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紅杉、軟銀位列股東,AI藥物研發商“晶泰科技”通過香港IPO備案
近日,證監會官網發布關于QuantumPharmInc.(量子醫藥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
文中提到,量子醫藥有限公司通過境內運營實體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泰科技”)提交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材料收悉。量子醫藥有限公司擬發行不超過411,378,0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據悉,晶泰科技于2023年11月30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為港交所第18C章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規則正式生效以來,按此規則遞交上市申請的第二家公司。晶泰科技上市主要中介團隊包括:中信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普華永道為其審計師;方達、盛德分別為其公司中國律師、公司香港及美國律師;君合、史密夫斐爾分別為其券商中國律師、券商香港及美國律師;弗若斯特沙利文為其行業顧問。
2015年,晶泰科技由麻省理工學院培養的三名物理學家溫博士、馬博士及賴博士聯合創立,已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前沿的基于量子物理的人工智能賦能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型研發平臺,采用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先進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計算以及可擴展及標準化的機器人自動化相結合的方式,為制藥及材料科學等產業的全球企業集團和創新公司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及服務。
此前,晶泰科技歷經6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50億元,投資者陣容豪華,囊括了騰訊、紅杉中國、軟銀愿景基金、谷歌等知名機構,此外還有國壽股權投資、海納亞洲創投基金、真格基金、五源資本、Neumann Capital、Artisan Partners、人保資本、中金資本、招銀國際資本、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中信證券投資、中信資本、海松資本、順為資本、方圓資本、Parkway基金、雅億資本、峰瑞資本、人人公司等。
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晶泰科技營收分別為3564萬元、6280萬元和1.33億元;相對應經營虧損分別為1.26億元、2.99億元和5.25億元。2023年上半年,晶泰科技營收為7997萬元,經營虧損為4.35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晶泰科技的客戶群涵蓋全球前20大生物技術與制藥公司(按2022年收入計)中的16家。晶泰科技的收入來自藥物發現解決方案、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晶泰科技擁有700多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超過120項已授權專利、約27項正在進行的藥物發現項目,并有四個研發機構,實驗室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
IPO前,公司聯合創始人,即溫博士、馬博士及賴博士,通過合計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13.45%的權益,有權在股東大會上共同控制60.68%投票權的行使。
猜你喜歡
奧博資本、厚樸資本領投,人工智能藥物研發服務提供商晶泰科技完成4億美元D輪融
中國生物制藥集團跟投,紅杉資本、五源資本等早期股東繼續追加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