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新能光伏“出海”能否解憂?業績由盈轉虧、董事長遭警示
業績180°變臉,被深交所三連問。近日,易成新能(300080. SZ.)再次收到了深交所監管函,事關2022年業績承諾實現情況、2023年業績預告信披不準確等問題。而就在此前的5月10日,公司及董事長王安樂、時任總經理曹德彧、董事會秘書常興華、財務總監王尚鋒、時任財務總監楊帆因上述事項收到了河南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
易成新能及高管接連遭監管關注,股價也持續走低。5月10日收到警示函后,股價連跌4天。截至5月21日,公司股價報3.81元/股,市值為82.9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易成新能股價已長年處于發行價43.4元/股之下,如今股價較發行價下跌91.2%。
業績由盈轉虧,律師稱面臨部分投資者索賠
此次易成新能收到監管函包括三項違規記錄——“業績預告信息披露不準確”、“2022年業績承諾實現情況披露不準確”、“關聯交易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先說“業績預告信息披露不準確”。 易成新能今年1月30日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0萬元至500萬元,較上年盈利4.49億元同比下降98.89%至100%。但易成新能4月13日披露的年報數據卻與業績預告有著較大出入。2023年報顯示,公司扣非凈利潤-603.32萬元,同比減少101.34%。不止在于數值而是盈虧方向發生了變化。
雖然監管也允許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存在一些偏差,但與實際差異過大,甚至盈虧性質都發生了變化,可能會導致市場信任喪失,帶來個股股價下跌、投資者利益受損,都是監管要管的。嚴重的還會因為上市公司虛假陳述,帶來訴訟并承擔投資者賠償責任。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與實際差異過大,甚至盈虧性質發生變化。可能有以下原因:會計估計和判斷錯誤; 信息披露不準確;市場環境、政策變動、行業競爭等外部因素的快速變化影響公司的實際業績;公司內部管理不善,如成本控制不力、銷售不達預期等,也可能導致實際業績與預告不符。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主任許峰律師表示,一定時間、條件被誤導的投資者是可以索賠的,但也要具體區分違規的內容,涉及業績預告的尤其要更加謹慎,警示函這類違規可以作為違規證據的。但對于業績預測的可索賠要求比較高。比如信息披露文件未對影響該預測實現的重要因素進行充分風險提示;預測性信息所依據的基本假設、選用的會計政策等編制基礎明顯不合理等。
圖片來源:PEXELS
易成新能并非第一次披露數據不準確。深交所指出,易成新能全資子公司開封平煤新型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開封炭素”)2022年度業績承諾實現情況披露不準確。
2024年4月11日,易成新能對開封炭素業績進行更正。公告稱,根據自查和謹慎性原則,開封炭素將公司2022年扣非凈利潤從4.4億元調整為4.2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調整還關系到對賭業績補償。2019年,易成新能購買開封炭素100%股權,控股股東中國平煤神馬作為盈利承諾補償義務人作出承諾,2019年—2022年合計扣非凈利潤不低于20.9億元。
根據調整后的數據,開封炭素2019年-2022年累計完成13.69億元,業績承諾未完成,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應履行業績承諾補償。
除了數據披露不準確,易成新能信披質量也出過“狀況”。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2023年11月,河南中豫物資貿易有限公司與易成新能控股孫公司簽訂全釩液流設備采購合同,合同金額4.04億元。并且,上述設備實際購買方正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控制的企業,構成關聯交易。但是,易成新能并未及時履行股東大會審議程序以及信息披露義務。
自2021年以來,易成新能多次因為信披事項被監管發函,涉及業績預告、交易事項等,并兩次被河南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措施。比如,2023年12月5日,深交所就下發監管函稱,2022 年公司與關聯方中國平煤神馬招標采購中心發生銷售業務,金額1.12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2.01%,相關交易未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深交所直言,“公司經營管理獨立性存在不足”。
業績壓力下
尋求“出海”或成良方
走“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戰略,產業布局涵蓋“光伏、儲能及碳材料產業”的易成新能,2023年實現營收98.84億元,同比減少12.1%;歸母凈利潤4606.38萬元,同比減少90.46%。根據財報,光伏電池片和石墨電極及相關產品占據了營收的7成以上。而業績表現不及去年,與這兩大支柱產品在過去一年都經受了不少外部沖擊有關。
來源:易成新能2023年財報
先說電池片。2022年,得益于光伏電池片銷售增多,已連續兩年凈利潤為負值的易成新能實現扭虧。但光伏的“東風”并沒有吹到2023年。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行業是一個技術迭代速度很快的行業,平均每五年都會顛覆上一代技術,目前整個行業處于技術發展路線選擇的十字路口。作為最大收入來源,公司光伏電池片產品是行業中面臨淘汰的PERC電池,光伏電池片亟需技術升級。
不過,公司對此已有規劃。早在去年,公司在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上表示:結合市場變化情況,適時把目前的PERC產能逐步升級為轉換效率高、提升空間大的TOPCon和BC電池技術。
圖片來源:PEXELS
再說石墨電極產品。2023年石墨電極下游電弧爐煉鋼企業開工率不足,石墨電極行業供大于求,導致石墨電極產品量價齊跌。與此同時,石墨作為鋰電池負極的主要材料,伴隨著鋰電池的產業起伏而波動。鋰電池產業鏈經過2020年至2022年的快速擴張,2023年市場漸顯“疲態”。這一年,鋰電池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利潤空間嚴重壓縮,出口訂單明顯減少,開工率嚴重不足。
2023年負極材料頭部企業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對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價格沖擊較大,也使得易成新能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毛利率下降較多。從銷售情況看,公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嚴重滯銷。報告期內,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銷售量、生產量、庫存量分別為3.59萬噸、4.32萬噸、1.40萬噸,同比2022年同期相分別降低36.02%、降低17.32%、增加132.30%。
行業拐點將至,出海或是其中一種突圍方式。不久前,易成新能生產的首批103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已經通過認證。這標志著易成新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可以順利“出海”。 放眼2024年,鋰電池負極材料雖然自3月來出現價格提高、市場回暖的信號,但行業整體仍處于階段性供過于求的狀態。相對于國內市場,海外市場的價格更高,同時,在海外市場布局,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并且形成“國內、國外”兩條腿走路的布局,降低單一市場風險。
而要在海外立足,則還需通過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拓寬營銷渠道,發展國際客戶,全面提升負極材料產品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這對于易成新能同樣是機遇與風險并存。希望,監管層對于易成新能業績變臉給予管理層和公司的警告,可以小懲大戒,讓公司長點心,在未來的市場搏擊中戒驕戒躁,一步一個腳印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