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流CEO薄智元:讓業務管理者掌舵企業數字化方式,無代碼開發平臺
近年來受信息化、數字化和5G、云計算發展的影響,以及企業管理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增加,國內管理軟件的需求及行業市場整體規模也連年高速增長,進而帶動了管理軟件開發方式的變革。
但由于傳統自主及外包方式存在的周期長、成本高、不能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等問題頻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尋求更好的軟件開發方式。
因此,無代碼開發的概念應運而生,相對于傳統開發方式,為管理軟件的開發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輕流作為無代碼開發的先行者,已在業內深耕6年,陸續獲得源碼資本、騰訊等機構的投資青睞。其CEO薄智元表示,隨著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無代碼能夠給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以及快速開發的能力突顯,未來2-3年行業將會跑出頭部廠商。
無代碼,讓業務人員以搭積木的方式做系統
薄智元在創業之前,曾在德國的全球知名企業管理軟件供應商SAP做戰略運營工作。其彼時推行的 SAP Cloud 能夠給到大部分腰尾部企業的效益無法落地。當時中國SaaS從2011年剛起步,跟國外也有著較大的差距。
當薄智元還在SAP去訪談一些客戶的時候,發現很多客戶雖然上了系統,但其業務部門還都在用指定的Excel。因為SAP可能需要大概半年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上線,如果業務部門需要修改需求,可能時間更長。
因此,輕流成立的初衷就是讓業務人員有比較好的使用契機,有一個自主可控的業務管理系統,把業務流程去做在線管理。
2018年,薄智元發現”無代碼“這一概念,本質上可以解決這一核心問題:讓業務人員能夠去像搭積木一樣去做系統,而這成為了現在輕流在提供通過無代碼的技術,去實現業務流程管理線上化的主要思路。
在薄智元看來,這比低代碼的方式更適合當下的企業。
“以前我們說模塊式開發、快速開發平臺其實有很多,但更多的在提升IT交互效率,拎出來說就是低代碼,但無代碼則是一種業務賦能的平臺。”
當下數字化需求非常大,主要來自于業務。薄智元引用了“組裝式數據智能”這一理念,就是誰來負責這個系統的使用,誰來去做主張。業務人員知道組裝成什么樣是他最想要的,而且他也可以隨時進行修改。
無代碼的出現,讓代碼技術活了起來。低代碼是過去技術的一種演變,而無代碼則真正是一種實現數字化的核心方式,去讓更廣泛的人群、以前沒有技術能力的人群來獲得新技術和能力。
在薄智元看來,相較于其他低代碼或者無代碼企業,輕流有兩大殺手锏。
第一是基于人,更多關注在人如何使用工具上面,而不單純是工具本身。
“很多企業會覺得復雜的技術就會成為壁壘,反而造成了更高的門檻,很難推廣到更廣泛的人群。所以輕流用模塊去降低門檻,讓模塊更豐富,類似樂高的積木般。”他認為,輕流從2015年開始做無代碼,是一個很強的時間壁壘,“我覺得任何做企服的公司,都不能說有絕對的技術壁壘。輕流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培訓更多的人來使用這類工具。”
他進一步解釋道,輕流無代碼產品經理這種新的概念,讓使用者有一個角色定位,去支撐他們在企業里面有一個價值定位。“業務人員或者說是銷售,通過無代碼的工具搭建系統,就會給他們新的崗位機會,通過工具化的賦能,讓他們有更好的職業發展規劃。”
第二個殺手锏是場景化的解決方案。在薄智元看來,輕流如果只是單純的一個工具,本質上是沒有太多的商業化價值,最終要落地、應用在場景里面。這些年,輕流積累到了足夠多的場景化的解決方案,而這些場景化的解決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內部有一個劍盾策略,產品是盾,對行業的know how(技術訣竅)和理解是劍。客戶要的是 ‘打法’,也就是說最后整個兵法才能打動客戶。”
顛覆傳統數字化方式,輕流賦能業務管理落地
數字化的路徑有很多,譬如純代碼、低代碼開發,甚至用Excel也能實現數字化。在薄智元看來,無代碼其實是通過一種工具賦能,來讓不會寫代碼的業務人員,可以通過像搭積木一樣,用非代碼開發的方式來去做系統。
“輕流對無代碼的定義就是說用技術的方式來去賦能業務,賦能到業務人員的數據管理的過程。AI是一種技術,但是技術落地的時候,場景要有解決方案,輕流就是把無代碼這種技術落地到業務人員的數據管理上面。”
純代碼的方式,成本較高,相對不敏捷,甚至也也難以調整。傳統數字化的解決方案需要業務和IT部分進行溝通,讓IT來提供解決方案,如果涉及三方,還需要去找外部人員協調。
輕流的價值,在于賦能業務管理者,用自定義的方式去把管理思想做落地來實現數字化。
“我們非常強調在數字化過程中,不是單純去follow一個產品的管理思想,而是要把業務人員的管理思想通過工具去做落地,這才能夠實現真正差異化的競爭,才能夠對企業的數字化真正產生價值。過去談中臺,就把所有的系統堆到中臺里面,但只有結合管理理念,才能真正的把中臺做活。”
在薄智元看來,輕流在數字化過程當中,以無代碼的方式把業務人員的管理思想去做一個很好的落地,這就是跟傳統數字化方式最大的不同。
“可以把無代碼的模塊理解成Excel,是一個工具。輕流具體的功能是圍繞業務人員數據管理,譬如以前用Excel做數據采集和流轉、處理(滲透表和可視化)。我們就是解決Excel這些基礎能力,把他做成一個基礎模塊,最后可以根據所需要的功能DIY搭成一個系統。”
從中長尾場景切入,服務超20萬家企業
薄智元介紹到,輕流想通過底層的基礎模塊來解決市場占比80%的中長尾場景,譬如工廠的現場管理、設備管理等,而這實際上是輕流更大的客戶來源。
“我們的打法有點類似農村包圍城市,有一家500強企業在用我們的產品做了900多個應用的時候,就會想說還能不能取代SAP,去做更多的落地。輕流先解決中小微的場景,再去攻下頭部市場。”據悉,發布會上提出的“輕智造”,就是針對制造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
從中長尾去切入,是輕流前進的一個戰略,如果直接從頭部場景入手則競爭太為激烈。“我們想從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藍海的市場切入,中長尾的企業不代表中長尾的場景,我們用中長尾的場景去突破頭部企業甚至頭部場景時,企業更有付費意愿。一家公司不只有一個中長尾場景,當集團開始使用一些場景時,就會有更多應用的空間和機會。”
在輕流挖掘中長尾場景中,會不斷發現企業的一些場景需求,最后把這些場景變成輕流標準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薄智元表示,隨著企業開始對無代碼感興趣,輕流目前最為重要的一個板塊是制造業,并為此推出了輕智造。
據悉,目前輕流服務制造業客戶居多,一半以上合作企業為制造業。對此,薄智元給出了兩方面的解釋。一是因為中國是制造大國,制造企業數量足夠大;二是制造業不像互聯網公司那樣IT資源厚實,基礎較差,所以對數字化有著較大的渴求,這就產生了非常大的市場空間。輕流年營收每年增幅能達400%-500%。
千億級市場有待教育,無代碼未來可期
“我們想在市場準備好的時候,有一個比較成熟的產品,所以我們在教育市場的同時,也在更多地告訴客戶標桿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思路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他認為,輕流首先是要做標桿,第二是要立標準,第三追求更高的性價比,而不是絕對的低價。
目前,市場上輕流所服務的企業數量已超20萬家。在薄智元看來,客戶選擇輕流,更多是因為專業和價值。
“首先,B端更在乎產品力,他需要一個能夠理解企業的成熟平臺,能夠覆蓋企業的場景化需求。其次,企業還需要整個過程的陪伴式服務。我們關注人,更關注長期主義。在陪伴的過程中,客戶也會給我們更好的一些建議,甚至主動提出一些增值銷售,這對輕流來說也是產品能力的印證。”
所以在場景越來越豐富的時候,輕流推出了輕商城,為企業提供更多可選的標準化解決方案。
“提升效率本質是做出一個相對來說能解決非標場景的標準化產品,這個難度很大。我考慮的不是造房子,而是造每一塊磚,因為磚和磚之間有比較好的耦合性,所以這是我們技術的時間壁壘。”
薄智元表示,輕流用時間打磨出的通用產品,需要根據所有客戶的情況來梳理打磨出一個場景,對于企業來說,未來就不需要從底層去開發,從而實現效率的提升。“做一個能生成系統的平臺遠比一一個客戶需求的成品的開發周期要長得多。”
在這次大會上,圍繞輕流誕生了很多衍生型的產品。在收集、管理業務數據業務流程的基礎上,為了讓數據更好地可視化,輕流還推出了BI工具輕析。薄智元告訴獵云網,輕流會圍繞如何去解決業務人員數據管理的問題,不斷依托輕流去推產品線。
在薄智元看來,企業數字化轉型現況是求大于供,隨著數字化被大大加速,企業從Excel過渡到SaaS,難以解決企業個性化需求的問題,這對于無代碼的市場爆火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他表示,低代碼無代碼代替的是原有的外包市場,這是一個數千億的市場規模。但是目前低代碼和無代碼的市場覆蓋率其實不足1%。疫情等特殊因素加速了中國企業的數字化進程,無代碼能夠快速開發的優勢突顯。“未來2-3年間,行業就會跑出相對較為靠前的廠商。”
猜你喜歡
無代碼將成為軟件開發從代碼語言向業務語言進化的拐點
無代碼可以覆蓋更多、更廣泛的人群,比如公民開發者、不會寫代碼的人,能夠通過無代碼這個工具賦能,乃至實現技術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