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當健康二次遞表后通過港交所聆訊
二次遞表港交所后,叮當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叮當健康,核心產品為叮當快藥)于8月17日通過聆訊,中金公司和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作為中國提供數字醫療健康到家服務的服務提供商,叮當健康一直通過開創線上至線下解決方式為主導的即時藥品零售及醫療咨詢(包括有關線上平臺、線下智慧藥房及快藥服務的運營),促使中國醫療行業轉變及升級。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1年收入計,叮當健康在中國數字零售藥房行業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0%,而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0.0%及6.5%。同樣按2021年收入計,叮當健康是中國即時到家數字藥房行業最大的產品及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達6.8%。
“28分鐘送藥到家”,一直是叮當健康(叮當快藥)的金字招牌。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叮當健康已于中國17個城市建立351個智慧藥房網絡,并通過其配送隊伍配送產品。
招股書顯示,2018-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叮當健康快捷配送模式下的銷售訂單分別為900 萬、1590萬、2230萬、3590萬、910萬筆,分別占總銷售訂單的63.8%、60.3%、55.0%、59.3%、60.7%;快捷配送模式下的收入貢獻分別為2.44億、5.65億、8.88億、13.92億、3.99億元,分別占線上直營渠道及線下零售渠道收入的55.0%、55.3%、 47.6%、44.1%、45.8%;快捷配送模式下28分鐘內送達用戶的銷售訂單占比分別為58.2%、76.8%、85.0%、88.2%、79.9%。
值得一提的是,叮當健康還通過其互聯網醫院及醫療團隊僅就用戶的后續在線診療需求為用戶提供在線診療服務,涵蓋慢性病等醫療條件。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叮當健康的醫療團隊主要包括20名全職及72名兼職醫生、通過與第三方醫療機構合作的800多名外部醫生, 以及包括427名藥師的其他醫療專業人員。
此外,為補充快藥及在線診療咨詢服務供應,叮當健康還提供一系列慢病與健康管理服務組合,包括用藥與劑量指導、后續復診提醒、處方續方,健康信息反饋及醫療健康知識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成立之初,叮當健康選擇的是不開藥店的輕資產發展模式,后續為保證“28分鐘送藥到家”的承諾,公司于2016年方才開始自建藥品配送系統以及配送團隊。而也正因如此,將其拖入了營收節節攀升,虧損日益高漲的艱難境地。
招股書顯示,2018-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叮當健康的收入分別為5.85億、12.76億、22.29億、36.79億、9.87億元;毛利分別為2.40億、4.70億、7.66億、11.62億、3.34億;毛利率分別為41.1%、36.8%、34.4%、31.6%、33.9%。
報告期內,叮當健康的年內虧損及總全面支出分別為1.03億、2.74億、9.20億、15.99億、4.04億元,年內虧損率分別為17.6%、21.5%、41.3%、43.5%、41.0%。
叮當健康的經調整凈虧損額分別為0.70億、1.23億、1.49億、3.30億、4.41億;經調整凈虧損率則為11.9%、9.7%、6.7%、9.0%、4.5%。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叮當健康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9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4.27億元。
成立至今,叮當健康共獲得仁和集團、軟銀中國、招商國際資本、泰康人壽、TPG資本的多輪投資,累計投資金額超34億元,是名符其實的“資本寵兒”。
叮當健康創始人楊文龍間接擁有或控制公司50.48%的股份。其中約21.16%通過健興有限公司持有,約22.59%通過健發有限公司持有,約6.73%通過表決權委托安排持有或控制。
此外,招銀國際資本持股約為7.28%,TPG資本持股則為6.33%。
成功上市后,通過二級市場“補血”,能否擺脫“增收不增利”的艱難局面,仍是擺在叮當健康面前長久的課題。
猜你喜歡
叮當健康二次遞表后通過港交所聆訊
創始人楊文龍間接擁有或控制公司50.48%的股份,招銀國際資本持股約為7.28%,TPG資本持股則為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