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念起“生意經”,豪擲4.52億買地做房產
近日,少林寺豪擲4.52億買地的消息,在網上掀起不小的熱議,有人不解“少林寺不是凈土嗎?”有人詢問“怎么才能去少林寺出家?”也有人網友表示,“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少林寺自然也需要與時俱進,念好佛經的同時也念好‘經濟’經?!?
網上熱議,順帶讓網友挖出方丈釋永信背后擁有18家公司控制權,以及少林寺豐富的商業版圖。這位頗有商業頭腦的新時代掌門人,也再度吸引眾人眼球,走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少林寺豪氣買地,不是頭一回
4月6日,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消息顯示,鄭州以掛牌方式出讓了鄭東新區的一宗商業、商務用地,其中,河南鐵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億元競得鄭政東出[2022]2號(網)地塊使用權,該地塊位于育翔路南、龍湖內環東路西,面積57.25畝。
從天眼查顯示,鐵嵩科技剛剛成立兩周,注冊資本正好是4.52億元,由河南鐵投和沅翰實業分別持股51%和49%,而沅翰實業背后是少林資管及少林寺現任方丈釋永信。
細看鐵嵩科技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數字文化創意軟件開發、營業性演出、園區管理服務、住房租賃、房地產開發經營等,與政府制定的產業實施方案,要求完全一致。
據了解,鄭東新區管委會2020年12月3日為該宗地定制了產業實施方案,將項目定位為文化產業類,建成后主要業態必須從事文藝演藝、文化展覽、文化創意產業辦公、酒店及服務型公寓。具體來看,該項目包括一座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文藝演藝中心,一所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藝術展覽館,一個面積約11000平方米的文創產業園區,一家面積約18000平方米的國際五星級酒店,以及面積約19200平方米、可對外銷售的服務型公寓。
雖然是商業用地,但仍然在網上掀起不少的風浪,畢竟在眾多網友心中,少林寺代表著“禪宗祖庭,功夫圣地”,與房地產等商業詞匯很難掛鉤。但其實這并不是少林寺第一次大手筆涉足房地產領域,早在2015年2月,“少林寺將在澳洲建四星酒店和高爾夫球場”等消息就曾引爆國內外網絡媒體。
據了解,2006年時,少林寺便計劃在澳洲南部購買一塊約1248公頃的土地,預計在當地興建500間房屋、350棟別墅,其中還包含一座有27洞規格的高爾夫球場。但是此項目談判多年,一直未果,雖然2014年當地的規劃評估委員會通過公眾聽證會有條件批準項目展開,但最后還是拒絕了部分初期項目規劃。
當年這個新聞也在國內引起轟動。方丈釋永信向媒體表示,之所以要在澳洲建設少林文化中心,并不是因為其商業性質,更多是希望少林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價值觀能被更多人認知。所以該項目的負責人和少林寺也并沒有因此就放棄在澳建設“少林村”的計劃,此后的時間里,少林寺也一直在和新南威爾士州計劃部談判。
直到2015年2月23日,釋永信親自向新南威爾士州肖爾黑文市市長支付約416.2萬澳元(約2040.5萬元人民幣)的支票,一舉付清了該市政府出售給少林寺的18000畝土地款,用于規劃建設澳洲少林禪修中心,重啟“少林村”房產開發項目,而該項目總費用預計在3.6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
少林寺向媒體表示,此次重啟“少林村”項目有兩個目的:一是少林寺計劃在肖爾黑文市建造少林寺分寺;二是配套商業開發,會建造一間四星級酒店及一所少林功夫學院。
據當時議會新聞官提供給媒體的一份文件中,市長加什介紹,當地市政府非常期待該項目可以順利動工,為當地的居民和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加什表示,項目會直接創造750個就業崗位,之后會為相關支持產業帶來900個工作崗位,項目本身每年將會帶來約1.32億澳元的收入。
同時,當地政府預計項目竣工后,能吸引每年超過30萬的海外游客前來,將會極大地拉動當地經濟。
可見,走出國門弘揚中國文化,商業化運營是少林寺在新時代下,擴充影響力的必經之路。
商業化版圖堪比迪士尼
而現實中,少林寺也早已不再是大眾印象中吃齋念佛一般傳統,很早就已開啟全方位的商業化運營,砸重金做房地產,也只是其商業版圖中的冰山一角。
少林寺商業化的主要平臺是少林資管,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釋永福,其股東包括釋永信、釋永乾、中國嵩山少林寺,分別持股80%、10%、10%。
另外,少林資管先后投資了16家公司,目前仍然存續的有7家,8家被注銷,1家被吊銷。而釋永信目前對18家企業擁有實際控制權,包括河南嵩頂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河南嵩山少林寺茶葉有限公司等。
商業經營上,少林寺稱得上集團化運作。
1998年,少林寺成立了實業公司,這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經營起少林禪茶和少林素餅生意;2002年,創辦名為少林書局的出版公司,出版有《少林功夫》等圖書;2007年,成立少林歡喜地有限公司,經營體育用品、文化用品和旅游紀念品等,同時也在少林寺常住院內經營餐館;2008年5月,一個名為“少林歡喜地”的淘寶店開業,經營佛教用品、武術用品等。
除了這些生意,其在品牌輸出上的商業化嘗試,也堪稱大膽前衛。少林寺曾通過授權少林相關網絡游戲、與第三方公司合作開發少林音樂、為聯通號碼開光并拍賣號碼等方式拓展收入來源。2005年,少林無形的前身少林實業還曾授權動畫及網游《少林傳奇》使用少林題材,獲得38萬知識產權出讓費。
2020年9月,少林寺發布聲明,否認和國貨品牌“森馬”有任何跨界合作,更以侵權為由,要求其下架所有標注“少林”二字的商品。這時人們也才驚奇地發現,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商標局中國商標網的數據,從1997年到2020年,嵩山少林寺申請的商標已經達到666個。2009年開始,少林寺還曾多次傳出要在資本市場上市,釋永信出面解釋,“少林寺永不上市?!?
商業化多年,少林寺涉獵領域涵蓋武術學校、佛教用品、旅游、文創、餐飲、服飾、藥品等多個領域,其產業鏈復雜度已經堪比迪士尼。
喜愛“生意經”的少林寺CEO
而少林寺敢有如此大膽的商業化嘗試,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即現任方丈釋永信,外界喜歡稱他為“少林寺CEO”。
1987年,24歲的釋永信在方丈釋行正圓寂后,正式成為少林寺主持。而釋永信有著不一樣的頭腦,他主持重建法堂、鐘樓、鼓樓等,還成立了“少林武僧團”進行全國巡演,進一步提高了少林寺的知名度。在各種潮流文化中,少林寺也不甘落后,多次跟進嘗試多種商業化手段,包括注冊公司、商業演出、建立分寺、開淘寶店等等。
另外,少林寺還立足河南登封,目光瞄向海外,積極對外擴。早在2008年就有媒體統計,通過少林寺的海外文化中心,少林寺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專門研學少林功夫的學校和團體,擁有洋弟子300多萬人。目前少林寺在歐洲、美洲均設有“海外中心”。在少林北美聯合會,職場人愿意每月支付800美元近距離感受少林寺生活。
這位喜愛“生意經”的少林寺CEO,本人也是多次走在潮流的先鋒,為了做好少林寺商業化,釋永信取得了MBA學位;還曾獲登封市贈百萬豪車,攜iPAD出席人大會議,此類算是他與眾不同的趣事。
但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風,加上少林寺過度商業化的行為,也讓其長期以來都飽受爭議。從2015年開始,釋永信還多次被舉報在性與金錢方面有犯罪行為,雖然之后被證明舉報不實,但也給釋永信與少林寺的形象產生了負面作用。
而釋永信多年對少林寺的商業化運作,也并非順風順水。數據顯示,釋永信周邊有14條風險提示信息,他旗下的少林無形資管等公司還有多條被起訴、立案信息。少林寺相關存續企業中天津恒泰北少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自2015年以來8次被列為經營異常,且已連續三年被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面對有些網友對少林寺過度商業化提出質疑,認為少林寺的意義在于佛教的精神,出家人不應該過分關注投資、入世太深。釋永信則淡然回應,“我們只是希望能有自己的生存模式,去繼承僧人農禪并舉的精神,繼承前輩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傳統。如果佛教是避世修行,那早就自取滅亡了,所以,公司運營只是一種手段和載體,我們仍然強調奉獻精神,聘請的職業經理人都是佛教信徒,不以追逐利益為目的。我們只是希望透過現代化商業經營的理念,來更有效地弘揚佛教文化,能讓更多人來參與佛教的建設。”
然而,少林寺的商業化之路遠比想象中的復雜,選擇入世之后,少林寺需要面對的不再僅僅是佛教傳承和對信徒們的傳道,還有與政商兩界之間的博弈周旋,如何弘揚佛法的同時兼顧商業化運作,平衡修心養性與凡塵俗事之間的牽連纏繞,這或許真的是新經濟時代下,少林寺需要修習的一門新功課。
猜你喜歡
碧桂園發布業績預警報告:利潤介于45億元至50億元
8月18日早間,碧桂園發布盈利預警公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核心凈利潤介乎約45億元至5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2億元介乎下滑約67.1%至70.39% ;千億市值房企辟謠8月底破產傳聞
8月16日晚間,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龍湖集團”)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近日,有人在社交平臺惡意散布“龍湖將于8月底破產”等謠言,對我司的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