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融資了,小米投資的“通用大腦”

        獵云精選王非2024-12-10 10:45 大公司
        又一個被政策、機構精心培育的未來產業。

        橫跨大模型、機器人兩大熱門賽道,“具身大腦”或者說“通用大腦”,熱度不斷攀升。

        近日,大模型機器人公司小雨智造完成億元A輪融資,由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獨家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小雨智造獲小米集團、王田苗教授、北京智源研究院等億元天使輪投資后,再次完成億元級別融資,更是得到了“國家隊”的支持。

        小雨智造專注于開發適用于工業領域的大模型機器人技術,旨在為機器人打造能夠適應各種任務的“通用大腦”,公司通過“大模型+制造”的創新模式,加速推動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本輪融資將助力小雨智造依托北京市的產業生態和政策優勢,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進程。

        近期,“通用大腦”賽道融資不斷,美國具身大腦初創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物理智能,簡稱:PI)、卡內基梅隆大學孵化的創企Skild AI、前OpenAI員工創立的Covariant等,以及國內有鹿機器人、千訣科技、非夕科技戰略孵化的穹徹智能(Noematrix)等,已然吸引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OpenAI、軟銀、紅杉中國、百度風投、創新工場、元璟資本、英諾天使基金等知名機構大手筆下場押注。

        而在資本助力之外,北京、深圳、珠海、重慶等城市,已然在多輪政策扶持下,加速開啟了“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城市競逐。

        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正在成為繼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后,又一個被政策、機構精心培育的未來產業。


        從團隊到融資,小雨智造含“米”量驚人


        北京小雨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由小米集團的核心創始團隊創立。其中,創始人喬忠良,系小米初創成員之一,曾擔任MIUI研發負責人,負責MIUI9到MIUI12等產品。

        據小米社區2021年9月發布的信息顯示,喬忠良自我介紹為:“我是2010年加入MIU1,十年的老MIUI了。我和大家一樣,當初加入MIUl也是被MIUI的發燒精神所吸引?!?

        稍早前的2020年11月,也就是距雷軍宣布將集團戰略升級為“手機XAIoT”雙引擎三個月后,小米公布組織變革,新成立三個互聯網一級部門。其中的軟件與體驗部,就由喬忠良擔任副總經理,向部門一把手金凡匯報,繼而向雷軍匯報。

        作為小米老員工,2023年初方才離職的喬忠良,一步步見證了小米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手機到汽車等的全過程。

        近水樓臺先得月,喬忠良找來的創業伙伴,正是曾任職小米軟件系統平臺部總經理,主導了“小米大腦”和IoT系統開發的王文林,如今擔任小雨智造聯合創始人。

        此外,小雨智造的核心團隊成員,均來自小米、微軟、華為等頂級科技公司的專家,畢業于清華、北大、南大、北航等高校。這樣一支團隊,自然輕而易舉就獲得資本青睞。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公司成立短短5個月后,小雨智造就獲得了小米集團、王田苗教授旗下雅瑞天使的注資并完成工商變更。

        今年8月,北京智源研究院和天津樹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完成工商變更,成為小雨智造投資人之一。其中,后者的委任代表正是小米創始人之一、現任順為資本合伙人的黎萬強。

        來源:天眼查

        先說小米,據統計,2015年至今,小米系在機器人領域共計投資了47家企業總金額超150億元,涵蓋機器人及自動化、無人駕駛、高端裝備、核心器件等。此外,雷軍旗下順為資本也早已參與了人形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的A輪與B+輪融資。

        事實上,自2022年公布首款人形機器人Cyberone后,小米已于去年正式將機器人業務獨立出來,成立了“北京小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剛剛在今年5月獲得了亦莊國投的5億元戰略投資。

        至此,小米已然成為人形機器人賽道中,“自研+投資”雙線推進,軟硬件皆有布局的互聯網巨頭。

        再來看王田苗教授,去年11月人形機器人創企加速進化和今年6月銀河通用的天使輪融資中,就出現了他旗下雅瑞資本的身影。

        王田苗教授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具身智能發展的關鍵在于機器人通用基礎大模型的出現。當“通用大腦”出現后,機器人就能高效地泛化遷移應用。

        今年6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王仲遠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也曾表示,“下半年以及明年,智源研究院在具身智能的重點工作就是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相關高校,銀河通用機器人、領視智遠這樣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共同去搭建一個具身智能的創新平臺,聯合上下游供應鏈的相關企業解決數據模型、場景應用等問題?!?

        投資“通用大腦”創企小雨智造,正是王田苗教授、王仲遠院長等業界大佬,深遠謀劃中的重要一環。


        自研機器人大模型解決方案,已與松下等制造業巨頭戰略合作


        在小米集團、王田苗教授、智源研究院等機構的支持下,小雨智造的研發進展與商業落地快速推進中。

        自2023年1月成立以來,小雨智造一直致力于研發“Xiaoyu Brain”通用機器人大腦,使機器人能夠在工業環境中執行各種任務。

        今年4月,喬忠良曾在微博發文稱,具身智能不一定是端到端地把感知,歸控和執行融合在一起的大模型,當然這是值得探索的一條道路,但需要的數據非常龐大,穩定性和性能也會有更大挑戰。

        對此,喬忠良表示,“可以分成幾個模塊,再把模塊銜接,比如感知部分應用大模型后對環境語義和幾何結構的理解會顯著加強,歸控結合大模型會帶來老司機更順滑的駕駛體驗。通過幾個模塊的劃分先跑起來,形成有競爭力產品,再收集數據,實現更智能的產品競爭力,具身數據飛輪就形成了。”

        回過頭來看,這或許正是喬忠良對小雨智造發展路徑的總結與規劃。

        經過近兩年發展,目前,小雨智造已經形成了一套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大模型解決方案,其主要特點是高精度、高魯棒性和高泛化性。這套解決方案包括:

        智能感知與決策引擎:自主研發了一套具備動態分辨率的通用視覺任務模型和多模態任務決策模型,能夠實現端側機器人導航的5厘米級分辨率以及操作的毫米級分辨率。同時,該系統支持基于多模態模型的高層級任務規劃和決策,提高了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高精度運控技術:自主研發了基于仿真和深度強化學習的高精度機器人運控模型,實現了毫米級的精度控制,確保機器人在執行精細操作時的穩定性和準確性,顯著提升了工業機器人的操作精度和可靠性。

        動態的實時閉環控制:優化了感知、決策和實時控制的全鏈路閉環控制系統,確保機器人操作的高度適應性和響應速度,使其能夠在動態環境中保持高效穩定的工作狀態。

        模塊化智能系統架構:采用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集成和擴展,能夠靈活適應不同工業應用場景的需求。該架構不僅提高了系統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還簡化了新功能的開發和部署流程。

        自學習與自優化能力:搭載“Xiaoyu Brain”機器人具備自學習和自優化能力,能夠通過不斷積累操作經驗,自動優化自身性能,提升任務執行效率。這一特性使得機器人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工業環境中持續改進,保持高效運作。

        這套解決方案的開發,標志著小雨智造在機器人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接下來,自然是落地應用了。

        今年7月,小雨智造與全球焊接巨頭松下宣布在工業非標場景智能機器人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雙方將利用大模型技術共同拓展智能焊接機器人市場,為客戶打造易用、高效的智能焊接機器人產品。

        來源:小雨智造

        同時,小雨智造還與某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及多家頭部建筑結構企業展開了戰略合作。此外,公司正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領域進行布局,一系列聯合運營正在產業鏈上逐步開展。

        小雨智造方面表示,未來十年,公司將持續深耕制造業,通過“大模型+制造”的新科技模式,攜手各行業龍頭企業,打造一個生態型平臺,共同提升行業開發效率,加速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


        競逐“具身智能機器人”賽道,北京深圳重慶都來了


        據《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今年將達約27.6億元,到2029年達到750億元,具身智能自然成為了各地方政府關注的重點領域。

        以北京為例,早在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將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產業定位于科技競爭新高地、未來產業新賽道、經濟發展新引擎。同年底,由優必選、京城機電、小米機器人、亦莊機器人等10家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出資聯合組建,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成立。

        今年10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北京市政府在京舉行揭牌儀式,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升級為“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創新中心的核心成果正是通用機器人母平臺“天工”,自今年4月發布以來,“天工”完成了兩次迭代,在具身感知、具身交互、具身行為等能力上實現突破,具備了流暢的手眼協調、手眼交互等功能。

        不只亦莊經濟開發區,作為國內雙創熱土,海淀區在這一輪“具身智能機器人”熱潮中,已然憑借中關村科學城,匯集了1.23萬人工智能學者、1300余家人工智能上下游企業。據統計,目前海淀區已集聚160余家具身智能創新企業,其中人形機器人企業近20家,形成了以“大腦、小腦、本體”為核心的具身智能全產業鏈條。

        針對具身智能產業,海淀正前瞻布局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具身智能研究院、創新平臺和機器人共享加工中心,強化產業支撐;積極打造標桿應用場景,以人工智能全景賦能行動計劃為引領,圍繞商業、醫療、工業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具身智能應用示范工程;持續優化產業創新生態,設立100億元規模科技成長基金,構建母基金+直投+政策性投資的業務布局。

        相較于北京,深圳依托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和高科技企業,吸引大量投資,成為人形機器人融資事件的最多城市之一;同時,深圳市引導基金投資有限公司組織發起設立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旨在支持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集群發展,該基金規模原則上不低于10億元,擬設規模100億元,100%投資于人工智能、具身機器人產業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本土企業的華為也已在具身智能領域進行了深度布局,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寶安區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將投入包括具身智能大腦、小腦、工具鏈等關鍵根技術,涉及具身智能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以及算力等多個方面。

        就在12月初,重慶成為又一座切入“具身智能機器人”賽道的大型城市,吸引了不少關注。

        12月4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重慶市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措施》)的通知。鼓勵市產業投資母基金和產業資本、社會資本、有關區縣以市場化方式共同出資組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

        作為傳統的“汽車重鎮”,在智能化浪潮下,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重慶,已接連跑出賽力斯、阿維塔、長安汽車、費迪電池等頭部公司。這些頭部主機廠和動力電池廠,均有望成為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落地的重要場景。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表示,在培育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時,重慶就制定了“產業生態閉環”的建設思路?!巴ㄟ^技術攻關、開源發展、開放場景三位一體的方式,構建技術閉環、數據閉環和商業閉環的產業發展生態,推動產業快速生成和迭代發展?!?

        在重慶《措施》中,就提出精準開放應用場景,即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等為突破,通過“揭榜掛帥”方式分期分批引導相關單位開展應用場景開放試點,快速打造基于“端到端”的訓練等。

        巧了不是,小雨智造接連獲小米、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的投資,與重慶發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路徑,存在諸多可以互相借鑒的地方。

        未來,專攻“通用大腦”的小雨智造,與主攻人形機器人本體的Cyberone,能否發揮協同效應,比如說提高小米汽車工廠的生產效率等,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