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愛前旗下基金近1年跌超20%,平安基金發新會“遇冷”嗎?
(數據來源于同花順 截至7月16日)
近期筆者發現,平安基金的神愛前在發行一只新基金平安策略回報混合A/C,該基金屬于偏股型基金,基金集中認購期5月12日-8月11日,該基金由神愛前管理。然而,筆者發現,盡管在2020年前后神愛前風頭正勁,其管理的產品也是基民熱衷持有的標的,但近年來神愛前旗下基金業績并不理想。
除了神愛前外,平安基金還于7月10日-7月28日發行平安新鑫優選混合A/C,該基金由張曉泉管理,該基金也屬于混合型產品。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張曉泉旗下基金僅有3只,由于成立時間較短,這三只基金的業績均處于虧損狀態。
01
近1年來神愛前旗下基金跌超20%
(數據來源于同花順 截至7月16日)
2023年已經過半,公募基金年內發行整體遇冷。截至6月28日,年內新成立基金達517只,較去年上半年統計的663只明顯下降。其中,有119家公募持牌機構參與了基金新發,仍有78家機構沒有發行新基金。盡管今年上半年新基發行遇冷,但并沒有降低平安基金發新基的熱情。
(數據來源于同花順 截至7月17日)
近期平安基金有三只基金在發行,2只是偏股混合型基金,1只債券型基金。其中平安策略回報混合A/C,擬任神愛前為基金經理,盡管在業績高漲時,常被基民稱為“神愛錢”,但從近年來的業績看,神愛前業績不太理想。此次,再度發布新基金,基民還會買賬嗎?
作為基金產品的直接管理者和投資決策者,主動型基金的投資收益和基金經理的個人因素存在密切的關系,基金經理直接影響著基金的投資風格和業績。所以說買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當挑選基金的時候,需要投資者不僅要考慮這只基金的業績好不好,還要判斷基金的業績能不能持續。
接下來我們簡單回顧一下,神愛前旗下基金的業績。據天天基金網顯示,神愛前曾任第一創業證券研究所行業研究員、民生證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第一創業證券資產管理部高級研究員,2014年12月加入平安大華基金管理公司,任投資研究部高級研究員,自2016年7月19日擔任平安策略先鋒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經理。
(數據來源于同花順 截至7月18日)
近一年來神愛前的收益率并不理想,2022年8月份還維持正向收益,但此后收益率出現下滑,去年12月22日曾降至15.96%,經過半年的運作,神愛前似乎有點回天乏術,截至7月17日神愛前收益率降至17.54%。從右邊的數據看出,年化回報-16.51%,任職以來收益率-17.29%,近1年來收益率-23.88%。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8日)
神愛前累計任職時間6年又363天,目前管理基金總規模88.70億元,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174.32%。以單個基金業績來看,神愛前旗下基金業績也是深陷虧損泥潭,旗下5只基金,無論從短周期,還是長周期看都出現虧損。近3月來5只基金全部出現虧損,其中平安品質優選混合A/C虧損最大,其收益率分別為-6.72%、-6.91%。
近1年來神愛前旗下也有4只基金出現虧損,其中也是平安品質優選混合A/C虧損最大,其收益率分別為-23.85%、-24.47%;平安興奕成長1年持有混合A/C收益率分別為-22.90%、-23.52%;平安轉型創新混合A/C收益率分別為-22.65%、-23.27%。
從其管理業績的最大回撤上看,管理時間最長且管理規模最大的平安策略先鋒混合(任職時間6年306天,規模33.55億元),最大回撤高達-36.18%;管理時間抄錯3年的平安轉型創新混合A、平安轉型創新混合C,最大回撤也同樣高達-35.91%、-36.12%。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8日)
我們先來看看,神愛前旗下基金中,規模最大的基金是平安策略先鋒混合基金,也是成立時間最久的基金。目前規模33.55億元,截至7月18日基金單位凈值5.1540。盡管自成立來收益率463.94%,但從短周期業績看,業績有所回撤。
今年來收益率為-3.01%,近3月來收益率為-5.95%,近6月來收益率為-6.09%,近1年來收益率為-22.31%。據同花順顯示,從回撤率上看,在近1年中,該基金的下行風險為15.7081%,大于同類平均;最大回撤為23.3153%,大于同類平均;綜合該基金的下行風險和最大回撤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該基金過去一年風險為高。
在回撤率方面,如果把時間周期拉長,我們以近3年來周期為例,該基金的下行風險為16.1081%,大于同類平均;最大回撤為35.0430%,大于同類平均;綜合該基金的下行風險和最大回撤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該基金過去一年風險為高。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8日)
短期內業績虧損,有基民表示,一直都是高進低割,你這損招套民留民確實是絕。據了解,該基金2021年1季度時規模僅有0.77億元,自2021年4季度才出現大幅增長,但近期業績回撤也引發基民的贖回手中的份額。截至20231季度末,平安策略先鋒混合,期末凈資產33.55億元,比上期減少21.04%。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8日)
除了平安策略先鋒混合基金,我們再看看神愛前旗下第二大規模的基金平安品質優選混合A,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29日,截至7月18日基金單位凈值0.8296。這只基金剛發行一年多時間,但業績卻是不理想。自成立來收益率-17.04%,今年來收益率為-4.86%,近1月來收益率為-5.83%,近3月來收益率為-6.72%,近6月來收益率為-7.66%,近1年來收益率為-23.85%。基金業績差,同類排名自然較為殿后。截至1季度末基金規模18.07億元。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8日)
筆者查看平安品質優選混合A每個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發現,該基金的換手率較為異常,僅2022年4季度有423.49%的換手率,而且6個季度中前十大重倉股中經常出現中天科技、伯特利、隆基綠能、繼峰股份、東方電纜、中國中免、納思達,這7只股票出現的頻次較高。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6日)
筆者還發現,5月26日神愛前還在天天基金網貼吧里發布過名為《為什么堅定看好成長風格?》,文中表述,在市場回調過程中,市場風險偏好走低,成長性行業也受到波及,出現跟隨式下跌。但我們堅定看好成長風格,成長行業的產業趨勢在逐漸清晰,預計市場企穩后,成長風格將領先市場上漲。
未來幾年經濟處于轉型期,高質量發展更為重要,政策導向的科技、高端制造、醫藥等成長性行業的對比優勢有望逐漸擴大,而一些經濟貝塔相關性大、同時暗含預期過高的板塊面臨一些壓力。然而,有基民在文章下面評論表示,別說那些沒用的了,看好這個那個,漲了也沒看你凈值上漲。你目前這個操作水平真不如一個普通的散戶。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8日)
有基民表示,花了1.5%的高管理費,持有快兩年還虧損15%,真正的垃圾玩意,走了,永遠不見。也有基民稱,從建倉到現在就沒見漲過,一直追高持股是什么意思?是接盤俠嗎?甚至有基民表示,你好像一點也不愛錢,六年任職回報都是負的,普通人閉著眼瞎選也不至于這么差吧。
02
平安基金重固收輕權益
李化松持股同質化嚴重
據平安基金官網顯示,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核準的基金管理公司,堅持“以專業承載信賴”的經營理念,致力于為海內外各類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專業、全面的資產管理服務,成為行業領先的綜合型資產管理公司。平安基金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深圳,注冊資本金13億元人民幣。
目前,平安基金有3家股東,分別為平安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大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三亞盈灣旅業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分別占股68.19%、17.51%、14.30%。據同花順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4年平安基金的規模都只有一百多億,總規模排名也都在50名開外。
到了2017年二季度平安基金總規模沖高至1266.56億元,此后平安基金規模持續上升,直到2022年9月30日平安基金規模創出5543.52億元,平安基金規模有所下降。2022年12月31日基金規模下降至5077.52億元,然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平安基金的整體規模又回升至5438.86億元。
(數據來源于同花順)
作為保險系系基金公司,一般都重固收輕權益的特點,從近年來的業績表現上看,平安基金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從產品結構上看,平安基金的固收類業務占9成,貨幣型基金規模3284.51億元,占比61.36%;債券型基金規模1552.13億元,占比29%;混合型規模316.60億元,占比5.91%。
雖然背靠實力雄厚的平安集團,但平安基金的發展卻談不上順利。據了解,去年平安基金規模下降與業績差有關,特別是權益基金產品的業績虧損。據Wind數據,平安基金在管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成立于2022年之前的有118只,其中僅有3只在2022年取得了正收益,其余115只產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在混合型基金316億元中,筆者發現,李化松的基金規模就占有一定的份額。據天天基金網顯示,李化松先后擔任國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經濟研究所分析師、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分析師、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2018年3月加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權益投資中心投資董事總經理,累計任職時間7年又58天,目前管理規模85.57億元,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103.36%。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6日)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目前李化松旗下有8只在管基金,從業績來看,這8只基金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這樣的表現很難讓基民有獲得感。近三月來基金8只基金全部出現虧損,其中平安研究睿選混合A/C虧損最大,其收益率分別為-10.94%、-11.07%。
近1年來也有7只基金出現虧損,其中平安研究睿選混合A/C虧損依然最大,其收益率分別為-27.42%、-27.85%。如果把時間周期拉長,近2年來也有6只基金出現虧損,其中平安研究睿選混合A/C虧損依然最大,其收益率分別為-40.11%、-40.82%。平安高端制造混合A/C收益率也分別為-39.36%、-40.33%。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平安穩健增長混合基金成立于2021年1月13日,目前基金規模23.86億元,這也是李化松旗下規模較大的產品。截至7月18日基金單位凈值0.8578,自成立來該基金收益率-14.22%,今年來收益率-2.08%,近3月來收益率-1.68%,近6月來收益率-4.23%,近1年來收益率-8.82%,近1年來收益率-13.64%。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筆者在翻看平安穩健增長混合A各季度持倉后發現,李化松旗下的一些產品的持股重合度較高,以2022年1季度為例,其分別是美團-w、中國電力、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隆基股份、保利發展、伊利股份、朗新科技、瀾起科技、立訊精密。如此抱團持股,如果持有的板塊股價出現異動,只會導致同類型的基金產品出現集體回撤。
然而,到了2022年三季度,李化松旗下產品又做出一些調整,我們以平安高端制造混合權益基金為例,重倉股方面出現大幅調整,中國電力、美團-W、貴州茅臺、華友鈷業、天奈科技、隆基綠能、保利發展、愛爾眼科8只個股退出了平安高端制造前十大重倉股名單。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值得關注的是,平安高端制造今年一季報的持倉也出現了變化,筆者隨機選了李化松旗下4只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明細,通過對比發現,平安智慧中國混合基金與平安高端制造混合A的持倉是一致,而平安穩健增長混合A與平安均衡優選1年持有混合A的持倉也有趨同性。如此選股策略,還是較為令人擔憂,如果一些個股業績暴雷,那會對基金業績會造成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權益基金的基金經理“一拖多”造成的主要影響,是持倉高度同質化會給持有人帶來風險。在基金經理跟上市場節奏的情況下,一拖多權益產品有望給持有人帶來較好收益;但一旦基金經理踏空,或重倉個股爆雷,將影響到旗下多只產品。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9日)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平安高端制造混合A成立于2019年4月24日,截至7月19日單位凈值1.6298,截至1季度末基金規模5.74億元。筆者發現,近年來該基金業績并不理想,今年來基金收益率-14.18%,近3月來收益率-9.02%,近6月來收益率-19.96%,近1年來收益率-26.13%,近2年來收益率-39.01%,近3年來收益率-20.58%。從各周期看,該基金業績并不佳。
值得關注的是,李化松旗下基金平安高端制造還曾被指存在風格漂移現象。據基金合同顯示,平安高端制造混合投資于高端制造行業,合同中定義為電子、公用事業、機械設備、交運設備、信息服務、輕工制造、綜合等,但從各季度前十大重倉股持倉可以看出,實際持倉個股與合同所定義的有很大的出入。
我們以2022年4季度為例,平安高端制造混合與平安智慧中國混合的持倉是一模一樣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同樣包括了:招商銀行、寧波銀行、瀘州老窖、山西汾酒4只個股。4只個股持有的市值占基金凈資產比達22.02%,這也超出基金合同中的約定。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7月18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季度前十大重倉股出現變化,第一大重倉股換成國聯股份。不過,自去年4季度以來,國聯股份股價表現并不好。2022年4季度國聯股份曾被媒體質疑財務造假,股價遭受重創。截至目前,股價已從最高的131元跌至50元附近,下跌幅度接近60%。
今年4月國聯股份的年報雖如期發布,但被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帶有強調事項段、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其他信息段落中包含其他信息未更正重大錯報說明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國聯股份年報披露當晚就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實際收入與預告值差異較大是否系因部分交易由總額法調整為凈額法,自查近三年是否存在其他未取得或擁有與相關交易商品控制權直接依據的交易。并說明更正后的財務數據是否仍然存在錯用總額法、凈額法的情形。
如此持股,對業績也造成影響。據平安高端制造A發布一季報顯示,本季度虧損1231.18萬元,期末基金資產凈值為5.74億元;單位凈值為1.86元,本季度累計下跌2.1%,近1年累計下跌9.43%,近3年累計增長30.75%;單季度申購贖回凈額為-310.73萬份。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