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未來上市:賈躍亭能否打贏翻身仗?
賈躍亭又一次迎來重要的人生時刻,據報道,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簡稱FF)今晚將在美股上市。此刻激動的不僅有賈躍亭及FF員工,還有賈老板的債權人,包括部分樂視網股民。值得一提的是,恒大汽車還持有FF20%股份。
但上市不是終點,何況FF本次上市有著更迫切的資金需求,這10億美元與其說成人禮更像是救命錢,事關FF91的量產及公司的存亡。
FF能否通過本次上市,完成自身生命力的蛻變?
需要“救命錢”
這家創立于2014年的電動汽車品牌,歷經坎坷后,終于要在納斯達克與投資者見面了。
據悉上市時,FF將以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敲鐘,其全球CEO畢福康與創始人兼首席產品和用戶官賈躍亭將現身紐約曼哈頓上東區的FF未來主義者體驗中心。
“賈躍亭要翻盤了”?這是部分網友對本次FF上市的直觀反應。
其實,FF上市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翻盤”。
FF在4月份提交給SEC的上市注冊文件顯示,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處在凈支出的狀態,截至2020年末,FF累計虧損近24億美元。
而同期,FF賬面現金僅有110萬美元左右,包括關聯方應付票據、關聯方應付利息費用等有息負債接近6億美元。
盡管FF的虧損及負債金額,在國內造車新勢力看來并不足為奇,但對FF而言尤其致命。
由于賈躍亭個人信用的破產及自身復雜的債務關系,FF在過去一段時間融資中屢屢碰壁。
上市文件顯示,一家總部位于芝加哥的商業銀行Birch Lake Associates曾屢次為FF提供貸款支援,包括幫助其設立信托基金以替代供應商的欠款。此外,賈躍亭還向樂視相關公司及FF員工“借錢”度日。今年3月份,FF才融到1億美元債券融資,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但是,這些錢遠遠滿足不了其首款車——FF91量產的資金需求。上市融資更像是FF的救命稻草。
去年1月28日,FF與PSAC(一家特殊目的并購公司)就業務合并達成最終協議,計劃今年二季度掛牌納斯達克。6月25日,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準了上述合并協議,這才有了目前FF上市的結果。
本次上市的股權結構中,FF股東將持有1.5億股A類股票和6171萬股B類股票,合計持有約66%的股權。PSAC股東將持有新公司的9.4%股權,而剩下的24.6%股權將由通過私募方式購買PSAC普通股的投資者持有。
若以PIPE(私募基金)的10美元/股的認購價格計算,合并后FF的隱含股權價值將達到34億美元。同時,該交易可直接為FF提供10億美元資金,其中包括PSAC以信托形式持有的2.3億美元現金(假設不贖回)。
10億美元募資中,絕大多數可能要投向FF91的量產上去,根據此前披露的量產計劃,FF的旗艦電動車FF91的推出預計需要籌集8億至8.5億美元資金。
“確保FF91的量產”成了FF上市后的首要目標。
領跑者的追趕
嚴格意義上講,FF在電動汽車行業并不算后來者。
公開信息顯示,FF成立于2014年年底,同一時間成立的電動汽車品牌還有蔚來、小鵬、威馬、理想等國內主要電動汽車新勢力。
▲來源:市值觀察整理
(威馬、FF、Lucid均為最新一輪估值)
相反,在量產車的發布上,FF還領跑其他四家。2017年1月,FF在拉斯維加斯正式發布旗下首款量產電動車FF91,一時“震驚”業界。
當時,這款車刷新全球電動汽車的多項記錄,其中包括“2.39S的最快百公里加速時間”“700公里的最長NEDC標準續航里程”、“全球最高的峰值功率783千瓦、1050匹馬力”,還自帶L3級別的自動泊車功能。
▲2017年FF91發布會現場
盡管,其他對手陸續發布了自家的量產車,但其引起的市場轟動效應遠不及FF91。不過,電動汽車的創業比拼的并不是率先發布新車的速度,而是融資能力。
在率先發布光鮮的FF91后不久,樂視帝國開始崩塌,賈躍亭雖然遠赴美國一心造車,但由于其個人復雜的債務關系,讓FF的融資屢屢受挫。不僅是國外財團,就連與恒大以及第九城市的合作,也均宣告失敗,這讓FF91的量產進程一拖再拖。
最早計劃2018年底量產的FF91至今仍然未能量產,而同期的國內新造車勢力,相繼實現上市與量產的雙重飛躍。
目前,FF與早期競爭者的差距不能說是云泥之別,至少在萬里之外。
首先從汽車保有量看,截至今年6月末,蔚來、小鵬與理想創立以來累計實現的銷售銷量分別為11.7萬輛、7.4萬輛及6.6萬輛,FF尚無量產車。
其次從市值規模看,截至目前,蔚來、小鵬與理想的市值分別為766億美元、373億美元、302億美元,FF僅有34億美元。
最后,從現金儲備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蔚來、小鵬與理想的賬面現金分別有385億元、247億元、82億元,FF有不到一千萬元(2020年末)。算上本次上市融資,也僅有10億美元。
考慮到FF91的量產需要,這10億美元在FF的賬戶上也放不了多久。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正如網友吐槽的一樣,FF因樂視牽連及賈躍亭個人債務原因等,融資遲遲不能到位,導致其錯過了新能源汽車搶跑的黃金階段。
而如今,短短四年后,新能源汽車賽道已經今非昔比,FF能追趕上嗎?
最后機會
樂視的出現與毀滅堪稱中國商業史上的一道奇觀,而作為主事人的賈躍亭,也經歷了個人命運中最為顛簸的一段旅程。
“幸運”的是,賈老板還在戰斗。
2020年7月,賈躍亭發布了《打工創業、重啟人生,帶著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諾》的長文,其中提到,他已完成在美國的個人破產重組申請,方案生效后,他不再持有FF的股權,替而代之的是他的全體債權人,其中包括樂視網的部分股民。
言外之意就是,FF的成敗不僅決定著賈躍亭能否重建個人信用,還事關債權人能否收回投資,對雙方的重要性均不言而喻。
而如今,上市獲得巨額融資的FF,能否踏上發展的快車道呢?
此前FF稱,旗下首款量產車FF91將在上市后的12個月內實現量產,其今年2月初的上市路演文件顯示,該車型已經獲得1.4萬輛的預定量。
FF91是一款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的車,在國內及美國的售價分別為200萬元及20萬美金。從價格端看,FF91比肩的是賓利與勞斯萊斯等級別的豪車,與特斯拉早期Tesla Roadster也有許多相似之處。
目前,這款車在FF官網及APP上開啟預訂,用戶可繳納5萬元定金進行預訂。不過,高昂的價格讓投資者不敢對FF91的銷量抱有過高的期望,畢竟售價更低的Tesla Roadster自推出以來的累計銷量也不到5萬輛。
▲開啟預訂的FF91
根據規劃,FF規劃的量產車型還有FF81、FF71,將在FF91量產之后著重解決。
據悉,FF81共用了FF9160%平臺,價格卻有望下探到30萬以內;FF71則是專門針對大眾市場推出的車輛,類似特斯拉目前的Modle Y/3。不過,后兩款容易起量的車型,量產時間分別推到了2023年及2025年。
目前,FF當務之急的是FF91的量產,及后續上市公司持續融資的能力,這兩者缺一不可。前者將為后者奠定了一定的技術基礎,后者才是讓FF邁向成功的關鍵。
根據量產規劃,FF在加州漢福德的工廠預計在2021年底前建成,年產能1萬輛,主要生產FF91用。此外,除了正在國內建造的制造基地,FF還與韓國簽訂汽車制造合作協議,預計2023年年產能27萬輛。
預計是預計,FF91是否被市場接受,以及上市后公司能否持續融資,將真正決定賈躍亭“最后一搏”的命運走向。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