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解散其機器人團隊
近日,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非盈利機構OpenAI解散了其機器人團隊,宣布無限期終止對機器人領域的探索。
據OpenAI聯合創始人Wojciech Zaremba透露,OpenAI已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其他更容易獲取數據領域。
強化學習算法HER,機械手拼魔方測試
Zaremba說:“我們創建機器人系統的目的就是可以·通過self-generated獲得數據和強化下一步的學習以便我們在未來取得更大的進展。”
OpenAI早在2017年便發布了一個機器人仿真控制開源軟件Roboschool,并且于同年開發出一個機器人系統,在模擬環境中不斷讓機器人進行學習,訓練,并將其部署到一個實體機器人中,讓這個機器人獲得了學一遍就能模仿并學會的能力。
在2018年,OpenA研究出了模擬機器人環境和能從失敗中學習的強化學習算法HER(Hindsight Experience Replay)。
2019年10月,OpenAI首次大規模的展示了它在機器人方面的工作情況,在一項研究中詳細介紹了用64臺NVDIA V100 GPU和920臺帶有32個CPU核心的機器來訓練的DactyI,相當于DactyI接受過13000年工作量級的AI模型訓練經驗的積累。
而且在1400個實驗過程中DactyI的平均成功率高達90.3%,而且這個機器人的手指就算被捆綁或者戴上手套,都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狀態。
解散團隊或因偏離AGI目標
Zaremba認為,如果OpenAI是一家機器人公司,那么它的公司使命會與現在不同,在這樣的假設下,公司可能會繼續大力發展機器人業務。但從公司的想要實現的目標——通用人工智能(AGI)角度來看,有一些業務部分要失去。
長期以來,OpenAI一直對外宣稱,龐大的算力是邁向AGI的必要一步,或者人工智能能去學習人類能夠完成的任務。當初進行機器人研究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AGI方面的發展。
但此外,VentureBeat還猜測,OpenAI放棄機器人技術可能側面反映了該公司面臨的經濟現實,機器人技術是一個資本密集型領域,這是一個公開的情報,Alphabet旗下的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DeepMind近年來隨著研發成本的增加就經理了類似的轉變,從知名項目轉向了商業應用。
據說行業中許多研究機器人的公司及項目在經費上也十分的拮據。例如美國Anki機器人公司2019年4月最后一輪融資失敗,然后破產。其創始人兼CEO Boris Sofman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沒有大量資金來支持Anki的硬件和軟件業務,并長期的對其的產品規劃和發展路線提供穩定資金,大家設想的機器人驅動應用為人服務根本不可能實現。
OpenAI解散機器人團隊對一些機器人公司來說是一件遭受打擊的事情。目前亞太、歐美等地區大部分的從事機器人行業的相關公司都在使用OpenAI的開源工程,其中不乏一些公司直接將OpenAI的研究成果直接原版搬過去使用。
然而在就OpenAI解散機器人團隊后,這些開源工程將無法得到OpenAI的更新,這就意味著這些公司建立在OpenAI開源工程上的搭建項目被迫要更改為自主研發并更新,或者這些公司需要轉移目標去搬運其他有關公司的開源項目。就此看來未來的機器人行業發展還很漫長。
猜你喜歡
剛剛,Sam Altman 反思來了:OpenAI將朝著超級智能邁進
在 2025 年,可能會看到首批 AI 智能體“加入勞動力市場”。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