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普洛斯高瓴都來了,順豐也手持175億入場
8月中下旬,物流巨頭開始交“期末成績”,這其中,除了財報的凈利潤營收之外,還有一件事值得引起關注。
剛上市不久的京東物流曬出了其保稅倉和海外倉超過50萬平米的成績,百世快遞的財報提及其二季度跨境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3.4%,順豐上半年跨境物流收入同比增長12.9%不說,還在以175億港元高溢價的邀約收購嘉里物流51.5%的股份。
當然,跨境電商火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深圳灣的別墅在2020年被跨境電商賣家買斷的消息,江湖傳聞已久。只是,在其背后,跨境電商物流,作為跨境電商最重要的底層基礎設施,也一次次浮出水面。
就在近日,字節跳動出手,投資跨境電商物流頭部企業——縱騰集團。而截至2020年底,跨境電商物流領域幾乎所有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都拿到了投資或正在接洽。
萬邑通副總裁汪思杰更是直接指出,2020年疫情發生至今,他見了20多家投資機構的投資人,其中不乏頭部機構。而在此之前,一年最多也就見3-4個。
跨境圈現在流傳著一段神乎其神的對話,A問做貨代物流的老板,你是干什么的?這么賺錢?物流貨代老板說,我是做亞馬遜的;B問海外倉老板,你是干什么的?這么賺錢?海外倉老板說,我是做亞馬遜的。
跨境電商物流,真的變香了?
2021年至今,已有多家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獲得融資。
7月,萬邑通和遞一物流剛完成新一輪融資;8月,泛鼎國際就又宣布了數億元的A+輪融資;而在此前,跨境好運和Afership也分別融得了不菲的融資;幾乎筆筆都是數億的融資額度。
至于機構,有著物流產業的遠海中運物流,也有一線機構:淡馬錫旗下Pavilion基金、老虎環球管理基金、招商資本、高瓴創投、鼎暉百孚、北極光創投,等等。
字節跳動的動作,更是吸引了眾多關注。
先看投資,其投資標的縱騰集團此前已完成4輪巨額融資,既有普洛斯、鐘鼎資本等物流產業領域的頭部基金;又有復星資本、泰康人壽等大型資方,也涵蓋了商城金控、廈門建發、福州金控等地方政府國有資本。
除了投資之外,字節跳動還被爆出間接全資持股上海道趣躍動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8月25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海關監管貨物倉儲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等。
究其變化原因,縱騰集團副總裁李聰表示,跨境電商的增長將更加常態化,Tiktok流量強勢崛起,字節已在海外開始布局自己的電商生態,而物流是這一生態中最底層、最不可或缺的環節。
2020年,因受疫情影響,跨境電商呈現出了井噴式發展,7月12日,商務部部長助理在發布會上說,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了近10倍,而這也就帶動了跨境電商物流的市場規模不斷上漲。
相關數據顯示,跨境電商行業交易總規模約12.5萬億元,出口占據77.6%,而跨境電商物流(包括B2B、B2C)達到1萬億元,2025年有望超過3.6萬億元。
最為人熟知的,是2020年,當紅出海品牌SheIn E輪融資過后,估值超150億美元,還與華為、小米、聯想一起成為2020年中國出海品牌50強;亞馬遜充電配件品類銷售冠軍安克創新2020年8月登錄科創板后,市值一度飆升到700億元。
有投資人在采訪中說,“SheIn的融資根本搶不進去,公司人都見不上,太火了。”不僅如此,去年做跨境電商暴富的人,不在少數。
一位賣刀具的深圳老板,半年時間賺了2000萬。他豪爽地說,“以前覺得賺1億很遙遠,現在發現努努力可以啊”。
一位來自美國的消費者Lena告訴投中網,在疫情期間,她先后在亞馬遜的中國商家中購買了自行車、躺椅、戶外運動服、運動攝像機、筋膜槍等商品,一共花費不到500美金,并認為它們價格低、質量不錯。
隱山資本投資人張羽分析,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有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商品逐漸向質量好、價格低方向發展,自然會受到消費者青睞,不論這些消費者來自哪里。
商流與物流相輔相成。2020年的跨境電商增速遠高于過去5年的平均增速以及外貿整體增長水平,成為出口增長新動力。而從數量上看,天眼查APP顯示,僅2020年上半年,新增跨境電商企業2356家;2020年全年,企業注冊量同比增長61.6%。
很明顯,在商流井噴之下,必然要有相應的物流做配套。真格資本投資人秦天一說,“搞跨境電商物流,這兩年賺錢應該沒問題。”
與此同時,汪思杰發現,玩家越來越多了。“融資案例并不能看到這一領域玩家的全貌,好多新入局者還沒有走到資本風口,但他們確實來了。”
基石資本投資人張道濤分析,這一趨勢不可逆,他舉例2003年我國非典后,國內網購滲透率提升7%,之后并未下降,反而繼續上漲。“國外消費者養成使用跨境電商平臺購物這一習慣,并不會隨著疫情終止而終止。”
國外封城、停工,消費者將很大一部分購物需求轉向線上,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電商零售市場的滲透率從2019年的16%猛增到截至2020年9月的27~30%,同比提高一倍,可謂“一年頂十年”。
此外,我國疫情控制有效,復工復產快。隱山資本投資人張羽反問,“你喜不喜歡質量好、性價比高的產品?”他認為,疫情只是放大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超強供應鏈優勢,無論你來自哪里,都會青睞質量好、性價比低的產品。
某投資人認為,一個跨境電商賣家可能會死,但跨境電商物流死的可能性遠低于它。
在張羽看來,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美國制造業復蘇慢,而中國復工復產恢復快,向世界快速輸出產品與服務的能力高。
這也有數據佐證:作為跨境電商重要的境外節點,商務部財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就表示,目前我國海外倉數量已經超過了1900個,總面積超過1350萬平方米,業務范圍已經輻射全球。
跨境物流是未來發展趨勢嗎?
在秦天一看來,跨境電商物流現階段并不算熱,因為參與的投資機構還是有限,“資本特別喜歡來錢快的東西,相比于社區團購、打車、消費,跨境電商物流這個賽道大家一直在看,卻沒有真正資本意義上的火。”
參與者有限,或許意味著賽道還處在“非共識”階段。
但他也說道,“因為跨境電商暴富的案例很多,去年用跨境電商物流賺錢的人也很多。再加上今年海運的價格一直在漲,一些上市企業的股票都漲了十幾倍。這一領域這兩年賺錢應該沒問題。”
不過,時效,永遠是跨境電商物流的第一生產力。因此,如果深究跨境電商物流火爆背后的原因,固然新冠疫情的肆虐帶來了多方面影響,但疫情只是它必然爆發道路上的導火索。
跨境電商賣家小琳要將河北的五金制品、建材、陶瓷衛浴等特色產品送到匈牙利、波蘭、捷克等中東歐國家消費者手中,過去大概需要40天左右。而現如今,三五天便可以,這得益于海外倉。
眾所周知,對比國內物流,跨境電商物流在鏈路上比較復雜,包含攬件、倉儲分揀、國內清關、跨境運輸、海外報關、倉儲中轉、海外派送七個環節。據此,它形成了三種主要業務模式——郵政小包,專線,海外倉。
郵政指基于萬國郵政的民間寄送物品網絡,需要各國郵政聯盟的統一協調,速度慢,價格便宜;專線則致力于整合高性價比的物流資源,搭建出一條渠道,部分線路成本低于郵政,配送時效與包裹追蹤又高于郵政。
另外一種便是海外倉,即中國賣家把貨物通過海運或航運備貨到海外的倉庫中,等到訂單產生后,物品在海外倉庫中分解、打包、寄走,時效性很快。
縱騰集團副總裁李聰告訴投中網,爆發疫情至今,縱騰集團旗下谷倉海外倉拓倉速度飛快,2020年第三季度面積從50萬平方米增加至70萬平方米;2021年3月增加至100萬平方米。
專做海外倉的萬邑通在多國設有海外倉,汪思杰透露,萬邑通去年的收入與利潤比往年都高。
海外倉逐漸成燎原之勢,道理簡單。張道濤對投中網分析,海外倉提前發貨,本就為商品到達消費者手里贏得了時間。再加上服務好,轉運流程減少了,商品破損丟包的概率也就小了,購物體驗提升了。
“也是因為宅家一年多的疫情生活,海外居民比之前關注物流時效、軌跡追蹤的需求更強烈了。再加上海外居民對健康、家居、遠程辦公的需求的逐步提升,激發了對大件商品的購買欲,海外倉恰恰符合這類商品的調性。”
消費者爽了,賣家也想爽。從賣家的角度看,海外倉幫助他們既能擴大了運輸品類,還能降低物流費用。“因為海運便宜嘛,海外倉還能突破郵政大小包和國際專線物流對運輸物品的重量、體積、價值等的限制,當然,周轉也快。”
菜鳥出口物流事業部總經理熊偉認為:“海外倉讓商家可以自主規劃出口哪些商品、在什么時間出口、運到哪些市場,提前讓商品抵達目的國,能夠更好地規劃供應鏈。”
當然,也有人指出,現在的跨境電商物流,像極了10年前的國內快遞行業。李聰談到,與國際巨頭相比,國內的跨境電商物流還處于起步階段,這是因為有一個卡脖子的環節——配送。
“設想一下,北京飛到巴黎的時間是一樣的,對吧。我們與國際巨頭的最大差異在于,貨物在北京場站準備的時間、在巴黎場站處理的時間,以及之后的搬運次數、配送速度,如果快,三四天就到了,如果慢,拖延幾天誰也不知道。”
這就是全鏈條與非全鏈條的差距。張羽也認為,目前,我國跨境物流更像一個商業解決方案,因為我們并不能自主控制飛機、配送、場站,需要找服務商來提供,無法自己把握運力與速度,受制于服務商。
這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在此之前,我國并未誕生在海外布局很多基礎設施的企業。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隨著跨境電商規模的逐步增大,“我們只會遭遇服務商們的坐地起價。”
當然,基石資本張道濤認為,“跨境電商的大部分賣家在中國,就這一條,就注定我們絕對可以誕生國際巨頭。”
秦天一形容現在的跨境電商物流屬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果想成為國際巨頭,關鍵在于做到“我就是我”。在關鍵節點上布局自己基礎設施與運營層級,是走向這一目標的通途。
創新工場投資人阮飛也認為,海外賣家迭代速度和學習能力遠不如國內,商品迭代速度也遠低于國內。再加上全球消費線上化進程的背后,蘊藏的是每個消費品類重新做一遍與新老品牌迭代的巨大機遇。
而品牌出海又會反過來影響跨境電商物流。這時,賣家對于物流服務的需求也不再僅僅局限于運輸本身,而是增加了對于物流信息跟蹤、退貨換標、貨物數據管理和供應鏈金融等高端的服務需求以及具有一定產品針對性的專業需求,如針對小家電產品的維修等。
基石資本投資人張道濤舉例說明,2003年非典后,國內網購滲透率提升7%,之后并未下降,反而繼續上漲,認為疫情幫助國外消費者養成使用跨境電商平臺購物這一習慣,并不會隨著疫情終止而終止,整個國外的線上滲透率會更快。
屆時,跨境電商物流或將又會迎來一波新的行業增長與洗牌。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