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再迎大牛,3600億“光伏茅”入局
4月6日,小長假開盤首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氫能源板塊逆勢上漲,多股盤中漲停。其中“光伏茅”之稱的隆基股份(601012.SH)高開高走,截至全天收盤,上漲4.84%,報收93.19元/股,市值3603億元。
去年12月,隆基股份公告,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轉讓完成后,高瓴持股6%,將成為僅次于隆基股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的第二大股東,高瓴朋友圈再度擴容。
今年3月31日,光伏巨頭隆基股份旗下氫能源公司——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氫能”)正式注冊成立。李振國親自帶隊,擔任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這意味著隆基股份正式進軍氫能行業。
對此,隆基股份表示,隆基股份的確布局光伏制氫,但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隆基股份之所以選擇進軍氫能,一方面由于光伏發電成本低具有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隆基股份在制氫設備方面具有技術積累。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消息顯示,隆基氫能注冊資本3億元,經營范圍包括一般項目:氣體、液體分離及純凈設備制造;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節能管理服務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股東為西安隆基綠能創投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朱雀嬴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前者是“光伏茅”隆基股份全資子公司,后者號稱“金手指”朱雀投資旗下企業。
事實上,近年來,隆基股份在氫能方面動作頻頻。2020年3月,隆基股份董事長鐘寶申調研氫燃料電池企業。2021年1月,中石化在與隆基股份、協鑫集團等4家光伏企業視頻對話中表示,未來將與4家企業圍繞新能源產業鏈合作。中石化指出,希望合作建設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制氫運氫加氫設施。
李振國表示,自2018年,隆基股份就開始關注和布局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近三年來,與國內、海外知名科研機構、權威專家進行了深入的研發課題合作,在電解制氫裝備、光伏制氫等領域形成了技術積累,下一步將進行氫能產業布局。
此外,多家企業也宣布布局氫能產業。2020年3月,陽光電源簽約榆樹市風力發電及制氫綜合示范項目,總投資額32.4億元。今年3月底,上海電氣發布公告,募資50億元用于電解水制氫等項目。并且,長城汽車宣布將在今年推出全球首款C級氫燃料電池SUV,并投入30億元用于氫能領域研究。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氫能產量和消費量超過2500萬噸,是世界上第一大制氫大國。但目前國內氫能主要來源于灰氫(通過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氫氣)。李振國表示,在碳中和及風光平價的趨勢下,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有望成為最主要的制氫方式。
猜你喜歡
東南亞中小型企業有望在未來三年內為數字化轉型投入1300億美元
到2025年,東南亞數字經濟的GMV規模有望增長至3300億美元,實現20%的復合年增長率。北京熱門地段住一晚要500元,商旅需求激增,經濟型酒店集體漲價
經濟型酒店也不經濟了,最近北京的酒店價格突然集體上漲,部分熱門地段的如家、漢庭突破500元,全季、桔子酒店基本600元以上,亞朵等更是普遍漲到700元以上。