
但公司目前并未公開太多產品細節,包括團隊核心情況等也尚無公開報道。結合投資人透露,公司股東信息中列出的自然人股東戴勃、張一正是兩位核心的創始人。
戴勃的個人主頁顯示其為上海AI Lab青年科學家、內容生成與數字化研究團隊負責人,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代表作包含LandMark、AnimateDiff等。戴勃2014年畢業于上海交大ACM班,2014至2018年在湯曉鷗教授創建的港中文MMLab(多媒體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Google Scholar顯示其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0多篇,Citation也高達近萬次。2024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戴勃提出AI賦能內容創作的首要考量就是可控性,此前7月份他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進一步強調了Real to Sim 和 3D 動態內容生成的重要性,這些與他此番創業想要打造的3D動態內容交互產品也不謀而合。
戴勃主要負責核心算法技術的研發,CEO則是由張一擔任。張一是三位聯創中最年輕的,主要負責戰略運營及公司管理。結合他的脈脈賬號履歷,其在讀書期間就曾獲得過華為銷挑大賽的全球客戶洞察最佳個人獎,畢業后加入商湯科技擔任產品解決方案工程師,后跟隨湯曉鷗參與組建了浦江實驗室(上海AI Lab),是AI Lab最早期的成員之一,并一直擔任湯曉鷗的執行助理,負責戰略執行和創新業務工作。
此外,公司的CTO由另一位曾在大廠負責AI多模態系統架構和產品工程落地的AI博士擔任。據悉CTO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高中物理競賽保送),博士畢業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還是一位獨立游戲開發者,獲得過中國獨立游戲大賽的第一名。此人的加入和過往經歷指向團隊目標打造的3D動態內容交互產品,與游戲等互動娛樂產品可能也多有共通之處。
此外,有消息稱團隊除了幾位聯創外,還吸引了多位內容行業的專家,其中不乏TikTok和米哈游的產品成員,也包含原暴雪中國的早期核心成員等。
李飛飛World Labs空間智能和Genie 2等相關工作的重磅推出,由AI生成3D可交互的世界甚至是游戲,成為生成式AI模型能力比拼及應用落地的下一個重要賽場。Generative Interactive AI似乎已經成為了繼大語言模型、圖像模型和視頻模型后不可回避的話題,多模態的3D動態內容交互是否真的可以創造全新的產品形態和內容平臺,也許正是此刻模型到應用落地需要關注的新問題。
猜你喜歡
FEELING AI瞄準生成式3D動態內容交互產品,半年融資過億
以自研的“1+N”多模態模型系統,打造3D動態內容為核心的交互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