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許世壇稱將提高優惠,地產“涼意”倍深,出售資產平衡現金
“未來5到10年,房地產銷售成交額有一定概率會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規模大約維持在15-17萬億之間。”2021年年中業績會,世茂集團董事長許世壇悲觀預測道。
今年上半年,世茂集團銷售額達到1527.9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8%,完成全年3300億元銷售目標的46.3%。盡管銷售速度還保持平穩增長,但在“三道紅線”、“土地兩集中”等政策影響下,世茂集團上半年的銷售和土地投資的業務邏輯,已然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近日舉行的世茂集團2021年線上業績會上,許世壇提出,“公司對7月和8月的銷售進行分析,整個行業的銷售出現下行,9、10月份公司安排了很多供貨和沖刺目標,目前按揭額度仍有缺口,公司對價格進行動態管理,提升對首付比例高購房者的優惠措施。”
“抓回款、促銷售”成為世茂的重中之重。在銷售端嚴格調控引發的“內卷”時代下,就2021年下半場的銷售策略,世茂集團助理總裁、營銷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2021年上半年,面對日趨收緊的市場環境,世茂通過調整考核加強回款,對資金進行集中管控,期內實現回款1161億元,同比增長30.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世茂集團的拿地規模及拿地金額均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其權益土地總價約201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647億元,不及去年拿地金額的三分之一。
拿地收縮的背后,是世茂對首輪22城集中供地的審慎態度。盡管參加了多個城市的土拍報名,但在公開市場拍賣上,世茂收獲甚微。許世壇在業績會上直言,“公司對首輪集中供地做過測算,約60%的土地都不太賺錢,很多地塊甚至是虧損的。沒必要去做虧本生意。”
今年2月份,房企土拍市場迎來了非常強硬的調控措施。根據新規要求,22個重點城市,將實施“兩集中”供地模式,2021年發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過三次。對于即將到來的第二輪集中供地土拍,許世壇續稱,“第二輪集中供地規則已經進行一些調整,但整體政策還是偏緊,緊到一定程度,會有適度的放松。下半年會有一些窗口期,如果下半年地價比較理性,公司會加大投資”。
截至2021年6月底,世茂集團擁有424個項目,分布于全國110個城市,擁有土地儲備7283萬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為每平方米人民幣5554元。
如果說銷售端和土地端的調整,是基于市場形勢的“遠慮”,讓許世壇有“近憂”的,還是緊張的銀行按揭額度。許世壇表示,“目前,按揭額度比較緊,其實,公司自去年底已經在爭取按揭額度,已經談成的總對總合作按揭額度接近800 億元。公司的實際需求接近1000億元,目前還有一些缺口,公司也在找一些地方銀行去想辦法。”
為了平衡現金流,世茂開始了對非核心資產的轉讓。據了解,今年上半年,世茂已經處理一部分約10億元,預計全年處理資產的收入約20億元。許世壇透露,“非核心資產的處理比較難,可能要處置五六年。”
房地產業務以外,世茂對后續多元化業務的開展設定了幾個小目標:非房收入目標占比超20%、未來多孵化輕資產公司。2021年,世茂集團預計非房業務的發展目標為收入超過150億,增幅約74%。
許世壇于業績會上表示,目前多元化"大飛機戰略"是世茂抵抗未來不確定性的一大重要手段。今年上半年世茂服務歸母凈利潤為5.78億元,同比增長136%,未來三年的目標是實現五倍的增長。其續稱,“公司在孵化酒店輕資產公司、商業輕資產公司及代銷代建方面的輕資產公司,未來公司也將加大對輕資產的投入。”
猜你喜歡
近十年首虧、行業一哥寶座不保的碧桂園,“利潤換穩健”惹的禍?
地產行業是否真正迎來筑底,碧桂園又能否成為行業復蘇中最快速受益的一批,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最新地產百強報告:凈利潤均值腰斬!A股地產板塊兩年跌3200億
3月16日,《2023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發布,從報告的數據來看,地產行業的頹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