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46億,高盛來抄底了
2024年1月3日,高盛旗下的高盛資產管理(簡稱GSAM)宣布生命科學一期基金完成最終募集,規模達6.5億美元(約46億人民幣)。高盛透露,該基金為超募,投資者涵蓋了全球多元的機構投資者、戰略投資者、高凈值人士及高盛員工等。
這是高盛的第一只生命科技主題的基金,高盛還特別提到,這是生命科技股權投資領域史上最大的首期基金之一。
在過去的一年之內,高盛資產已經宣布了5只私募投資基金的最終募集,規模合計達260億美元。
高盛首只生命科學基金
高盛資產管理在2021年成立了以原高盛生物技術投資銀行部全球主管阿米特·辛哈為首的生命科學投資團隊,另外還設有由平均從業經驗超過24年的學術專家、臨床醫生、科學家和企業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
兩年之后,高盛首只生命科學基金落地,其推出的時機很有意思。無論全球還是中國,生命科技都是近兩年多以來創業公司融資規模、融資數量以及估值下滑最明顯的行業之一,biotech們正在為融資困難而發愁。
Novotech日前發布的白皮書顯示,2023年全球對早期生物技術公司的投資相比于2022年下降了 40%,與兩年前相比更是下降了55%,這一下降幅度史無前例。該白皮書認為:“經濟壓力、激烈競爭、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和監管變化等多種因素的融合正在重塑該行業,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成熟的制藥巨頭都受到了影響。”
在生命科技的資本寒冬之下,高盛來抄底了。
據了解,高盛生命科學一期基金將專注于生命科學領域的成長型私募股權投資,重點關注具有生命科學工具和診斷技術等多資產投資組合的中早期醫療企業。具體的,高盛資產管理已經確定了幾個涉及行業基礎創新和結構性變革的投資主題,包括精準醫療、遺傳學、細胞療法、免疫療法、合成生物學和人工智能。
在官宣關閉的同時,該基金已經完成了約9000萬美元的投資,投資了5家企業,分布在精準醫療、免疫療法,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腫瘤、神經性疾病和罕見病領域的應用等生命科學創新前沿領域。
高盛也非常關注中國生科行業,此前已投資了樂純生物(一次性生物工藝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和臻格生物(制藥和生物技術行業藥物開發及制造服務商)等企業。
高盛資產管理生命科學投資主管阿米特·辛哈表示,“我們正處于生命科學領域蓬勃創新的黃金時代,技術突破正開創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新方法。在當前環境下,我們認為正是投資下一代領先生命科學領域優質企業的良機。憑借高盛資產管理的全球平臺能力,我們希望成為這些企業的首選資本伙伴,助其充分發揮潛力。”
高盛資產及財富管理全球主管馬克·納科曼則表示,“生命科學是私募投資市場最活躍的領域之一,技術進步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改變醫療保健行業。我們與該領域的公司合作已久,期待世界一流的管理團隊能夠在高盛資源的助力下,持續推動行業進步。”
過去一年,高盛大舉募資2000億
高盛資產管理是高盛旗下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部門,截止2023年三季度末,其管理的資產規模已高達2.6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之一。
2018年大衛·所羅門出任高盛CEO之后,將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視為高盛未來的增長引擎。以私募股權為代表的另類投資,是高盛資產管理尤為看重的板塊。
不過,2022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交易低迷,大大沖擊了老牌投行們的收入。高盛在2023年初裁員3000多人,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的一輪裁員。高盛不得不收縮戰線,砍掉了一些燒錢的創新業務,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實際上,在資產管理業務上,高盛2019年以來就在做戰略調整。
一方面,高盛自2019年開始進行資產負債表“瘦身”,即減少其自身持有的另類資產,以外部資本予以代替。其首席執行官David Solomon計劃籌集1500億美元用于全球另類投資市場,該目標稍后上調至2250億美元。高盛還在亞洲建立了公司史上首個籌款團隊,積極籌措資金。
另一面,2023年9月,高盛就出售其個人財富管理(PFM)部門達成協議,退出了投資金額在1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之間的的高凈值市場,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超高凈值市場。
在這一背景下,過去的一年中高盛資產管理已經官宣了5只私募投資基金的關閉,基金規模合計達260億美元。
2023年1月10日,專注于氣候環境解決方案的Horizon Environment & Climate Solutions一期基金,最終募資規模為16億美元。2023年2月8日,成長型股權投資基金West Street Global Growth Partners一期基金,最終募資規模為52億美元。2023年9月20日,兩只私募二級市場基金,Vintage九期基金和Vintage Infrastructure Partners,規模分別為142億美元、10億美元。2023年10月23日,West Street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IV基金,規模40億美元。
上述基金中,生命科學基金、氣候與環境解決方案基金、West Street Global Growth Partners、Vintage Infrastructure Partners等基金都是首次募集,高盛在過去一年大大擴張了自己的另類投資版圖。S基金則是高盛的傳統優勢業務,高盛在這一領域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第九期基金刷新了高盛該系列基金的募資紀錄。
在2024年,高盛手中將握有充足的彈藥,在低迷的全球一級市場上擇機出手。高盛資產管理此前發布2024年投資展望稱,看好另類投資貢獻超額收益。
高盛資產管理亞太區另類資本市場與策略主管斯圖爾特?里格利(Stuart Wrigley)表示,“投資者需要更靈活全面的解決方案來駕馭2024年的市場動態。在有望貢獻超額收益的另類投資上采取積極策略,合理配置多元資產以及風險管理將非常重要。此外,我們認為可持續發展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領域的長期顛覆性趨勢應將取得激動人心的發展。”
猜你喜歡
高盛在華全資子公司獲中國證監會批準 又一家外商獨資券商將至!
10月18日,高盛宣布,中國證監會已對高盛成為旗下中國合資企業高盛高華證券有限公司 (高盛高華)唯一股東的事項準予備案。高盛將收購目前尚未擁有的高盛高華股權。這標志著高盛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的17 年后,展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