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蘇州,這家VC正迎來IPO梯隊
“截至今年8月,我們投了9個項目,其中我出手了4個?!?
在前往開會的路上,85后投資人崔琦用爽朗的聲音說道。而今天,這個投資人迎來了今年的首個IPO。
10月10日,國產CAD軟件廠商蘇州浩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辰)登陸科創板,發行價為103.4元/股,開盤價為90.88元/股,開盤價較發行價下跌12.1%。截至上午10點,浩辰軟件股價為90.49元/股,市值為40.61億元。雖然開盤表現不及預期,但作為今年第七家百元新股,按發行價計算,浩辰軟件募集資金總額為11.6億元,超募近4億。
作為第二家上市成功的國產CAD軟件企業,浩辰軟件身處爭霸國產CAD市場的“五雄”之列。而穿越其股權結構,以順融進取一期和二期共計持股7.43%位列第二大機構股東的順融資本也隨即浮出水面,而這正是崔琦作為合伙人所共同創辦的蘇州本土投資機構。
圖為:順融資本跟浩辰創始團隊,左二和左三為順融合伙人劉彪和崔琦
經計算,按照持股價值,相對于這筆投資,順融資本可以有2.5億的投資回報,而之所以單個項目有這么高的收益回報,還得歸因于其投早投小的戰略。
崔琦透露,“在每一期基金里,我們會布局一批早期高占比項目,這類項目只要有一個上市,可能整個基金都會回本,甚至翻幾倍。我們不是一個PE機構,所以IPO數量不會那么多,但順融每一個IPO持股比例都會在5%-10%。作為一個市場化的早期投資機構,我們更看中IPO獲利的倍數?!?
據其介紹,截至今日,順融團隊投資的百個項目中,已有13家上市,目前等待上會的近10家,報告期內有超20家企業,另外還有30多家在快速成長的早期企業,高泰電子、靈鴿科技、龍創設計、丹耀光學、威達智、佳祺仕等企業儼然已形成“順融系”IPO梯隊。
不禁讓人好奇,這家扎根蘇州的風險投資機構:管理10支早期盲池基金,近30億資金規模,背靠20家上市公司LP,到底成績幾何?又是如何陪跑創企從0到IPO?
從對浩辰的投資中,或許可以略窺一二。
清華學子30年“死磕”CAD,VC帶LP一起投
1992年恰逢全球CAD行業興起,陸翔、潘立等幾名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畢業生,在北京一家民房幫人代開發各種CAD軟件。發展了一段時間后,創始團隊發現在業內大部分企業都在用海外現成代碼的時候,毅然決定投入整個CAD底層代碼引擎的自研。
2009年,蘇州科技局將浩辰從北京引入蘇州,并對其進行了天使輪投資。隨后參與投資浩辰的胡立新加入,此舉對公司后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胡立新有著豐富的投融資經驗,能準確理解并判斷市場,其通過自行購入浩辰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CAD企業在市場化之前,大多需要依賴政府項目和支持,而胡立新的加入為浩辰在蘇州政府的資源支持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浩辰內部,陸翔負責技術,俞懷古負責銷售,胡立新則主要參與關鍵戰略節點的討論,可謂各司其職。
2016年,浩辰搭上工業軟件正版化的東風,實現了扭虧為盈,并在產品、銷售、渠道等商業模式相對成熟后,于2018年開啟了第二次融資。
彼時,雖然在整個國內自研的工業軟件中,浩辰是以CAD為代表為數不多的可選擇標的之一。但是那一輪融資,很多資方卻略顯不感興趣。
崔琦尤記得,當時主動拜訪浩辰時,很多機構表現出了看不懂。“因為浩辰銷售過程中有大量經銷和代理,有一些券商背景的投資機構就覺得會有問題。但我不是第一次了解浩辰,從對工業軟件的能力模型和市場地位,以及國產滲透率等,我覺得從行業和產業的角度是很優秀的標的。”
在看到會議室中略帶白發的幾個中年創業者,崔琦甚至產生了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仿佛看到了當年風華正茂的大學生,用近30年時間從0到走到1,他不禁感嘆道,“技術并無近路可超、唯一要的是堅守”。
認識到工業軟件處于行業的關鍵節點,順融在2018投入了第一筆2千萬,并幫助浩辰對接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去做看圖王及云化產品的線上互動,包括廣告變現等業務機會。隨著對浩辰的資源賦能深入,順融在1年多后再次加注2千萬,同時讓出3千萬份額給其LP中金啟辰。
IPO前,胡立新合計持股19.6%,蘇州科創持股11.89%,順融資本合計持股7.43%,吳江東運持股5.35%,中金啟辰持股4.46%,機構股東均為蘇州本土企業。按當前市值40億計算,胡立新持股價值為7.84億元,順融資本與中金啟辰持股價值分別為2.972億元和1.784億元。
但上市并不意味著順融跟浩辰的投資就此以高收益收尾。
崔琦坦言,工業軟件行業最基本屬性就是天然高度依賴并購發展,海外的工業軟件巨頭如西門子、達索均是如此,浩辰也不例外,需要通過上市去做橫向的投資和并購。上市后,浩辰會跟順融在投資并購上緊密合作,以平臺去做產品的吸納,來實現未來發展的極大加成。
“這就猶如T字型??v向上,浩辰會沿著3D持續加大投入,借助資本市場力量以3D為核心去募投,會是后續研發投入的大頭;橫向上,浩辰會差異化其他工業軟件,從國內外去尋找可并購標的,實現功能的疊加?!?
以圈子賦能:產業、區域雙聚焦,孵化、投資兩手抓
浩辰的成功上市,揭開了順融的面紗。
這家成立于2014年的蘇州本土VC,5位合伙人均來自元禾控股的早期投資平臺,創始合伙人王亞雄和劉彪都是元禾控股成立不久就開始培養的一批投資人。
彼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意識到早期深入產業鏈投資更具優勢,抱著投早投小做深產業鏈的初衷下,五人離開元禾控股成立了順融資本。管理的第一支天使基金3000萬,其LP均為當年他們投資的企業創始人和產業內的朋友們。同時,為了更好的幫助這些初創企業,同步又成立了蒲公英孵化器。
起家于工業基礎實力雄厚、科技創新創業活躍的蘇州,近10年間,順融順著產業鏈尋找項目,形成了聚焦工業的從材料芯片到核心零部件到高端裝備及工業軟件的投資網絡,投資了近百家工業科技企業。
蒲公英孵化器沿著長江經濟帶和華南地區共設立了20個孵化器設點,形成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地互動的項目源和合作伙伴網絡。順融和蒲公英以蘇州為中心的100公里為主、以深圳為中心的100公里為輔進行投資,并確定了公司目標成為中國科技創新雙高地的產融資源鏈接者的愿景。
據悉,含合伙人在內,順融資本投資團隊由20余“理工科”人組成,有12人在一線看項目,主打“一專多能”,平均一年投10個左右新項目,基本都在企業前兩輪融資進入,外加追投2-4個老項目;而蒲公英孵化器團隊有80余人,一方面可以跟順融資本資源協同,前端共同挖掘投資標的,后端為投資企業做好增值服務,另一方面配合政府做好招商和園區管理等工作。
生于斯長于斯,在大量本地產業資源的鏈接下,聚焦區域的投資布局,不僅讓包括中金、東吳證券在內的各大母基金成為了順融的LP,還有20多家上市公司及數十家本地企業創始人高管成為了順融的LP。
在地域跟產業的雙聚焦下,崔琦表示,順融不僅調用大量時間為被投企業鏈接各方資源,包括產品、供應鏈、投融資、并購等,同時也為LP提供直投項目推薦,招商以及產業園區運營等服務。以2019年順融天使投資的深圳貝德凱利為例,順融以蒲公英孵化器對接了政府資源,為其找了2萬多平米的廠房,并協調改造配點設施,將該公司總部從深圳遷到了蘇州。而在LP直投端,除給中金啟辰推薦浩辰外,順融還給其引薦投資了創鑫激光等項目。目前順融推薦給LP聯合投資的企業超過20家。
如崔琦所言,順融資本背后是一個生態圈,以資本和實體企業的力量助推科技創新創業發展。
順融四期募資在即,聚焦雙碳重點布局
在資源、生態的加持下,要提高投資成功命中率,順融也給出了自己的解法:投到產業鏈的關鍵環節。
崔琦表示,即便很早期的項目,只要在核心位置,就值得被敏銳關注到;反之,即使有一定體量,但如果未來成長性有限,也不一定會去投資。他認為,這跟目前資本市場包括交易所關注的科創板“卡脖子”,創業板三創四新無意中是對上的。
“譬如2015年前布局終端產品和智能裝備,仍可以收獲到很多優秀項目。2018年后,工業軟件開始被人們認知,以浩辰為代表的企業在一級市場嶄露頭角;再到近這兩年,特別是半導體或者新能源賽道起來后,行業開始涌向上游,核心材料及芯片、關鍵零部件備受關注?!?
目前,順融資本也在進行順融進取四期的募資,基金規模6億元。
崔琦表示,過去隨著3C通信行業快速發展,華東和華南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領域的制造業巨大提升,包括芯片、零部件及整機,而未來3-10年會被大量遷移到到新能源、汽車、光伏領域。而下一代光伏、半導體、氫能氨能,整個的底層架構都非常不成熟,有大量的中早期項目投資機會可以去探索。
隨著順融即將進入第二個十年,崔琦表示,順融依然會堅持投早投小投工業和押注拐點,并以蘇州、深圳為中心展開布局,專注產業和聚焦地域,重點投資氫能、高端裝備、激光半導體設備等領域,并堅定看好中國制造,夯實全球雙碳的制造業基礎,而這其中,有大量的基礎的原材料、結構、設備的創新,可以重點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