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軍加入“新農人”,一顆番茄如何“多多益善”?

        野馬財經李白玉2022-05-07 10:25 大公司
        農業是根本,年輕人是希望。

        一場“種番茄”的比賽,卻吸引著大學博士來參與。

        與常規想象中“面朝黃土背朝天”,主要以艱辛勞動換取成熟果實的方式有所不同。這場“種番茄”的比賽,還要建立復雜的理論模型,開發炫酷的人工智能算法,跨學科利用種植、計算機等技術,對于人才素質有著極高的要求。

        不就是種個番茄,干嘛搞得這么“高大上”?

        事實上,這場由拼多多發起的“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看似只是種番茄,背后的意義,卻遠不止于“種番茄”本身。

        一顆番茄的奇幻比拼

        從一顆番茄可以看到的東西有很多,比如糧食安全。

        中國是番茄生產大國,全球年產1.8億噸(2020年數據)番茄里有三分之一來自我國。但從品種培育、單產水平看,中國和世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根據中國種子貿易協會的數據,2019年我國蔬菜種子進口2.24億美元,占種子進口額的一半以上。在一些地區、一些品種,尤其是蔬菜“洋種子”占比超過80%,甚至幾乎完全依靠進口。業內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一種進口高端櫻桃番茄種子,一粒就要8元,一克4000元,是當下黃金價格的10倍。”

        糧食安全問題關乎國家戰略。去年11月,新華社旗下瞭望智庫發布《2021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報告》特別提到:“以拼多多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持續深耕農村市場,助力農貨上行,支持各地立足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帶,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之一。”

        拼多多CEO陳磊是技術出身,他提出將過去營銷方面的重心更多地轉向研發,并利用拼多多在技術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推動農業數字化。并許下諾言:“拼多多將在未來幾個季度繼續將利潤全部投入‘百億農研’專項計劃,直至達到上限。”

        90后大軍加入“新農人”,一顆番茄如何“多多益善”?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多多農研基地

        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已走過兩個年頭,這場賽事聚集了全球農業科學家,探索數字科技賦能農業,提升農產品的經濟效益的可能性。2021年的比賽主題是高原草莓種植的“人機對戰”,最終由青年科學家組成AI隊戰勝了傳統農人,優勝隊伍實現了商業化比賽成果,將他們的經驗傳遞給農戶。

        而今年春天剛剛結束的第二屆大賽則更進一步。探究利用跨學科的種植、計算機等技術,依照可持續的種植實踐,種植出兼顧高品質和高產量的番茄。

        決賽四支隊伍中的部分隊員是第一次種番茄,也有人沒有在云南種植的經驗,但交出的答卷讓人滿意。

        “從初見溫室到比賽結束,我們經常變換角色,有時候我們是科學家,攻克艱難的技術,建立復雜的理論模型,開發炫酷的人工智能算法。有時候我們化身工人,搬運二氧化碳氣瓶,安裝電磁控制閥,調式各類設備。最后時刻我們又變成coder,開發智慧管控云平臺的前端和后端,形成了自己的產品雛形。” 最終獲得卓越獎的CyberTomato智茄隊隊長趙然說道。

        趙然感慨,“當最后采摘到融合了科技的番茄,并將勞動果實送給親朋好友品嘗時,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雖然我們是學生隊,種植經驗相對較少,但憑借團隊的努力和配合,大膽使用了區別于其他溫室的單桿整枝方案,取得了有效產量第二名的好成績。”

        因為疫情影響,比賽幾乎全部遠程完成,各隊伍之間的交流并不那么多。但在世界和人類陷入危機和困難之時,依然有一群人在探究自然萬物的奧秘,這是一場苦旅,也是希望所在。

        糧食安全里的黑科技

        “番茄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是很多人會有的抱怨。然而番茄如何回到小時候的味道,關于這個話題,浙江大學博士朱常安或許有發言權。

        他來自決賽隊伍喜柿hamato,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見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也知道小時候的味道背后有多少農人的辛勞。“付出了高強度的勞動換來將將溫飽的生活,這種勞動的效率在我的心上留下了印記。”

        因為少年時的記憶,他走上了學農的道路,目前是浙江大學農業與技術學院蔬菜研究在讀博士。

        在比賽中,他發現無論是在日光溫室還是在塑料大棚中,外界的陽光透過覆蓋設施后,達到溫室內部的紫外線會大幅度減少,對蔬菜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所以通過調控溫室內的紫外線,可以達到促進植株和果實生長發育,提高番茄果實營養品質的目的,這也是他們在本次比賽當中所采用的一項環境調控策略。

        90后大軍加入“新農人”,一顆番茄如何“多多益善”?

        圖注:獲得冠軍的番茄快長核心隊員合影

        現代農業對學科交叉和多元化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比賽中他遇到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有人從野生番茄基因組中挖掘功能基因改良現有番茄品種;有人研究新型設施園藝二氧化碳加富設備;有的開發檢測植物本體脅迫狀態的新型傳感器;有的應用功能性物質提高番茄果實營養和風味品質。

        不同的學科背景對一顆番茄的生長起到不同的作用。智茄團隊的楊浩博士本科是工學專業,對于學科交叉他的感觸頗多,農業機械、計算機編程等學科在農學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他本人所在團隊智茄是一支中國農業大學牽頭的多元化背景團隊,由中國農業大學的副教授牽頭,成員包括中國農業大學的博士生、種植企業的研發人員和互聯網公司工程師等。

        他們團隊構建出的數字番茄智慧管控云平臺可對番茄進行實時視頻監控,并進行可視化分析。之后他們計劃將數字番茄智慧管控云平臺的解決方案落地,并且不斷完善。

        90后大軍加入“新農人”,一顆番茄如何“多多益善”?

        圖注:智茄團隊搭建的數字云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溫室里的培育結果距離真正的商業化還有相當距離,運輸和銷路是農人更關心的問題。而這正是賽事主辦方拼多多擅長的。

        商務部數據顯示,農村網絡零售額(服裝、家具和日用品為主)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的差距已經從2016年的7356.4億元,擴大到2020年的1.38萬億元,2021年更是擴大到超過1.6萬億元。這背后,是農產品上行環節復雜,不僅生產環節非常分散,中間損耗又多,往往囊括生產基地、產地倉、銷地倉、多級批發零售商等等,加上國內冷鏈并不發達,直接造成了大量規模不經濟。

        而拼多多正在努力縮小農產品網購的差距,拼多多2021年訂單數同比增長59%,達到610億單。其中,在農產品“零傭金”的政策支持下,平臺涉農訂單增幅尤為明顯。

        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拼多多進行農業創業。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拼多多平臺上的95后“新新農人”數量超過12.6萬,成為推動農產品直連全國消費者的嶄新力量。

        90后種地,有何不同?

        現代農業正在打破人們的一些固有偏見——農民“伯伯”、微薄的收入、看天吃飯——更多年輕人帶著新技術加入到農業隊伍中,他們對農耕這門古老的行業發起了挑戰。

        入圍決賽的四支團隊,90后成員占比約80%。年輕一代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已經成為大賽的主力軍,未來將成為推動中國農業轉型的重要力量。

        對于農業科研領域的青年才俊而言,這項賽事已成為幫助他們準確理解小農需求、針對性開發產品的平臺。決賽隊員祝清震說,當看到自己辛苦開發的智能化控制系統得到農民朋友的認可、真切解決農民實際問題的時候,他都會感到莫大的價值感。不管遇到什么焦慮的問題,新農人都需要充滿自信地繼續追逐夢想,不怕嘲諷和失敗,用積極的行動去挑戰夢想。

        極星農業總經理徐丹是新農人里的“紅人”,更是產學研結合緊密的代表。他率領“番茄快長”團隊奪得此次比賽的冠軍。

        90后大軍加入“新農人”,一顆番茄如何“多多益善”?

        圖注:番茄快長隊隊長徐丹

        “小時候,大人總嚇唬我們‘少壯不努力,長大去種地’,仿佛你即便什么都不會也一定會種地似的。”徐丹說,通過“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這樣的比賽,他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屬于這個時代的科技農業。“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有可能把地種好。”

        受農業專家舅舅的影響,從四川農大本科畢業后他選擇了世界農業頂級院校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繼續深造。在那里他認識到了到了我們和發達農業國家的差距。而他不滿足于書齋知識,選擇放棄博士項目,進入荷蘭最大番茄種植企業Royal Pride Holland,開啟了九年的種番茄之旅。

        通過他和團隊的努力,荷蘭大型溫室的生產技術在國內成功落地,而新農人的培養則成了大問題。在多多農研大賽中,人工智能成為種植者最大的幫手,能夠高效、快速地管理一個溫室。不僅如此,通過算法分析環境參數,還三次避免了病害的大規模發生和農藥的過量使用。

        年輕的新農人就是如此涌現,和老一輩相比,他們掌握更多先進理念,并勇于嘗試,努力磨平溝壑和差距,讓更多更好的農產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之上。

        在四川省大涼山的會理市,25歲的空姐何爽辭職返鄉賣石榴,3個月賣出3000萬,還榮獲國務院農民工工作小組頒發的“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1996年出生的“新新農人”李詩宣過去兩年在平臺銷售當地肉牛、貢梨等特產超過2.3億元,并先后帶動當地多家養殖場、屠宰場、加工廠、經銷商,以及超過100位95后參與到電商產業中,成為劉胡蘭鎮名副其實的電商產業帶頭人。

        圖注:多多農研基地溫室內

        從科研到生產到銷售,中國農業需要太多的人才,以90后為主的新農人正是主力。徐丹在北京密云的基地只需要兩個技術員,卻安排了15個預備職位,他已經為未來的生產儲備了一個人才梯隊。“當你有新的資方、有新的土地、新的項目的時候,再去培養人是來不及的。”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教育部李道亮表示:“雖然目前農村生活生產條件大為改善,但是很多青年人缺乏對農村的歸屬感、認同感,要加強對青年農業人才的品德培育,知農愛農才能真正強農興農。”他強調青年農業人才除了需要具備團隊協作的能力,也要學會奉獻和犧牲。

        腳下的土地不會說謊,而年輕人正在交出他們的答案。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