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李斌,終究還是一個“賭徒”
一邊是全新旗艦車型ET9預售價80萬引爭議,一邊是交付量新勢力墊底,2023年全年交付目標僅完成65.3%,業績虧損繼續擴大,理想主義的李斌,在不斷掉隊中還在堅持自己的“高端夢”。
同時,蔚來全方位跨界,從手機、芯片到電池、充換電站、車險…每一個都是投入百億的大項目。2023年,蔚來終于扛不住資金壓力首次降價,裁員、開放換電、放棄電池制造…開始了一系列斷臂求生的降本增效。
開源節流并不符合李斌一直以來的行事風格,但現在的蔚來,似乎更需要活下去。
01
6年時間虧損800億,資產負債率高達80.78%
在造車生涯的第6年,蔚來的虧損還在持續加劇。
2020年,蔚來營收162.6億元,凈虧損53億元,2021年營收361.4億元,凈虧損為40.2億元;2022年,蔚來營收492.69億元,凈虧損144.37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凈虧損154億元,超過2022全年虧損,虧損金額同比增加10.8%。
據統計,目前為止蔚來累計虧損超過800億元,已經成為蔚小理中虧損最大的企業。而對于虧損,李斌的解釋四個字就可以概括-長期主義。
為了實現長期目標和戰略部署,李斌將蔚來的換電網絡比作互聯網的云服務基礎設施,把虧損當成對研發和基建的投資,形成用“研發投入換取長期毛利”的底層邏輯,換言之所有虧損即為戰略性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8日投資機構CYVN再次向蔚來進行總計約22億美元的戰略投資。至此蔚來的累計融資已經超過了1150億人民幣,但其融資速度還是扛不住虧損速度,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蔚來資產負債率已高達80.78%。
杠桿總會破裂。外部融資不應該成為企業擴張的路徑依賴,僅靠資本支撐沒有造血能力的車企,必將在歷史的車輪中被碾碎。
事實上,蔚來在2019年就已經經歷過一次“倒閉傳聞”,目前出現第二次倒閉傳言,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不得不親自下場強調:“蔚來汽車不會倒閉,也絕無倒閉的可能,請大家放心地體驗和購買蔚來的汽車。”
02
全方位跨界布局未來
如此巨大的虧損,蔚來到底換來了什么?
在網友視角有種說法是:蔚來的車價里面,有三分之一是售后服務費的構成,三分之一是換電的成本,車子本身的價值只占三分之一。
從公開數據來看,最大的亮點其實是蔚來的專利數量遙遙領先,但從市場反饋角度,消費者感受并不算太明顯。
其次,2024年1月1日,據瀟湘晨報發布的數據:蔚來已累計建成蔚來中心145家、蔚來空間335家,服務中心310家、交付中心62家,大多位于城市核心地段,并可提供展廳、辦公、閱讀、休閑、聚會等多種服務。代價是昂貴的租金,蔚來北京中心東方廣場店的年租金超過了7000萬元。
2023年,蔚來在全球新建換電站1035座,累計建成2350座,即使以最便宜的第三代換電站來計算,蔚來也要投入超過10億元,2024年,蔚來打算一意孤行再投1000+換電站。然而不得不提的是,雖然換電站被稱為“蔚來的護城河”,但蔚來賣出的車越多,要建的換電站就越多,將來或將陷入越賣虧的死循環,徒增了規模優勢。
除此之外,在更細分的科技產業領域,大到動力電池小到NIO phone手機、車機芯片、車險…蔚來無一例外親自下場,布局的產品線高端、困難且燒錢,每一個幾乎都是百億項目。
李想曾經說過:“在這么好的主賽道,任何精力的分散都是犯罪”。
而在巨額虧損之下,李斌不惜巨資投入大而全地全方位跨界布局未來,目前來看,無論手機、換電站、還是車險均未給蔚來帶來營收。
李斌試圖打造一個“蔚來生態”,通過生態建設來提升品牌的競爭力,但他似乎低估了生態建設的成本,也高估了生態建設的價值。
蔚來的身上,有過很多標簽,“高端定位”,“服務好”,最鮮明的一個便是“長期主義”。然而,以長期主義自居的李斌,卻在豪賭未來的布局上一意孤行,比任何人都激進。
一直自命不凡的蔚來雖然本身并沒有什么品牌底蘊,但為了避開特斯拉和新勢力的競爭,直接把自己產品的價格拉到了“豪華車”的級別。李斌也曾表示,“蔚來堅持不降價,我們會推著價格往上走,不在20萬元級別與別人‘卷’,蔚來始終要保持自己的高端定位。”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持續洗牌,競爭越發激烈。深層次而言:現在的蔚來,已經無法從自己搭建的高臺上下來,要么站上巔峰,要么跌入谷底。
03
放下宏大敘事,好好賣車
在最近的媒體溝通會上,當被問及新一年的期望時,李斌的回答是“好好賣車”,并反復強調提升短期業務效率,把“活下去進入決賽圈”當做優先目標。
不務實也不行了。新的一年,車企之間的競爭將愈發內卷,淘汰進程加劇。
理想將在2024年發布和交付4款產品。2024年上半年會發布面向更年輕家庭的中大型SUV,理想L6,下半年還會交付三款純電產品。小鵬在2024年第一天推出旗下首款MPV車型小鵬X9,除此之外,將重點探索中低端走量市場。
華為集科技之大成,重磅推出豪華科技旗艦車型——問界M9,極氪007和北汽極狐αT5雙雙問世,三年之約已到,小米也高調開啟技術發布會加入戰場。
在激烈的競爭中,高端化已經成為眾多汽車廠商們應對戰火的最優解。
比亞迪旗下高端汽車品牌仰望,定位高于騰勢,已經發布了首款車型,售價區間在80萬~150萬元;BeyonCa旗下首款概念車—GranTurismoOpus1也正式亮了相,官方稱量產版車型預計售價在100萬元左右;廣汽埃安的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鉑,其首款車型Hyper SSR就推出了兩個版本,預售價分別為128.6萬元和168.6萬元。
而蔚來也發布大型旗艦轎車ET9,只不過2025年第一季度才能交付,但其高達80萬的預售價引起了不少網友爭議。
從市場數據來看,以奔馳S級、寶馬7系、奧迪A8L、保時捷Panamera等為代表的傳統品牌以品牌價值、技術沉淀、先發優勢為競爭力,筑起了護城河,并占據了國內行政級轎車大半的市場份額。
在《博望財經》看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確定性因素,蔚來想要切入高端市場,缺乏品牌底蘊和科技硬實力將成為其長期前行的首要阻力,質疑聲也將越來越多。
2024年新能源汽車的大亂斗已經不可避免,從車型競爭、技術核心再到價格戰各大品牌將會各顯神通。李斌曾預測,2024-2025年將是新能源汽車決賽的開始,前面都是資格賽和淘汰賽。
群雄爭霸之中,蔚來還在“向上”,小鵬在“向下”,而理想只想賺錢活在當下。
從極致擴張到緊急收縮,李斌好像變得更加務實了,當然,更大的可能是賭不起了。獲得融資后的蔚來,2024年如果還不能快速提升銷量,或將稱為下一個資金鏈斷裂的威馬。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