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危機下,食品板塊虧損擴大至1億多,統一上半年凈利大跌三成
8月9日,統一集團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上半年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7.2%,但集團毛利率下降4.7個百分點,為30.1%,統一集團稱,這主要受大宗原物料價格上漲、國際油價及疫情影響運輸費用增加導致。而成本的增加,也為統一帶來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上半年統一權益持有人期間應占溢利下滑27.5%,接近三成。
其中,食品業務板塊,統一上半年收益53.7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方便面業務收益51.4億元,同比增長16.9%,扛起了食品板塊96%的業績。統一認為,業績增長是由于上半年部分區域居家辦公成為常態,社區團購等模式加強了方便面這類快消品的滲透率和消費頻次。但增收的同時,利潤卻沒有增長,食品業務板塊凈虧損達1.58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額為7048萬元,虧損數額進一步擴大。
統一飲料業務上半年收益82.5億元,同比增長4.9%,占比超四成的茶飲料增長4.9%,果汁業務增速迅猛,較去年同期增長25.7%。飲料業務凈利10.4億元,較上年11.9億元的凈利也有所收縮。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統一的存貨成本、運輸費用較上年同期均有上升,這也是導致其利潤增長承壓的重要原因。而食品板塊尤其是方便面盈利不佳,也與整個方便食品賽道的競爭愈發激烈,老牌龍頭方便面受到越來越多新興網紅速食的沖擊有關。
統一的老對手康師傅,上年度方便面的利潤下滑了26.7%。與之相比,網紅速食則來勢洶洶,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中國自熱火鍋市場2015年才開始萌芽,2016年市場規模為3.98億元,2017年就爆發增長517%達24.56億元,2021年,中國自熱火鍋市場預計突破百億元。自熱米飯、螺螄粉、面皮等同樣勢頭兇猛,風口上的預制菜也加入了對消費者的爭奪之中。
外部環境競爭壓力增大,今年315曝光的“土坑酸菜”又給了方便面界的王牌明星——老壇酸菜牛肉面致命一擊,導致了消費者的信任危機。統一財報披露,老壇酸菜牛肉面正延續2013年開始的酸菜包工廠參觀活動,邀請近千名消費者、媒體與客戶參觀。然而口碑垮塌容易,重建卻難。面對花樣百出、菜色口味都更加豐富的網紅速食,消費者給予方便面的青睞,不知還能留下幾分。
統一推出的方便面新品牌茄皇。 圖源統一茄皇官微
猜你喜歡
酸菜危機下,食品板塊虧損擴大至1億多,統一上半年凈利大跌三成
8月9日,統一集團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上半年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7.2%,但集團毛利率下降4.7個百分點,為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