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探金】六代機橫空出世,隱身技術“王者”光啟技術有望撬動千億市場
在航空航天領域,我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領著一場產業革命。
2024年12月26日,中國六代機的驚艷亮相,直接終結了美國近一個世紀在軍用戰斗機領域的領先地位。
六代機之所以叫做六代機,并非是五代機的簡單升級,其核心特征包括高超音速飛行、全頻隱身、人工智能控制、網絡化作戰、無人化技術和多樣化打擊能力。
這些技術的進步,不僅重塑了空戰思維,更是對未來戰爭形態的一次全新定義。人與AI的協同作戰,將成為全面戰場的新常態。
隨著六代機的研發與生產,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尤其是隱身材料領域。
六代機以及當下的無人機、無人艇都采用了更先進的隱身技術和材料,如特殊的外形設計、新型隱身涂層等。而光啟技術,正是憑借超材料在隱身涂層中的應用,在未來的隱身技術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01
超材料,隱身超材料王者
2024年11月25日,光啟技術獲得了總金額不低于20億元人民幣無人機采購合同。實際上,無人機僅是光啟技術目前計劃中的一小部分,公司的主要業務集中在超材料領域。
迄今為止,光啟技術在超材料領域已累計申請超過6000項專利,全球相關領域專利申請總數的約80%由其貢獻,位居全球專利申請榜首。
在競爭者寥寥無幾的市場中,2023年全球前五大超材料供應商——光啟技術、Evolv Technology、MetaShield LLC、Pivotal Commware、Echodyne——共占據了全球15%的市場份額。
光啟技術自身占據了12.38%,在全球市場中位居首位,而在國內超材料市場更是占據了近90%的市場份額,堪稱市場中的絕對領導者。
光啟技術超材料營收(圖源:公司財報)
2024年3月光啟技術全資子公司光啟尖端與相關客戶簽訂累計7.2億的超材料產品批產合同;2024年8月,光啟尖端簽訂超材料產品批產合同和產品研制合同,總金額高達8.26億。
近2024年一年光啟技術就簽定了35億軍工訂單,超過了公司過去兩年公開披露的訂單總額(約23.6億)。
那么,光啟技術為何能連續獲得大量訂單,還需從其全球領先超材料產品說起。
什么是超材料技術?
在1968年,蘇聯理論物理學家菲斯拉格首次提出了超材料的概念。在一般文獻中,超材料被定義為“具備非自然材料所擁有的非凡物理特性的合成復合結構或材料。”
簡單地說就是,超材料是指通過人工方式改變或重新設計天然材料的微觀結構,賦予其超越天然材料的非凡物理功能(例如在聲學、電學、磁學、光學等領域)。
這種材料的出現可以實現材料的“按需定制”。
例如,若客戶需要電磁波隱身功能的材料,制造商不是通過改進現有隱身涂料,而是通過算法設計,重新排列功能性材料的微觀結構單元,使材料本身具備隱身性能。
目前,超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
電磁超材料是當前研究的主流,它賦予人類繼半導體自由調控電子傳輸之后,首次自由調控電磁波的能力。
這一能力的實現,將對未來的新一代通信、光電子/微電子、先進制造產業以及隱身、探測、核磁、強磁場、太陽能及微波能利用等技術產生深遠的影響。
其次就是隱身衣,尤其在電磁超材料的研究中最為集中,軍用價值不言而喻。
那么,超材料的用途何在?
隱身材料產業鏈(圖源:公司財報)
例如,光啟技術推出的全球首款全機身超材料無人機,在性能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其高性價比優勢也說明了為何公司能迅速獲得20億無人機訂單。
又如,超材料隱身斗篷技術在軍事裝備中的應用,使得裝備在雷達、紅外線等探測手段下難以被發現,這一技術已受到各國軍工界的廣泛關注。
未來,超材料將在信息傳輸、醫療檢查、VR眼鏡等多個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因此,超材料被列為“六大顛覆性基礎研究領域”之一,吸引了英特爾、AMD和IBM等科技巨頭紛紛加入布局。
光啟技術在這一領域的發展速度最快,目前在最先進的第四代超材料研發上已取得顯著進展,能夠使下游尖端裝備的性能提升10至100倍!
真是因為有光啟技術這種隱身材料的研發積累,我國才能在六代機實現對美國的反超。
02
高科技、高增長,開啟千億市場
在2009年1月,年僅26歲的劉若鵬,當時正在美國深造博士學位,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上極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該論文所展示的研究成果,被超材料學科的奠基人之一大衛·史密斯教授譽為具有革命性意義。
劉若鵬的開發團隊利用超材料制作出了首個“隱身衣”的實驗原型。通過引導電磁波繞過被超材料覆蓋的物體,從而產生“隱身”的視覺效果。
六代機首飛(圖源:小紅書)
在經歷了超材料艱難的第四代開發后,劉若鵬表示,從應用范圍來看,第四代超材料不僅能夠應用于航天航空裝備,還能夠廣泛應用于電子裝備、艦艇制造、無人機、智能汽車等多個先進制造領域。
憑借在超材料領域的技術優勢,光啟技術站上了新的發展風口。。
低空經濟作為2024年下半年的風口產業,光啟技術在該產業的布局成為公司市值突破千億的催化劑。
從二級市場來看,僅用3個月時間,光啟技術市值就增長至千億元。
對于低空經濟的布局規劃,劉若鵬表示:“低空經濟類產品是我們新的賽道,我們將持續在這個方向上努力。盡管目前該業務占比較小,但未來五到十年將會持續增長。”
當前,超材料無人機亟需解決交付問題,劉若鵬指出,每架交付的無人機都必須經過試飛,而試飛資源非常稀缺。目前,光啟技術超材料無人機產品正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強大的產品性能讓光啟技術實現了高速的業績增長。公司營業收入自2019年的4.81億元增至2023年的14.9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凈利潤則從2019年的1.15億增至2023年的5.83億,實現了五倍的增長。
業績之所以能步步躍進,其中之一的因素就是產能逐步釋放。
目前,光啟技術已建成及規劃中的基地共有四個,分別是順德709基地、天津906基地、株洲905基地和樂山基地。
根據年報數據,709基地一期產能已由每年40噸擴增至60噸;二期預計產能將達到每年100噸,兩期合計產能可達160噸。
超材料產能(圖源:公司年報)
盡管公司尚未公布905和906基地的具體產能,但根據占地面積及人才招募規模推測,都將是不亞于709基地的大型基地。
2024年12月27日,公司發布公告,計劃在樂山建設光啟技術國際總部,以完善低空經濟上下游產業鏈。
可以預見,隨著公司民用產品市場的進一步開拓,業績有望實現更進一步的增長。
除了產能擴張,盈利能力強也是光啟技術在行業中獨占鰲頭的又一關鍵因素。
近五年來,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毛利率從2019年的34.73%增長至當前的53.62%,遠超華秦科技、西部超導等其他稀缺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
光啟技術毛利率變動(圖源:公司財報)
凈利率更是從2019年的23.17%增長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42.31%,幾乎翻了一番!
而高盈利的關鍵在高技術性。
目前,光啟技術的超材料在隱身材料和超材料在航空航天、深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為超材料通過微結構的調整,改變電磁波在物體表面的傳播特性,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涂層材料的磨損問題,并能將設備全壽命使用周期成本降低50%。
顯然,對于參與重要任務的設備而言,超材料是不可替代的,它對應的是高端戰機、戰艦市場。
除了軍用領域,超材料在民用領域也有廣闊的市場潛力。
例如在汽車、消費電子、家電、機械、風電、醫療等多個行業,高性能電磁材料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市場需求龐大。
據天眼查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電磁材料市場規模已接近100億美元。預計至2030年,該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300億美元,長期看甚至是一個超過千億美元的市場。
隨著光啟技術電磁材料量產規模的擴大,產品價格有望逐步下降,這將促進軍事和民用領域中潛在的巨大需求得到充分釋放。這就是當前光啟技術的股價翻倍,甚至一度突破千億的原因。
關于超材料的未來發展前景,劉若鵬曾表示:“超材料產業猶如30年前的半導體產業。只需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逆向設計,從人造微結構中精選出幾個或成百上千個,便能創造出一種能夠突破傳統電磁響應極限的功能材料。可以想象,這一領域蘊含著多么巨大的應用潛力。”
超材料,正以一種難以想象的速度“改變世界”,就像六代機橫空出世一樣,未來光啟技術也將以科技的力量“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