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科技第一股聯易融港股IPO,正心谷連投4輪回報數十倍
4月9日,中國領先的供應鏈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聯易融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發行價為17.58港元/股。
上市之前,聯易融的基石投資者云集了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富達國際(Fidelity)、Janus Henderson基金、安大略省教師退休金計劃(OTPP)、紅杉(Sequoia)等國際長線資金,現有股東還包括騰訊、中信資本、正心谷資本、GIC和渣打銀行等。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初公司成立以來,正心谷資本連續4輪加注,是投資聯易融輪次最多的機構投資者。
根據招股書披露,聯易融總收入和毛利潤3年復合增速分別為63.8%和80.2%,2019年已實現盈利,2020年經調整凈利率近20%,利潤達1.92億港元。
正心谷資本董事總經理趙永生表示:“正心谷以深度研究為驅動,長期看好供應鏈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我們非常榮幸能陪伴聯易融一路同行。自首輪投資至今,正心谷除了提供資金支持外,也在發展戰略、業務合作等方面為聯易融提供了全面支持,助力公司從單一金融服務向平臺化和數字化轉型。眼下,我們認為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仍是一片藍海,供應鏈科技這一細分領域一定會出現百億美元體量的公司,聯易融目前僅切入了圍繞核心企業的供應鏈服務業務,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們相信,未來聯易融能夠以SaaS為手段,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服務更多的中小微企業,為實體經濟賦能。”
專注于正確的事情
回望2016年公司剛剛成立之際,資本都在追逐更為性感的消費信貸、P2P與區塊鏈,而正心谷資本卻獨辟蹊徑,連投多輪To B的聯易融。
2013年-2018年左右的金融創新浪潮,幾近瘋狂,P2P最多的時候超過6000家,規模超過一萬億。趙永生透露,當時他們預判在P2P和消費信貸賽道會出現大量風險甚至系統性風險。
“我們是當時少有的,沒有投資過任何p2p、消費信貸和區塊鏈等互金項目的投資機構,這些項目甚至連投決會都沒有上過。”
“正心谷的方法是專注于最重要的事情上,而要做到這一點,要先列出‘不要去做的事情’。”
早在2017年致投資者的信中,正心谷資本合伙人林利軍就曾透露,正心谷的投資有一個相對簡潔的辦法,關鍵是三點,一是避免選擇錯誤的行業,二是避免選擇錯誤的企業家,三是避免超過“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的投資。
正心谷創始團隊的背景來自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對于合規和監管的天然敏感,也使得他們相對保守,因此早期就否決了一些當時非常熱門、看似回報率較高的機會。
上述三點,也恰好在聯易融這個項目得到了充分驗證。“這三點也可以理解是我們投資價值觀的行動綱領。”趙永生說。
致力于解決社會問題
那幾年的宏觀背景是經濟去杠桿,不少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面臨較大缺口,也給日常經營帶來了較大壓力,但是傳統銀行服務確實難以覆蓋,需要通過合作伙伴共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基于這樣的產業判斷和自上而下的宏觀分析,正心谷決定專注于供應鏈領域的投資機會。“我們也看過十多家做供應鏈領域的創業公司,不同于傳統的供應鏈和保理融資的模式,聯易融自誕生起就致力于用科技手段,為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為金融機構參與供應鏈業務進行賦能。”趙永生說,他們相信聯易融的商業模式更加清晰,成本更加高效,并沒有在乎多少投資回報。
在趙永生看來,聯易融創始團隊對于產業和金融的理解力非常深刻,他們與時俱進、前瞻布局的戰略能力也是業內少見。同時,戰略保持定力,公司和團隊心無旁騖,專注做好一件事。
企業服務大潮來襲,聯易融領先優勢明顯
在趙永生看來,隨著核心企業客戶的業務下沉以及數字化滲透,聯易融擁有的專業的管理團隊和深厚的技術團隊,以及騰訊在云計算、AI大數據等領域的科技能力來協同提升服務效率,將會使得聯易融的商業模式差異、競爭優勢地位更加穩固。
“我們非常看好聯易融能夠以SaaS為手段,來降低交付和使用的雙邊成本,服務更多的中小微企業,也是公司實現規模效應的最佳路徑。過去幾年,以美國為例,Zoom、Snowflake、Salesforce等一批企業服務巨頭涌現。”
他判斷,看未來十年,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才剛剛開始,像供應鏈金融這樣的細分領域和行業,一定會出現百億美元和千億美元體量的公司,聯易融的領先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猜你喜歡
正心谷資本領投,兒科及呼吸疾病創新藥企業愛科百發完成D輪融資
建發新興投資、龍大食品共同參與跟投,現有股東元禾控股、啟明創投等繼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