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時間最晚,備受資本支持,云從過會成人工智能四小龍第一股
人工智能企業沖擊上市的曲折道路上出現了一道曙光。
7月20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云從科技通過了科創板上市委審議。此前消息顯示“AI四小龍”都在為上市之路準備多時,這個過程并不順利,依圖、曠視在IPO進程中受阻,商湯則在上市地上多次傳出變動。“沒有想到云從會是第一股。”一位長期觀察AI企業的人士對此消息評價到。
成立最晚,三年半虧損超22億
事實上,在四個AI獨角獸中,云從科技確實是存在感較小的一家,成立時間晚,名聲也相對弱很多。
與其他幾家獨角獸不同,云從科技最大標簽就在于“國家隊”。公司創始人周曦在此前以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專家身份引進回國,并組建了中科院最大的人臉識別研究團隊。2015年從中科院孵化出來的云從科技成立,是四小龍中成立最晚的一家。
云從科技從成立之初就備受資本青睞。它受到了多個國家背景基金的支持,包括國改基金、上海國企改革發展股權投資基金、長三角產業創新基金、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廣州南沙金控、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等。
不僅如此,據媒體報道,云從也是國內金融行業第一大人工智能供應商。它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人臉識別、精準營銷、刷臉支付及日常業務管理等方面,服務客戶名單中包括農行、建行、中行、交行等400家銀行。除此之外,公安部門、機場也是云從科技的客戶群體。
盡管投資者和客戶名單光彩照人,但云從科技也沒有逃過虧損的命運。招股書顯示,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間,三年半歸屬于母公司凈利虧損22.7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商湯沒有公布財務數據,與其他幾個獨角獸相比,云從科技的虧損規模并不算最大的。
燒錢和盈利艱難是一眾AI獨角獸面臨的共同困境。云從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虧損的一部分原因是公司實施股權激勵。但同時,云從科技也在招股書中承認,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大額未彌補虧損,隨著擴張進一步增加,公司未來一定期間內存在無法盈利的風險。
依圖曠視靴子未落地,商湯新高管更懂港股
云從科技首發過會的消息之余,其他幾家獨角獸的上市進程仍處在一片迷霧之中,靴子仍未落地。
2020年11月提交IPO后,依圖科技經歷了兩度中止,而后在今年7月主動終止審核。業界人士對AI財經社稱,主要的VIE架構問題。而曠視則在經歷了沖擊港交所無果后,2020年5月回到A股上市。上交所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曠視科技已于5月28日進行了首輪問詢披露,目前上市進程正在推進中。
另一家遲遲未做出明確上市推進動作的商湯,在近日則動作頻頻。先是亮相今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對外公布公司的商業進展。據AI財經社了解,商湯正在加速自動駕駛業務,并將其列為主賽道之一,展示了自動駕駛接駁小巴和車路協同云控平臺。
唐煜攝
相比于商湯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活躍,我們觀察到,曠視和依圖并沒有在這個人工智能的盛會上亮相。
此外,商湯的上市進程或將加快。7月19日有消息稱,前瑞信中國前首席執行官(CEO)唐臻怡將于7月底加盟商湯科技,出任副總裁,輔佐目前商湯的兩名聯合創始人徐立和徐冰開展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唐臻怡是一名資深投行人,先后在財政部、世界銀行、中信集團、瑞信中國等任職。2019年加入瑞信中國前,唐臻怡在香港中信里昂證券擔任董事長,中信里昂曾拿到小米香港上市的聯席保薦人。唐臻怡的背景表明,這位新加入的高管對港股更為熟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唐臻怡的加入,或是商湯正為其下一步的上市合規工作做準備。
猜你喜歡
宇樹科技到“杭州六小龍”,這批“90后軍團”給出了未來產業 “逆襲密碼”
從宇樹科技到當前被熱議的“杭州六小龍”,可以一窺當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