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智行的OS崛起之路,再融30億
7月14日,斑馬智行公布了新一輪增資,四家老股東阿里巴巴集團、上汽集團、國投招商、云鋒基金聯合為斑馬智行注入30億元資金。
斑馬智行成立于2015年,是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合資成立的一家第三方智能汽車操作系統解決方案平臺公司。2018 年,國投創新、尚頎資本、云鋒基金聯合向斑馬智行投資了16億元。如今,這些老股東們再次巨額增資。據悉,阿里巴巴是斑馬智行大股東,占比超過50%。
據斑馬智行聯席CEO張春暉表示,此次30億增資用途將會用在加大智能汽車操作系統研發與推廣上。實際上,斑馬智行在操作系統上的研發已經長達11年,由于起步時間早,AliOS已經積累了一定規模的數據與成果,并漸漸成為國內自主汽車操作系統的代表。此次斑馬智行30億元的巨額增資,再次成為行業重磅新聞,這也能看出,斑馬智行在操作系統上下了巨大的決心。
自主汽車操作系統正在崛起
斑馬智行增資30億,正在搶奪下一代汽車操作系統的高地。
眾所周知,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大變革下,軟件定義汽車理念已成為共識。要實現軟件定義汽車,最重要的實現部分是操作系統。
如同手機操作系統一樣,車載操作系統是智能汽車最重要的計算基礎平臺,它包含系統內核、基礎軟件以及中間件等,其中,系統內核是最底層的軟件層,起到直接和硬件溝通的作用,是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的重要一環。
因此,系統內核的開發難度最大。出于性價比的考慮,目前少有廠商自行研發,市面車企一般用Android,QNX, Linux等國外系統較多。根據相關數據,國外系統基本占了95%市場份額,而國內自主操作系統欠缺情況較為嚴重,缺芯少魂現象一直存在。
但在芯片斷供危機引發系列連鎖反應的今天,操作系統的自主可控問題也隨之凸顯。在剛剛結束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就呼吁,中國汽車行業迫切需要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統,因為這將涉及到未來的出行安全、交通網絡等重大的國家信息安全。
但是,和國外操作系統占領國內市場的手機時代不同,我國自主汽車操作系統很有可能在智能汽車時代“翻盤”,因為由軟件所定義的智能汽車,正是互聯網產業極其發達的我國所擅長,而且國內外起步時間相差不算大。
實際上,BAT、華為等有實力的大企業都對這個領域虎視眈眈,“野心勃勃”。目前,市面上的車載操作系統有特斯拉自研的Autopilot OS、百度Apollo OS、阿里AliOS、華為鴻蒙OS、創時MotionWise、英偉達DriveOS等。其中,國內的自主可控操作系統主要以AliOS和鴻蒙OS為代表。
此外,一些品牌知名度高、車型銷量高的車企,將成為公司的重點合作企業,聯手促進行業的發展。甚至可以說,我國自主汽車操作系統正在崛起。
操作系統作為一條艱深難啃的硬核賽道,實際上也是一條黃金賽道。
一方面,操作系統市場規模將日益攀升。2020年全球汽車廣義操作系統市場規模達200億美元,2030年將達到500億美元。
另一方面,操作系統背后更深的邏輯在于,得到主流操作系統者,可以在未來的智能汽車時代“稱王”,就好比PC時代的Windows,手機時代的安卓。這些頗具實力的互聯網大企和車企都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進化演變中的AliOS
斑馬智行是國內開發汽車操作系統的頭部公司之一。它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2011年,阿里巴巴研發并推廣移動操作系統,并發布了首版的YunOS。2015年,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共同出資10億成立了斑馬智行,并在次年推出了搭載斑馬智行系統的互聯網汽車榮威RX5。與百度、博泰等做中間層、上層應用操作系統的開發企業不同,AliOS做的是底層操作系統。
“一件事情干十年,總是有它對的地方。活十年不容易。”斑馬智行的聯席CEO張春暉感慨道。
這十年,斑馬智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更重要的在于,斑馬智行對未來的路線布局越來越清晰。去年年初,斑馬智行制定了“OS”三部曲戰略:第一部是智能車機OS;第二部是智能座艙OS;第三部是整車智能OS。
在增資儀式現場,斑馬智行首席架構師肖楓在演講中指出,伴隨智能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向集中計算演進,汽車操作系統也需要不斷進化。今年斑馬智行已經進入到第二部曲,智能座艙OS階段,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將落地五個左右汽車品牌。同時,斑馬智行也已開始研發整車智能OS。
“AliOS有兩個核心的技術優勢,其一是云端一體多核架構,斑馬智行在云方面有非常深的技術積累,可以把云、邊、端的資源進行統一調度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率。其二是分布異構融合架構,能夠將各個屏幕的算力資源進行融合,為多端使用場景帶來多種形態的無縫體驗。”肖楓談道,“斑馬智行可輸出AliOS能力包,并將地圖、語音、感知、通訊、生態服務等服務能力包靈活地提供給車企,通過生態賦能的方式助力車企打造核心差異化的智能汽車。”
在張春暉看來,整個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百年不遇的變革,每一家車企最后都將成為一家科技公司,是一家數據驅動的科技公司。在這樣的轉型過程中,他相信斑馬智行依托OS戰略三部曲,將讓汽車更加智能化,為產業變革做出一點貢獻。
對于行業發展競爭,張春暉指出,智能汽車產業如果沒有變成開放的、標準化的,甚至是沒有產業規模支撐,一定難以發展起來。底層技術變成通用的、開放的、產業協同的,才能迅速發展,“到最后,大家的競爭反而是軟件層和服務層的競爭。”
“AI+OS+芯片”構建智能汽車的大腦
當前智能汽車的體驗如何?
當前一輛智能汽車并行有信息娛樂系統、儀表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車控系統等4-5大類操作系統,且不同系統之間分布執行,彼此割裂。
斑馬智行認為,需要以“AI+OS+芯片”為智能汽車決策核心,車腦集中化實現整車智能,最終實現人機共駕,融合創新。
要實現智能化操作,最重要的特點是靠數據驅動,斑馬智行稱之為“CloudCar”,即擁有了同步數據后,操作系統加在線數據可以成為一個跑在云上的汽車。
在這輛汽車上,用戶可以根據他的各種喜好自動定義,整個定義的過程,隨著用戶整個體驗的變化也可以根據它的體驗自動進行適配。
此外,智能座艙的運行機制也清晰可見:整個車是人、整車與環境的融合,整個操作系統通過感知、連接和計算能夠實現車真正的智能,其中一個智能為交互智能;然后實現駕駛智能,即人機共駕的極致體現;最后是服務智能,人在車里面是第二個空間,在第二個空間必然會享受里面很多的服務,可以將服務按照需求的方式融合在車的第二空間里面。
斑馬智行判斷,未來十年,“AI+OS+芯片”將成為汽車智能化重要平臺,作為“行車大腦”將服務于整個汽車行業。
在“AI+OS+芯片”這三塊硬核技術領域中,斑馬智行在OS、AI方面領先行業,地平線是受到行業高度關注的芯片企業。
在“OS”領域,搭載斑馬智行智能車機OS的汽車已經超過150萬輛,而智能座艙OS正在合作五個左右汽車品牌,今年下半年就將落地智己汽車等品牌。
斑馬的AI平臺名為“天瀑”,其于7月10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阿里云論壇上正式發布。
天瀑能解決什么問題?斑馬智行副總裁王愷表示,將幫助車企克服在打造汽車智能化中面臨的“三座大山”:技術門檻高、成本投入大、體驗優化難。
一,技術門檻高。不是誰都能輕易訓練一個萬億參數級的大規模模型,無論是從數據的豐富程度,還是從深度學習算法,包括后面AI所需大量的機器計算算力的支撐,一個好的AI必須是建立在深厚的基礎之上,才能做好技能;
二,投入成本大,包括人力投入成本和數據處理成本,“現在的階段是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深度學習需要很多人工標注參與在里面。”
三,交付智能產品可能容易,但持續地讓其保持更新,持續優化體驗是非常難的,成本也很高。“行業應該更加重視從交付型智能向成長型智能轉變,這是一個很大的門檻。”
斑馬智行做好“天瀑”的底氣在于,除了其在這幾年中積累的智能化的經驗、數據和能力,該平臺還融合達摩院、天貓精靈和斑馬智行自研技術。
“斑馬智行是國內最早一批專注于汽車智能化的科技企業,通過百萬輛智能汽車五年左右的場景打磨沉淀了領先算法技術、能力可靠的車載AI產品。在此基礎上,戰略重組后的新斑馬獲得來自達摩院世界頂級算法技術、天貓精靈語音生態能力的加持,構建了強有力的技術底座。可以說,斑馬AI Powered by 達摩院+天貓精靈。”他認為。
不斷夯實OS、AI、大數據的技術底座,讓斑馬智行擁有了在智能汽車賽道上加速奔跑的底氣。五年前,斑馬智行拉開了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的大幕,如今在加足馬力之后,或許它還能為智能汽車打開更多想象空間。
猜你喜歡
阿里年報披露變革一年成績單,海外電商收入破千億,阿里云利潤增長49%
2024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同比增長8%至9411.68億元,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12%至1650.28億元。

博望財經
獵云網


市界觀察
《財經天下》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