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獨角獸IPO終止,估值90億
9月27日,上交所終止了縱目科技的科創板上市審核,智能駕駛獨角獸的IPO折戟。
據悉,2022年11月23日,縱目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期間僅完成了一輪問詢,其首次IPO征程歷時10個月便宣告結束。
縱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總部位于上海,主要從事低速場景下的汽車智能駕駛系統相關業務,產品布局在算法軟件到系統硬件領域,能夠為整車廠商提供由智能駕駛控制單元、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等硬件及配套軟件和算法集合而成的智能駕駛系統。公司智能駕駛系統可提供覆蓋 L0 至 L4 級別低速智能駕駛功能,包括全景式監控影像功能、自動泊車輔助功能和自主泊車功能等,可滿足不同整車廠商及不同車型的需求,是汽車廠商的一級供應商。
公司創始人唐銳系美籍華人,本科畢業于清華電子工程系,是“清華派”自動駕駛陣營的一員。回國創業前,曾在英國CSR半導體公司任汽車事業群資深工程總監,管理每年超過2.3億美元的汽車半導體產品的定義和研發。回國后,唐銳來到上海張江,基于推進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初衷,2013年,唐銳創建了縱目科技。
招股書顯示,唐銳通過第一大股東香港縱目持有公司 22.17%股份,通過其控制的員工持股平臺上海縱目、上海浩目及其一致行動人李曉靈控制的寧波縱目、寧波天縱合計控制公司 33.30%股份,是公司實際控制人。
縱目科技是業內較早基于環視攝像頭圖像提供ADAS預警解決方案的供應商,2015年10月,縱目科技推出標清環視 ADAS 系統產品,逐漸量產,并在2016年3月通過上海博泰向整車廠商吉利汽車供貨。2016年上半年,縱目科技實現凈利潤144.44萬元,一改之前無利潤的窘迫處境。
不過,目前縱目科技業務單一,營收規模整體較小。招股書顯示,縱目科技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3個月營收分別為4966.01萬元、8383.04萬元、2.27億元及9003.48萬元;凈虧損分別為1.60億元、2.09億元、4.16億元及1.55億元。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合并層面未分配利潤為-11.19億元。尚未盈利及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股份支付費用、人工成本、研發支出金額較高、毛利率較低,公司 2021 年研究開發服務收入下降,部分產品價格下跌;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3個月,縱目科技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11億元、-1.98億元、-4.64億萬元、-1.66億元,成因主要系公司持續虧損,存貨、應收款項等經營性流動資產規模迅速擴大,公司主要依靠籌資活動帶來現金流量。
成立至今,縱目科技也先后完成10輪融資,累計融資超25億元,小米、復興、日本電裝、同創偉業、君聯資本等知名投資者陸續入股。在科創板IPO申請受理前8個月,縱目科技剛完成10億元E輪融資,估值達到90億元。
招股書顯示,截至IPO前,君聯資本控制的三家基金中,君聯成業持股7.55%,聯瑞前沿持股1.2%,秀悅投資持股1.19%,合計一共持股比例為9.94%,為縱目科技的第一大機構股東。此外,在縱目科技D輪融資中,小米產業基金投資1.41億元,截至IPO前,其持股比例為4.73%,是縱目科技第五大股東。
在縱目科技首輪問詢中,上交所對公司技術、持續經營能力等18個問題進行了問詢,其中提到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的第一大客戶賽力斯汽車,縱目科技表示,賽力斯問界品牌截至2022奶奶前三季度有 M5和 M7 兩款量產車型,公司均為其自動泊車輔助功能產品獨家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3個月,縱目科技在各期末的貨幣資金加交易性金融資產分別為 6949.47 萬元、5896.04 萬元、7.99億元和10.61億元,但在賬面資金沖模的情況下,縱目科技分別還有各類借款合計分別為 5221.42 萬元、8343.39 萬元、1.35億元和1.48億元的短期借款。
縱目科技對此的解釋為隨著業績擴張,IPO若不能及時完成,為經營活動需求增加現金儲備。據了解,此次IPO,縱目科技擬募資20億元,分別用于上海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東陽智能駕駛系統生產基地項目(一期)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如今,縱目科技科創板IPO終止,20億融資暫停,縱目科技又將如何部署下一步發展所需資金呢?
猜你喜歡
縱目科技獲東陽冠定領投超10億元E輪融資
遠海基金、臨芯資本、佐譽資本、復樸資本、青島元盈、泰有資本及老股東湖州環太湖集團和創徒投資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