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2022第一投,投了一個鬼才導演的影視公司
B站的內容生態,朝著影視制作又邁出一步。
天眼查顯示,2022年1月1日,北京自由酷鯨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由酷鯨)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B站關聯公司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0%。
這是自由酷鯨的第二輪融資,上次融資發生在2016年,華策影視曾向自由酷鯨戰略投資4000萬元。目前,華策影視仍持股20%,是自由酷鯨的最大外部股東。
距離上輪融資已經6年,B站突然入局,讓我不禁想盤一盤這中間的邏輯。
雷佳音、華策做股東,"導演+制片人"黃金搭檔
自由酷鯨是“鬼才導演”路陽和制片人張寧共同創辦的公司。
該公司前身為北京東星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主營原創項目開發、影視劇制作和影視發行,兼營演藝經紀。
自由酷鯨是"導演+制作人"搭檔的模式。路陽和張寧,一個負責創作,一個負責市場。為了呵護路陽的創作狀態,公司運營由張寧負責,二人已經搭檔多年十分默契。
天眼查顯示,公司第一大股東和實控人是路陽,持股29.54%,曾執導過《刺殺小說家》、《繡春刀》、《盲人電影院》等知名電影;張寧擔任公司法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持股10.46%;值得一提的是,曾多次出演路陽執導電影的知名演員雷佳音也在股東之列,持股5%。
目前,自由酷鯨已經通過影視產業上下游的投資布局,實現其在編劇、經紀、選角、后期等鏈條的進一步掌控。
飛鳥非魚:自由酷鯨持股10%;業務包括編劇內容開發、原創內容開發等。實控人秦海燕持股90%,曾擔任編劇,曾參與創作和策劃《七月與安生》、《分手合約》、《刺殺小說家》、《誰的青春不迷茫》等。
八月水滴文化傳媒:自由酷鯨持股17%;業務包括電影制作、發行和演出經紀。股東包括:《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持股7%,他曾和路陽一起執導過《金剛川》,栩栩華生CEO馮瑞高(馮楚軒)持股6%,《人潮洶涌》的導演饒曉志持股5%等。
酷鯨casting:自由酷鯨持股20%;公司有著豐富電影選角經驗,曾擔任《流浪地球》、《刺殺小說家》的選角工作。
酷鯨影視制作(北京)旗下的酷鯨映畫:主要負責后期制作,團隊集結了國內外一流影視后期制作人才,視效總監Laurent-Paul Robert曾參與《哈利波特》系列、《星際傳奇2》、《乘風破浪》等作品。
除了投資布局,自由酷鯨也通過戰略合作實現雙贏。
比如最大外部股東,影視龍頭企業華策影視。2016年戰略投資之后,雙方約定了8年的戰略合作,期間,自由酷鯨對華策影視所擁有的影視版權有優先拍攝權,自由酷鯨將制作不少于16部影視作品,其中路陽擔任導演的電影作品不少于3部。
除了華策影視,知名導演寧浩所在的壞猴子影業也與自由酷鯨簽訂了8年的戰略合作。
事實上,兩位才華導演早已有過"夢幻聯動"。2016年,壞猴子影業曾發起“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旨在采用新老電影人搭檔的創作模式,為青年電影人提供發展平臺,路陽就是首期的13位青年導演之一。
之后,兩家公司開展深度合作。由路陽執導,寧浩監制的《繡春刀Ⅱ:修羅戰場》實現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
B站進擊內容生態
2022年的開年“第一投”,B站給了自由酷鯨,這其實并非偶然——B站與自由酷鯨都與“壞猴子”有緊密合作。
2020年,B站就深度參與了“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影片出品、宣發等環節,其中就包括路陽的《繡春刀Ⅱ:修羅戰場》。B站還曾與壞猴子影業共同發起了青年導演扶持計劃。
除了大力扶持青年導演,B站也早早開始了影視領域的投資布局。最早的案例可追溯至2015年,B站與東方明珠全資子公司尚世影業合資成立嗶哩嗶哩影業,B站的內容生態也從二次元視頻逐漸拓展到影視內容制作。
但好景不長。根據股權轉讓掛牌信息,嗶哩嗶哩影業在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沒有盈利,尚世影業于2017年將其持有全部45%股權轉讓。
但這并沒有阻擋B站的影視布局。2020年8月,B 站宣布以 5.13 億港元戰略投資由寧浩、徐崢等人聯合創辦的歡喜傳媒,獲得歡喜傳媒旗下既有影視作品及新作的獨家外部播放權,例如,張一白導演的《風犬少年的天空》和陳可辛導演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等。
2015 年,歡喜傳媒香港上市,B站也收獲了一個IPO。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B站的出手次數明顯增多,主要集中在影視內容制作和IP孵化方面:
6月,B站戰略投資了真人影視制作公司兔猻文化,公司專注于創作幻想、懸疑、驚悚題材的短視頻,同時兼以IP孵化。
9月,B站投資了北京瓏瑞羽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5.6%,瓏瑞羽豐的經營范圍包括文藝創作和影視策劃等;
12月,B站關聯公司繪界文化天使輪投資念動文化,持股比例為20%,念動文化是一家從事視覺開發、影視IP視覺轉化以及原創電影開發的公司,旗下團隊曾參與《流浪地球》、《大圣歸來》等電影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B站的影視布局也為營收帶來了新的增長。2021年,B站的增值業務,也就是B站的視頻業務(包括大會員和直播),已經超過游戲業務成為第一大營收來源。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B站的增值服務營收為50.4億元,游戲營收37.96億元。第三季度,B站增值服務、廣告、電商及其他業務的營收增速分別為95%、110%、78%,而游戲的營收增速僅為9%。
或是吃到了投資帶來的增長紅利,2021年B站整體的投資節奏也在加快。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19年,B站對外投資數量約為9起,2020年約為26起,2021年明顯增多,約為57起,其中ACG(動畫、漫畫、游戲)等內容制作公司占比超50%。
與此同時,B站的投布局也更加多元。除了ACG和影視投資,B站也開始涉足服裝、汽車、餐飲等領域。
7月,B站戰略投資了一家位于上海的網紅餐飲品牌CHARLIE’S粉紅漢堡,該品牌在上海有10家門店。
8月,B站聯手寧德時代等Pre-A輪5億美元投資了吉利旗下智能汽車品牌“極氪”。
9月,嗶哩嗶哩聯合五源資本在B+輪領投了服飾品牌“Bosie”。
猜你喜歡
日活突破9000萬后,B站全力向“錢”
12月27日,在B站舉辦的“2022 AD TALK營銷伙伴大會”上,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提到,B站要不斷成長,擁抱商業,幫助品牌抓住核心消費人群心智。陳睿親自執掌,游戲能成為B站的解藥嗎?
或許陳睿的親自下場,能讓B站重拾游戲領域的信心,但從B站目前用戶們的喜好來看,游戲已經無法成為其主要支柱,能否撐起B站的大梁,還要交給時間去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